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太行山东南麓,是一座以断崖、峰丛、峰林、三级台地为主题的国家地质公园,赋存有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就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及科学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及研究,对深入进行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质公园解说规划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地质遗迹的景观科学价值,认为开展地质公园科学解说规划,调查与梳理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特色,可以使地质公园科学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示.通过地质遗迹观赏引导解说,凸显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史古生物等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使观赏者体验到地质公园的科学魅力.  相似文献   

3.
地质遗迹综合评价是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的重要科学依据,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是古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各类冰川地质遗迹,文中以久治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演化成因及主要特征为基础,依据国土资源部的相关地质遗迹评价标准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系统,对青海省久治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进行定性、定量及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青海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可分为4大类,11亚类,共计有50处核心地质遗迹景点,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4个,省级地质遗迹景观41个,配套性景观5个。地质遗迹景观分布广泛、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地学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质公园是一种新兴的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开发平台,山西省地质遗迹及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地质公园建设及其旅游开发相对滞后.针对开发步伐缓慢、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管理体制混乱、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保护和宣传力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为山西省地质公园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地质公园景观的游客感知研究是有效发挥地质公园旅游功能的基础。以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收集网络点评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地质公园景观的游客感知对象包括地质遗迹景观、生态环境景观、活动项目与设施和软环境四个方面,其中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景观是主要感知对象,除生态环境景观的各要素感知较均衡外,其他感知对象内部差异性较大;(2)游客感知内容以感官享受和特色体验为主,注重景观的视觉形象、舒适性以及新奇性等直观属性,而侧重知识学习和自然体悟的深度感知很少。研究结果有利于地质公园找准竞争优势,可为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录和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国家公园由于管辖的单位不同有3个平行的类型 ,而且也有3个不同的名称 :(1)建设部管辖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国家林业总局管辖的国家森林公园 ;(3)国土资源部管辖的国家地质公园。这三者中 ,国家地质公园是出台最晚的国家公园 ,不要说广大公众 ,就是一般的地质工作者对其也是陌生的。本文就专门谈谈国家地质公园的一般情况。中国于2001年3月 ,国土资源部才公布了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单 ;同年12月又公布了第二批33个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单。至今 ,中国总共有44个国家地质公园。一、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地质公园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本文以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采取了定量方法对公园内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综合品质、稳定的资源背景环境、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且空间集聚状态好.地质遗迹科学价值较高,具有稀有性、典型性特点,保存程度较为完整,构建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质遗迹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和真实,且符合实际情况,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结合两个不同的评价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述了研究区旅游资源的整体水平,体现了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研究结果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及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地质公园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核心问题在于对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AHP法的基础上,文章从地质遗迹资源的自身属性和开发利用条件2个方面构建了更为全面、实用的地质遗迹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地质遗迹定量评价模式。该模式表明,地质遗迹资源自身属性在地质遗迹评价中所占权重最大(0.750),主导着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的结果,是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同时,外部开发利用条件也是资源定量评价不可缺少的元素。以安徽马仁山地质公园内各类型地质遗迹为对象进行了该模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情况与实际相符,基于AHP法建立的地质遗迹资源定量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质公园作为特殊的景区载体,其空间分布与整合优化影响着公园的长远发展和市场效益.以甘肃省地质遗迹点和32处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整合优化.结果表明,甘肃省地质公园的最邻近距离指数为0.527 529,变异系数CV=94.32%,不平衡指数S=0.376 3,表明地质公园分布呈现不平衡和集聚态势;Voronoi图和点密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主要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集聚在兰州、天水、临夏、甘南等地区;甘肃省地质公园建设区域差异大,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建议申报敦煌雅丹、张掖丹霞、黄河大峡谷世界地质公园,并设计丝路丹霞之旅、冰川之旅、黄河沿岸地质之旅及七彩地质之旅等地质公园专题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六安)地质公园是国内新近设立的一个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花岗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构造地貌及丹霞地貌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论文详细分析了安徽大别山(六安)地质公园独特的地质遗迹及相关自然、人文景观,针对园区实际,提出相应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层次分析法在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虽然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对于多方案层(10个)仍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以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基于对关山国家地质公园3个园区所覆盖的22个景区地质遗迹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景区景观的自然属性、价值属性、保护条件、景观特征和开发条件,构建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关山国家地质公园22个景区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探讨了多方案层下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已有三个国家地质公园和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并对其实行产业化管理,实现了地质遗迹“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但广东省就其地质公园的数量及其分布是与其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的经济大省和旅游大省是完全不相符的,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广东建立地质公园对保护、开发和研究其地质遗迹资源、发展其旅游业、发展其经济、建设其文化大省都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广东省应该利用其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及其经济大省和旅游大省的优势,尽快解决建设地质公园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或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和建设,从而最终达到保护地质遗迹,发展旅游,发展经济,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是影响地质公园参观者体验质量和衡量地质公园服务的重要因素.目前地质公园的解说系统存在着管理薄弱、解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解说主题不突出、信息价值不高、解说牌设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完善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在地质公园发展中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希望使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能逐渐趋于完善,也使更多的人通过合理和科学的解说系统,对地质遗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张吉献  王毅彰 《河南科学》2009,27(3):366-370
通过红旗渠·林虑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背景及其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并从自然、人文的角度分别对该地质遗迹进行了资源特色评价,系统地阐述了该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特征.认为红旗渠·林虑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价值、极高的美学内涵,是高品位的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以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遗迹景观开发为核心,对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的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其旅游开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八台山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台山地质公园,是四川省内为数不多的地质景观公园,是经过千百万年自然营力作用形成的,是不可再生、:不可移动的自然遗产资源。建立地质公园是对地质遗迹资源一种积极的保护方式,八台山地质公园的建立与运营,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必须符合自然公园保护性利用的科学要求。八台山地质公园的管理,应具体体现出管理的科学性、制度化和人性化三方面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质遗迹特征与地质公园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首次全疆地质遗迹系统调查,将新疆地质遗迹分为7个主类,28个亚类.提出温宿地貌、库车地貌2个新的地质遗迹亚类;对新疆地质遗迹进行了特色评析和等级划分,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地质遗迹分别占5.7%,36.4‰.38.3%和19.6%;充分考虑地质公园建设与新疆旅游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提出将新疆建设成为中国地质公园大省的总体构想和新疆地质公园建设重心南移的新思路,同时提出2个世界地质公园和6个国家地质公园备选名录.  相似文献   

18.
地质遗迹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古生物化石是地质遗迹的重要类型。自2009年被批准建立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政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已经初具规模。在简要的介绍了和政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的概况和古生物化石的保护情况基础上,从科学研究价值、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角度对和政地质公园中的的古生物化石进行了价值评价,并对和政地质公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柳江国家地质公园PRED系统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公园建立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地质遗迹,但实际运作中当经济利益与地质公园的功能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往往只考虑了前者.笔者认为只有与所属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地质公园才能真正实现保护地质遗迹的宗旨.本文将区域PRED概念引入到地质公园的研究中,通过分析秦皇岛柳江地质公园的PRED系统现状及对园区内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了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科学管理、规划先行,整合发展、带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模式,以期丰富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理论研究,同时对国家地质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红旗渠·林虑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背景及其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并从自然、人文的角度分别对该地质遗迹进行了资源特色评价,系统地阐述了该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特征.认为红旗渠·林虑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价值、极高的美学内涵,是高品位的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