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城市群的内部联系出发,构建由经济联系指数、交通联系指数、物流联系指数、信息联系指数和金融联系指数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单要素分析及综合分析,对浙中城市群的发育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浙中城市群的金融联系发育最快,交通发育较缓,而物流联系发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义乌和金华市区的发育程度最高,武义、浦江和磐安的发育程度较低;浙中城市群西北部发育程度高,东南部发育程度低;浙中城市群的经济联系、交通联系、物流联系、信息联系和金融联系都呈现出发育不均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选取浙中城市群2005、2010、2015和2019年四期土地利用遥感影像,以高程、人口、经济、距城镇距离等9个影响因素作为驱动因子,基于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GeoSOS)模拟未来浙中城市群在惯性发展、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情景下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情况.结果 显示:(1)土地利用空间模拟结果较好,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ANN-CA)适用于浙中城市群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模拟;(2)生态优先情景下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较惯性发展情景和经济优先情景更适合研究区建设用地空间规划模拟;(3)生态优先情景下,婺城区、金东区、义乌市、永康市和东阳市作为主要扩张地区引导浙中城市群建设用地空间扩张,2015-2030年浙中城市群总体建设用地扩张面积处于增加状态,增长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3.
中原城市群九市旅游资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整体优劣定量评价不足的情况,以中原城市群2003年4月-2004年1月完成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所确定的各市旅游资源单体数为对象,以中原城市群9市为单位,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丰度、综合密度、资源的组合以及整体优势度等方面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和各市间的横向比较,阐述了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赋存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影响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调查问卷、分析法,在建立城市休闲体育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两型社会下长株潭城市群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现状不是很理想,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本文就此提出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于2013年2月,是组成浙江省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错位发展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浙中城市群发展、提升金衢丽产业带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创建以来,注重发挥高新区核心载体作用,在培育创新体系、企业研究院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储备、带头机器换人引领转型升级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强化高起点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培育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浙中产业竞争力乃至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浙中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低、小、散"现象,处于产业低端,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本文对浙中区域产业集群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剖析,提出提升浙中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升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全省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安徽省城市群建设研究成果的回顾,依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发展梯度理论,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经验,提出安徽省城市群发展应采用"雁型"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安徽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框架,并从社会、经济、资源、人口和环境层面,提出了安徽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探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揭示2003—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估计影响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资源集聚呈现“首位”分布,西安的资源集聚能力最大但增长缓慢,而其他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总体不高且大部分降低。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布在缓慢集中,且存在正向空间依赖。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科技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工资水平显著提升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而市场化水平抑制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9.
建设低碳城市群有利于发挥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共同治理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等问题。低碳城市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实现引导系统、动力系统、支撑系统和保障系统的有机统一。建设低碳城市群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立足低碳城市群建设四大系统,需要创新规划引导、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技术创新、低碳金融发展、低碳合作、低碳试点和低碳管理七条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0.
对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业发展差异性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进行分析.提出以上海市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作龙头,以武汉市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作龙身,成渝城市群作龙尾,滇中、黔中城市群作补充,各地省会城市作节点,地级城市互作补充的旅游互补机制,从而提高长江经济带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宁是我国海洋大小之一,面向渤海与黄海,海域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辽宁区域海洋海洋经济的构成,受海洋资源结构的影响。主要对辽宁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岸带矿产资源、滨海油气资源、港口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资源和滨海旅游资源等的分布特征、资源类型、数量、丰度和资源质量以及资源组合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资源与发展的关系中界定资源的内涵 ,反映出传统的资源观是以自然资源界定其内涵 ,这种界定既不利用于解释资源与发展的关系 ,也无法体现资源的替代作用 ,因而需要建立包括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大资源观”。建立大资源观基础上的资源价值量化方法提供了各资源替代关系的比较尺度 ,并为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区雨水资源有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雨水资源是总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其派生资源.雨水资源利用是水资源的直接利用,是减少蒸发和渗漏等水量损失的有效利用.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区是湿润气候区内的特殊干旱缺水区,该区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过程有别于非喀斯特区,水资源利用开采应按其水循环规律和水资源过程,采用不同利用模式及其系统组合,提高雨水资源直接利用率,缓解干旱缺水程度.  相似文献   

14.
对文山州分布的云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归类统计其资源植物类型,结果表明:文山州分布有云南省重点保护植物42科56属58种2亚种4变种;有13类资源植物,其中以园林绿化、观赏资源植物种类最丰富,其次是材用资源植物,再次为药用资源植物,其它依次为芳香资源植物、具有较高学术科研价值的资源植物、色素资源植物、油脂资源植物、食用资源植物、水土保持资源植物、杀虫资源植物、纤维资源植物、饲料资源植物、橡胶资源植物.  相似文献   

15.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two kinds of major shared resources in virtual enterprises, where, service resources include third party‘s service resources and enterprise‘s legacy service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clude database resources and file resources. Since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ve distributed, autonomic, remotely bound as well as some other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an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n managing shared resources based on UDDI are presented. XML instances are used to describe resources authorization information, WSDLbased special XML instance represents information resource metadata, and these XML instancesare referenced by tModel for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managing shared resources metadata based on UDDI.  相似文献   

16.
岷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岷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区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选择进行了定量探讨,得出该区资源开发的方向和重点为:水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并在层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本区资源开发和生态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等产业发展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秦岭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根据蕨类植物的性质和用途,将秦岭蕨类植物资源划分为4类:药用蕨类植物资源、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工业用蕨类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蕨类植物资源,并简要描述其利用价值。结论秦岭蕨类植物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提出要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确保中国水资源安全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中国OFDI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市场寻求型OFDI,资源寻求型OFDI对中国水资源安全的负面影响更大,而技术寻求型OFDI则提高了中国水资源安全程度;顺梯度OFDI与逆梯度OFDI对中国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前者降低了中国水资源安全程度,后者提高了中国水资源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19.
传承与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资源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界已就红色资源的概念、内涵、特征与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关于红色资源的研究还仍存在诸多不足。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应首先从资源学的角度,厘清红色资源在资源学体系中的定位,并从资源学的角度探讨分析红色资源的属性、特征以及作为与自然资源并立的独特人文资源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以红色资源观、红色资源形态论、红色资源价值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论、红色资源保护与培植论、红色资源与区域社会发展论等理论论题,支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资源学。这既是传承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需要,也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预测洞庭湖区域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制定应对地下水资源量较低年份的有效措施,通过分析洞庭湖区域河川天然径流量、长江三口入水量、城陵矶出水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运用多变量时间序列CAR模型,建立了洞庭湖区域地下水资源量的预测模型,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效果;并运用该模型对洞庭湖区域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域河川天然径流量、长江三口入水量和城陵矶出水量的变化是引起地下水资源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所建的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的最大值为-7.47%,平均值为3.63%,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高、效果好;通过对未来10年洞庭湖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预测可知,其平均值下降了0.49亿m3,最低值下降了0.66亿m3,表明该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仍将持续降低;据不同方案下的地下水资源量预测结果可知,通过增加长江三口入水量,可以有效提高洞庭湖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