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里信箱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21岁了,但如今工作还没着落,整天呆在家里,最让我痛苦的是,我和父亲总是发生冲突,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和他总是不能很好的相处,很小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冲突之后就是冷战我真的想远离这个家,尤其是我的爸爸,可是我又没有经济能力。童年的记忆还是很美好的,可是在上学之后,父母对我的要求越来越多,总是挑剔我,指责我,要求我这样要求我那样,尤其是我爸爸,小的时候怕他随着我长大,我们的矛盾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泪,痛苦的泪,喜极而泣的泪……雅典奥运第一夜,全球华人泪纷纷.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老将王义夫比22岁的杜丽还动情地落泪.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健康人不曾流过眼泪,包括忧虑的眼泪,绝望的眼泪,悲哀的眼泪等不一而足.心理学家们曾搞过不计其数的实验,研究人们的压力、恐惧和抑郁,也分析人们的笑,甚至一般的面红耳赤也列入研究对象,唯独哭没有这个机会.现在,有些专家正在研究眼泪的健康功能,比如眼泪与情绪的关系.然而,眼泪如何影响身心健康,即眼泪的成分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类比,人们还所知无几.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它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新靴撩人     
造型师李玫称:看女人的品味如何,只要看两头:往上看,看她所戴的帽子如何,大体可以看出她所受的教育和教养,看出她的自律品性究竟如何;而往下看,看她所穿的靴子是何种风味,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她心灵的open程度,看出她是否享受当下的人生,看出她是否善待自我。在眼光独到的人眼里,选什么样的靴子,与穿着者的性情息息相关,由此,可以从当红的4大类初冬靴款里,看到女性心目中的理想人生。  相似文献   

4.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我是吃各种各样的面食长大的。小时候最爱吃的,莫过于姥姥做的猫耳朵。做猫耳朵是件灵巧的手工活,且费时间。每逢周末,去了姥姥家,慈祥的姥姥总会满足我这个小小的心愿。看着一个个猫耳朵被徐徐拨进滚开的水里,无数小花朵扑扑腾腾地满锅翻腾,不由自主地心也跟着欢腾起来。滚上几滚,猫耳朵熟了,用漏勺捞出盛在碗里,浇上番茄鸡蛋卤,撒上黄瓜丝。碧绿的黄瓜丝,雪白的猫耳朵,鲜红的番茄汁,金黄的鸡蛋,色、香、味俱佳,十分诱人。迫不及待地拨一口到嘴  相似文献   

5.
张哲 《科学之友》2010,(5):62-63
我不愿意想起芭莉,因为一想到它,我的心里就很难受,可是妻子几次督促:写写芭莉吧!我明白妻子的心情,终于提起了笔。芭莉是一条狗,而且是一条土狗。4年前的清明,我们回乡扫墓,在亲戚家,我们见到了芭莉,那时的它还是一条毛绒绒、肥嘟嘟的小狗,见它很可爱,  相似文献   

6.
胡静 《科学之友》2013,(6):80-81
坐在漫咖啡里,身边是厚实的木桌子、复古的装潢、落地的玻璃窗,透过窗户,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我点了咖啡和松饼边等人边观察着外面形色各异的人,想象着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个精彩的电影脚本……这时,尼克走了进来,高高瘦瘦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带股书生气。作为多年的好友,我能透过尼克清秀的外表,看出他骨子里有着藏不住的不羁。我认为1988年出生的尼克正青春,但他却摇头否认,说青春已经离自己远去,曾经沧海难为水,只是他有大把的青春记忆和珍贵的友谊用来  相似文献   

7.
云南的丽江,是个迷人的边城。一走进溪流潺潺的石板路,岁月仿佛回到记忆中的江南水乡,那依傍水道的民居,幽静的小巷,诗意的小桥流水,河边倒垂的柳丝,无不让浮躁的心绪得以舒解放松了。这儿酷似江南又不是江南,那云端时隐时现的玉龙雪山,那家家庭院绽开怒放的山茶花,尤其是石板路上缓缓而行的纳西族村妇,她们背着竹篓,身穿蓝底绣花的民族服装,又时时提醒这里是纳西族的家乡。不过时空交错的撞击,也映衬出千百年来丽江一面坚守民族文化的信念,一面也吸纳中原文化的博大气度,因而尽管岁月流逝,社会变迁,丽江仍然保持了以东巴文、纳西古乐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古岛寻踪     
沉岛之谜千百年来,在地中海区域和大西洋两岸以至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里,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大西国的传说,像幽灵一样,不时地在人们心中回荡。这是一个经历了数代繁荣,创造过灿烂文化,但却毁于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的岛国。巨大的国土,数千万人口,以及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宝藏,  相似文献   

9.
橡树的爱情     
20世纪80年代,舒婷有一首《致橡树》的诗,像诗中的木棉花,很红,甚至有点微微的紫色,被公认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有趣的是,说她是朦胧诗,却都读懂了。写诗的人,不写诗的人,都喜欢背靠一株树,吟诵或者朗诵几句。  相似文献   

10.
东台鱼汤面     
在江苏省东台市有一种小吃——东台鱼汤面,不仅本地人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而且驰名大江南北。江苏东台的鱼汤面,源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年间,一位御膳厨师因触犯了御膳房条规,被逐出宫廷,流落到东台盐区,以挑馄饨担子为生,当时的馄饨皆为肉馅。他初来乍到,人地生疏,生意也就有些清淡,不由想起御厨面点,便萌生了试作鱼汤面的念头。几经试验,虽然做的鱼汤色如牛奶,但总有腥味,且浓度也不够。后来,他听从乡民建议,多用姜葱去腥,用猪油炸鱼后再煮,使汤变得稠浓,最后再放些虾籽。这样做出来的鱼汤既保持了鱼汤的鲜味,又别具特色。于是他开设店铺,打出"东台鱼汤面"的招牌,生意兴隆,门庭若  相似文献   

11.
瓷都春色     
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映衬着大道两旁翠绿的春山,像是三月的映山红,吐出血也似的花朶,扑入眼帘。而在不远的十字街头,又见到5颗晶莹剔透的水滴,像是落在树叶上的水珠,依恋不舍地长留在碧水长流的昌江之畔,静静地一动不动,那样动人。  相似文献   

12.
追忆·展望     
在这凉意爽人的清晨,我漫步在公园的林阴路上,触碰着渐次苏醒的芳草,感嗅着初吐的花香,聆听着婉转动人的鸟鸣,偶尔伸出手来轻轻接住从树叶上滑落的露珠。当喷薄而出的朝阳穿过树的缝隙照射进来,这娇花嫩草仿佛瞬间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每滴露珠都折射出七彩的光芒。那时那刻,弥漫于林中的,是朝阳富丽的温柔;涌动于心中的,是生命的神圣。  相似文献   

13.
走近泥塑     
泥塑,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以其所蕴涵的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得以代代传承,延续至今。它犹如一坛老酒,散发着岁月的芬芳,历久弥香。一路走来,虽历经坎坷,却未能抹杀它所焕发的艺术光辉。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泥塑艺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迎来了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4.
花炮业在浏阳的沿袭与繁盛,除了历史的机缘巧合,也是一种基于生计的现实选择。群山环绕的浏阳,没有足够的田地,也没有丰饶的物产,养家糊口、改善生活的希望,更多地被放在传承下来的花炮手艺上。这种与风险相伴的产业,经过数代人坚持,已经规模化为浏阳地方经济的核心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法国的科西嘉岛,一种名为海芋的植物开粉红的花,当这种花朵盛开时,它们散发的热量甚至超过了动物.发热植物是植物王国中一种神奇的种类,它们有着高超的发热本领,通过测试,科学家发现,一些发热植物散发热量的能力不亚于某些飞行中的昆虫,和仓鼠身上的脂肪热量也不相上下.在寒冷的冬天里,这些热量甚至可以融化堆积在它们身上的积雪.  相似文献   

16.
囚(上)     
第一天"首领,我们快支撑不下去了,神的军队已经压过来了!"小战士眼里饱含恐惧,颤抖的双手忠实地反映出了主人的内心。"唉,大家都逃吧,能逃一个是一个,逃出神的追杀,找个山林隐居去吧。"虽然我很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我们的确失败了。我们这群人只能算是乌合之众,但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聚在一起共求出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和神处在对立面上了。可能是因为剥夺了神的信仰,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地成了大家的首领,其实我知道自己不是最出色的那个人,但因为一两件事,我在大家心中树立了所谓的威信,所以自然  相似文献   

17.
嗜冷微生命     
当你站在冰天雪地的极地荒原,站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之颠,当你置身于亘古不化的冰川雪岭,涌上你心头的一定是天地唯我的无限孤寂,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你一定也感受到生命的渺小,但是我要告诉你,你并不孤独,生命也是那么伟大,在你立足的雪地里有无数微小的生命在欢快地生活着,它们用它们的存在展示着生命的奇美,它们就是鲜为人知的嗜冷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
看过这样一个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走了,那个停下的人一笑,说:走得太快,灵魂落在后面了,我要等等它。由这个寓言联想到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我想我们确实需要等一等灵魂,审视一下我们在匆匆的行进脚步中,是否遗忘了什么,丢失了什么。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会发现很  相似文献   

19.
红月如约 深幽神秘 今年7月16日晚,在经过一番圆缺变幻后,红月亮于北京时间9时零2分如约而至,她右脸微红,右上方发出淡淡的黄白色光彩,左脸有些朦胧暗黑,整颗星球极富立体感,仿佛是一颗来自远方的神秘星球,正静静地悬挂在东南方的半空中,散发出清幽的红光。就在红月开始浮现的一瞬间,满天繁星突然放出异样的光彩,她们仿佛都睁大了眼睛,注视着这颗迷人星球的飘然而至。 如此迷人的良霄,人们真希望红月亮慢慢地走,多逗留一会儿,红月亮仿佛也猜出了地球上仰慕者的心思,放慢了她那轻盈的步子,历时1小时47分钟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人间。 这天晚上,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沙之滨,东自东海,西达西藏,包括台湾在内,凡是天空晴朗的地区,无不有幸目睹这“一夜圆缺,红  相似文献   

20.
丽江行     
到滇西北的丽江旅行回来后,我总是忘怀不了……街市一脚踏进这小小的丽江城镇,感觉就有些异样。小巧玲珑的街道,用石条砌成。鳞次栉比的铺面,全部以木头雕成,古色古香,精巧别致。置身于此,仿佛回到了民风简朴的古代。最引人注目的还要算那满街满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