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636-5641
提出了采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HVDC)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FastICA算法对故障后的直流输电线路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分离出电流行波特征信号,检测初始行波波头与第二个行波波头到达测量点的时间,并判断这两个波头的极性关系,实现了故障测距。应用Matlab软件,建立了HVDC系统模型,对多种故障类型进行了故障测距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区分中点内外故障,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2.
直流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采用现代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的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及其实际运行经验.该系统集成了现代D型和A型2种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并且包含3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行波采集与处理系统、通信网络和PC主站.现场运行经验表明,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其测距误差不超过3 km.  相似文献   

3.
高压直流输电(H VDC)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故障点会产生向线路两侧传播的行波.对测量行波的首个波头到达监测时间点的准确识别,能决定线路故障定位的精度.考虑到故障行波的非线性、非平稳、多模态的特征,传统方法是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或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进行模态解析,分解...  相似文献   

4.
刘勇 《科技资讯》2014,(27):84-84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能够及时的找到故障点,并给处理故障的工作人员更多实际的帮助作用,避免在故障产生后的盲目行动,所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能够有效的保障供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给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平行双导线行波耦合原理的接地极引线故障测距方法,推导接地极引线线模波和地模波传播等效参数及耦合规律.该方法建立在接地极引线分布参数模型基础上,采取接地极引线并行线路同时刻注入同极性脉冲的方式,通过脉冲发射和初始线模波时间差计算故障距离.该方法能够消除无故障时脉冲行波在接地极引线上反复传播的不利影响,计算简单,录波量小,定位精度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全线范围内故障点的快速、准确测距.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数据的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算法,能对线路参数、长度、测量等各类误差进行修正,仿真计算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测试影响其精度的各种因素,结果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故障测距方法:阻抗法、故障分析法及行波法的原理。着重介绍了行波测距法中的单端测距法,两端测距法、利用重合闸信号的测距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各种测距方法的优缺点并阐述了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压输电线路的准确故障测距是从技术上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各测距算法采用的原理不同,将其分为阻抗法、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三类。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双端测距依赖高精度同步对时,对通信通道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利用故障行波线模、零模分量在线路中的传输时差来计算故障距离的双端测距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故障行波两种模态分量的暂态信息,检测两种模量分别到达线路两端处的时刻,利用两者的时间差实现故障定位,克服了因两端检测装置时钟不同步所引起的误差。对于线模零模波速难以确定的问题,利用数学方法结合仿真数据拟合出波速曲线,再通过多次迭代过程不断对行波波速和故障距离进行优化,最后得到更准确的行波模量波速和故障距离值。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模拟时间不同步、不同故障距离和过渡电阻情况下的输电线短路状况,通过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准确性高,耐过渡电阻能力强,且不受时间不同步影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梁锋 《科技资讯》2009,(17):69-69
作者通过测量故障产生的行波在故障点及母线之间往返一趟的时间来计算故障距离,并对单端行波法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条件逐类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讨论。对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不受波速影响的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初始行波和两种反射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刻来进行故障定位,有效降低了行波波速的不确定和输电线路长度差异对定位结果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定位精度.利用EMTP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了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G-P算法的往复式压缩机故障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G-P算法提取往复式压缩机振动信号关联维数,建立了小波降噪模型,利用自相关函数法和伪相图法结合起来确定延迟时间,并采用EMD法计算嵌入维数,通过洛仑兹系统的仿真研究,将此法应用在往复式压缩机模拟故障试验中,诊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As the key technique of improved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 has a good performance of eliminating mode mixing phenomenon, which has a strong impact on ...  相似文献   

14.
基于EMD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转子不平衡故障和滚动轴承微弱损伤性故障的复合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复合故障的耦合特征分离和轴承损伤性故障信号特征提取研究. 该方法首先通过经验模式分解将复合信号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然后通过计算各IMF与原始复合信号的相关系数确定包含故障特征信息的主要成分,除去虚假分量;最后针对主要成分中的低频成分进行频谱分析提出转子故障特征,针对主要成分中的高频成分进行Hilbert包络解调提取调制故障特征,即轴承损伤性故障特征. 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经验模态分解下的AR模型提取旋转机械故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时间序列的AR模型引入到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采用了经验模态分解与A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旋转机械的故障特征。通过选取含有故障信息的固有模态函数进行功率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分析故障原因。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此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故障特征参数,为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方法保障。  相似文献   

16.
柔性直流输电具有不同于交流输电和常规直流输电的运行原理和特性,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交流电力系统的故障特征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基于传统交流系统暂态故障特征量的故障测距面临挑战。为此,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运行原理,分析了柔直交流侧故障时换流器的运行特性,推导了在换流器保护未启动、限流以及闭锁条件下柔直交流侧短路电流解析式,分析比较了柔直不同暂态运行状态下对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柔直馈入下交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受换流器交流侧电压跌落系数和换流器无功功率指令的影响,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关联维数分析方法对输电线路故障检测、分类与测距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和分析比较输电线路正常和各类故障下电压行波的关联维数,得到用于故障检测的关联维数阈值Dth,为进一步判断故障是否接地,引入接地评价指标(Index)th,实现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的初步分类;进而基于变步长关联维数突变时刻搜索算法捕捉故障发生时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差Δt,并以双端行波测距法进行故障测距.最后以仿真验证关联维分析法在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检测、分类和测距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单端工频电气量故障测距算法的鲁棒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距算法的鲁棒性是测距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测距算法一直在追求准确性而忽略了测距算法的鲁棒性。该文给出了故障测距算法鲁棒性的定义,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基于工频电气量的5类故障测距算法在各种不同故障类型、系统运行条件和各种测量误差下的鲁棒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仿真条件下,测量阻抗法的最大测距误差为31.9km;相对误差为10%左右,虽然不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是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用来确定故障点的粗略范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松脱件定位方法普遍存在的定位误差大的问题,采用多传感器布局方案,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与坐标寻优的松脱件定位方法。EMD处理可分离信号不同振动波成分并提取信号主要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使到达时间提取及波速计算更为准确;多传感器布局能有效降低定位偏差,通过制定传感器选取策略选择最优的传感器组合用于定位分析,实现定位的进一步优化。最后搭建平板试验台并与不同定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定位精度最高,最小定位偏差在0.1 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