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晓 《科技信息》2008,(4):276-276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的含义因文化而异。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手势语、目光语、沉默、体距行为的跨文化对比,揭示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突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值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本章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英语言中的非语言交际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地域的不同,中英人的归属、个人观不同,背景、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常常会造成交际之间的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而分析心理、空间距离、研究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使得我们能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行中空间文化行为,了解空间文化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莉 《科技信息》2010,(3):I0256-I0256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及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言语交际是交际的重要手段,而非语言交际往往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比前者更为重要的交际功能。在正常交际中,人们的许多行为是无意识习得的。尤其是非语言行为,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和误解,应引起人们注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手段,讨论了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姚尚莲 《科技信息》2011,(8):I0018-I0018
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一种无声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目光语、微笑及身体姿势等几个方面论述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其主要语用功能有回避忌讳、避免粗俗、表示礼貌和尊敬等。不同社会或不同民族在文化价值、敏感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正确使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之一。在非语言交际的角度上对中英茶文化进行对比,总结了中英茶文化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的沟通。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之一.在非语言交际的角度上对中英茶文化进行对比,总结了中英茶文化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的沟通.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审美标准以及文化的地域性特点对跨文化交际形成了障碍。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运用跨文化交际失误实例,分析了一些跨文化交际失误产生的原因,指出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对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是外语交际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非语言行为文化符号的潜藏性和非系统性等特点,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功能低估及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大学外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可以从诠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概念、教材和课件的选用、网络课堂的开设、教师素质提升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立等体验式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框架的整合入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亚红 《科技信息》2010,(3):162-163
人类的交际是以一定的符号为手段在一定的规则指导下进行韵,因此交际就是符号活动。非语言符号在交际中传递比语言符号大得多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非语言符号承栽的不同的文化信息,认识它们的约定俗成性,对促成有效跨文化交际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间地融合不断加深,跨文化的交际越发频繁,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已被广泛注重。从文化角度出发,以中美对非语言交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差异,从中国人与美国人在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与空间支配等方面,论述了了解文化含义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李雪莹 《科技信息》2012,(35):210-210,259
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分类、信息内容及文化与非语言交际的关系。以期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学存在过于重视大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而疏于非语言交际教授的局限。本文分析了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及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进而实证分析大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现状,最后对大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曹博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7):112-114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语言声音。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使得这些非语言声音差异颇大。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加大对这些非语言声音的中英对比研究,尽可能地避免其带来的误解,使得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可以保持有效、通畅。  相似文献   

16.
李鸿娜 《科技信息》2009,(13):224-224,237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此外,了解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上的差异也能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娜 《科技信息》2008,(5):107-108
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本文试分析中西方体态语差异的文化成因及其具体表现,阐述体态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刘婷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6):121-123
静默语是一种能传达丰富信息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而不同文化对静默语的态度及理解又存在差异。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探讨静默语的语用特征、交际功能、文化差异及其原因对人类跨文化交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二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文化人对另一种文化的心理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分为感知、模仿和习得三个阶段。二语学习者应充分认识三个认知阶段的特点 ,循序渐进地学习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及跨文化交际知识 ,以期达到真正内化语言与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往往能够反映其文化价值观。了解文化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本文从打招呼用语、称呼用语、禁忌语、谦语和敬语四方面阐述交际语言对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