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电阻、电容、电感是电路的三个基本元件,为了便于分析和计算电路,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元件加以理想化,而理想元件可用数学式精确加以定义,即数学模型.伏安特性是描述电器元件的很重要特性.电阻的数学模型和伏安特性一致,这种元件的电路响应和激励关系是“即时”的,故为非记忆元件.电容、电感的数学模型和伏安特性不同,这两种元件的电路响应和激励关系是“非即时”的,故为记忆元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元件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为研究复杂电子电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稀疏列表法在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电力电子电路中开关元件的状态不断变化,因而其电路分析程序的编制较为复杂,文中介绍了采用稀疏列表法和稀疏技术处理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利用此法方便地实现了程序的编制,并用实验结果对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电路元件的映射理论(1)—基本变量的映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理想电路元件的映射理论,阐明了电路元件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定义,提出了研究电路问题的“网络观”和“端口观”。根据电路元件的映射理论,着重研究了电路基本变量的映射。  相似文献   

4.
将拓扑法应用于进行线性模拟电阻电路的参数识别,来解决电路元件值可解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姜玉亭 《科技信息》2009,(33):I0031-I0031,I0046
电子仪器“接地”与“共地”是抑制于扰,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在电子电路测量中,元器件及各部分电路接地的合理与否对电路性能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电子电路实验中的共地问题.并以实例说明了共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用模糊原理对直流域模拟电子电路工作状态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一实际电路的具体分析,说明该方法对电子电路的状态分析尤其对故障电路的分析、识别以及判定故障元件均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路元件的映射理论(2)—基本参数的映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元件映射诊”,根据理想电路元件的映射理论,着重研究了电路基本参数的映射,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模拟电路的故障定位问题,文中给出了故障元件定位的理论和方法,阐明了故障元件定位法的原理,故障元件可定位的条件,以及故障元件定位的算法,这是故障激励论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子电路元件图形符号新标准--IEC617/GB/T4728的主要特点及有关内容,并以部分实例对新、旧标准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几种新的压电元件的等效电气模型。这些模型一般由受控源、变压器或其他元件组成。它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表示压电元件特有的机电耦合关系,从而使其内在的物理关系更加明了。由于模型全由电路元件表示,从而可以方便地用电路分析方法来分析含有压电元件的机电系统。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