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适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在新诗发展史上,胡适是最早尝试新诗创作的人。他于1920年出版了《尝试集》。《尝试集》是本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大都是胡适1917年从美国回来后在文学革命运动中创作的。《尝试集》反对封建主义,表现了一种新思想和新精神。《尝试集》明白易懂,虽然还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但却乐得了诗体的大解放,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多年来人们对胡适及《尝试集》褒贬不同,说法不一的事实,都说明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作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文学,为新诗的兴起鸣锣开遣,极大地推动了文学革命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胡适的率先尝试,现代新诗这一新的诗歌形式在一九一六年正式产生。表面看,新诗的出现似乎有些偶然,其实却是时代的发展所致。胡适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初步确立了新诗的独立地位,他的许多诗作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有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兰花草》一直在大陆广为传唱: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熟悉胡适作品的人一听就知道,此歌乃由《尝试集》第二编中的《希望》一诗谱成。褒贬毁誉众说纷纭的《尝试集》竟还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恐怕是志在“尝试”白话新诗的胡适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问世近七十年了。开风气之先,一空依傍,试作新诗,並且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这本来是胡适的光荣;可是,由于胡适后来思想上的倒退与政治上的反动,在一些人眼里,《尝试集》简直变成胡适的耻辱的又一标志了。《尝试集》出版于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比郭沫若《女神》的出版(1921年8月,上海泰东书局印行)早一年零五个月。这是  相似文献   

5.
《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新诗集,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它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然而,数十年来,《尝试集》所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研究新诗的文章,都以郭沫若的《女神》为新文学运动兴起以来的第一本新诗集,而胡适的《尝试集》却遭到漠视。固然,《女神》以它宏大的革命理想,奔放的爱国主义热情,狂飚突进的顽强战斗精神,火山爆发般的英雄气概和艺术上的大胆创造,冲决一切陈旧的罗网,开一代诗风,创造了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崭新时代。但作为中国新诗刚  相似文献   

6.
徐志摩的诗歌《生活》历来被认为“暗惨”、“颓废”,充满绝望情绪,其成就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事实上,《生活》是徐志摩的优秀之作,凝聚着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冲破了早期文学观念的束缚,放弃了对诗歌形式的片面追求,标志着徐志摩诗歌走向坚实、厚重。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探讨了胡适的<尝试集>在中国诗歌话语转换中的意义.通过对话语的4个要素言者、文本、听者和具体语境的分析,认为<尝试集>在诗歌话语转换中起了不可替代的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并且诗集已基本实现了诗歌话语转换.  相似文献   

8.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从它 192 0年正式出版到现在已经有 80年的历史。其中有些诗今天的读者看来也许会觉得幼稚可笑 ,然而作为现代诗歌的“元话语” ,这部诗集还具有它不容忽视的意义。以下我主要从中国诗歌话语转换的角度来谈谈这部诗集的成败得失及其经验教训。话语作为实现了的语言 ,是在具体的语境中 ,由言者发出的承载一定信息的代码———文本 ,然后听者通过接触文本获取一定的信息 ,这是一个行为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言者通过语言与世界沟通 ,发现世界的可能性 ,与听者进行对话 ;听者也通过文本…  相似文献   

9.
对于胡适的《尝试集》,几十年来有过各种各样的评价,岐异甚大;而近几年来,论者更众,多为肯定,虽说法莫一,角度不同,其实质则是一样的‘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对它的“重要主题”和“基本内容”,从反对封建主义、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度,作了充分的肯定。到底应当怎样评价《尝试集》?我们认为,还须实事求是地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 ,胡适是中国白话新诗的始作俑者 ,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白话新诗较之他以前的文言诗的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祝宽在《五四新诗史》中评价道 :胡适“比他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一 )突破旧诗藩篱 ,大胆创建新体。 (二 )破坏旧诗格律 ,探索新诗的音韵。 (三)在探索中 ,重视了形象思维 ,创造性地运用了具体描写的艺术手法。 (四 )采用明白晓畅、接近口语的语言创作新诗。”我认为祝宽所说的这些方面 ,都是值得肯定的 ,也是实事求是的。当然 ,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部诗集亦无例外。在《尝试…  相似文献   

11.
陈增杰编撰的《唐人律诗笺注集评》,是一部集大成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该书视野开阔,取材甚精,又广泛取前人成果,扬枕古今,品陈得行,颇多精辟见解。集评部分则兼具学术性和资料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翻翻中国现代文学史,几乎每部都要提及胡适。然而对胡适的评介,仅仅限于《文学改良刍议》,而且语焉不详,甚而时有挑剔。其实,五四时期的胡适,名噪一时,“文学革命的成功,得胡氏提倡之力极多,外人称之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The Father of Chinese Renavssance)。”章士钊曰:时人“以适之为大帝,绩溪为上京,遂乃一味于胡氏文存中求义法,于尝试集中求诗歌律令,目不旁视,笔不暂停”,“天下悦胡君之言而响之者众也。”可见影响之大。胡适是现代中国一个相当复杂的著名人物,是中国右翼知识分子的  相似文献   

14.
《邓汉仪集校笺》是一部的开拓性著作。不仅为邓汉仪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版本,而且在笺注体例等方面有不少创新之处。其中深刻的体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明清别集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学术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钱玄同以小学大家介入新诗批评,并与当时的新诗人形成了某种对话关系。他以"用今语"与自由表达相结合,而新诗实验作为基于语言革命的文体实践,其目的正在于为崭新的时代激情寻找一种确切的表现形式。他主张新诗应脱尽文言窠臼,却并不反对胡适特别是一些青年诗人亲历亲尝,借铸词炼句保留鲜活的感受来诉诸读者。他强调新诗应铲除阶级制度里的野蛮款式,取消种种文妖以能文相炫耀的特权,而用白话写作确是关乎新诗人价值立场的传达,尤其是在对新旧两种镣铐枷锁均保持警惕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明末施邦曜先生在《王文成公全书》的基础上 ,选评《阳明先生集要三编》 ,简明、精评、理论特色有 :反对空谈道德性命 ,呼唤经世人才 ;宗王而不悖朱 ;“格物”是心性修养与事物的结合。是明末王学修正思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胡适之传》自序胡明做《胡适之传》这本书,实际上就是为胡适“画像”。胡适晚年说过一句后来证明是相当有自知之明的话:“我的相很难画”。为胡适“画像”注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适生前已经有人为他画过“像”,即为他写过“传”,如1941年12月胡不归(胡传楷...  相似文献   

18.
元人孙季昌创作了套数《集杂剧名咏情》,作品汇集杂剧名称六十个,不仅为后世研究元杂剧提供了史料,同时,巧用杂剧名抒写了一曲闺怨离情之歌,这种形式与全曲内容相谐相契,诡喻出奇,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们站在新世纪文艺思潮的台阶上,对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形象高加林进行重新审视。对高加林在人生岔路口的抉择进行再分析,认为高加林身上蕴涵了“恶”,有着其产生的内驱力,在客观上它是一种历史的杠杆,他的抉择是种充满悲壮情调的英明之举。高加林现象本质上对社会起到了暴露、破坏和推动改革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虾球经过香江流浪之旅的开启、珠江世事的浮沉、东江革命熔炉的锻炼,在成长的艰辛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完成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