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裂隙岩体渗流对于边坡、地下工程及基础岩土体的承载能力有显著地制约作用。该文简要综述了现有研究对岩体裂隙模型的分类、渗透参数的研究以及裂隙岩体的实验理论分析。并对裂隙岩体渗流研究进行了展望,为今后裂隙岩体渗流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应力与渗流耦合作用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特征,与岩体结构、岩体的力学性质、渗流场有关,结合边坡的稳定分析模型,研究合理分析计算岩体的力学参数、渗透系数张量的方法.利用岩体质量分类系统和塑性破坏准则估算裂隙岩体的力学参数,计算裂隙岩体的渗流系数,为岩体稳定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岩体三维主干裂隙网络渗流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渗流分析是水电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大坝周转岩体的渗流通道大多为裂隙网络,用连续介质渗流模型难以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岩体主干裂隙网络渗流特征,建立了岩体三维主干裂隙风络渗流模型,运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结合算例分析了坝基岩体主干裂隙网络渗流问题,理论解与有限元解元解的比较结果表明,岩体三维主干裂隙网络渗流模型及其有限元算法是有效而实用的。  相似文献   

4.
降雨条件下的单裂隙非饱和渗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单裂隙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基本规律对整个裂隙岩体渗流的作用,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单裂隙渗流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隙宽、不同饱和水位、不同降雨强度下的一系列渗流实验,建立了裂隙隙宽与负压、饱和度与负压、裂隙隙宽与饱和度以及负压与非饱和渗透系数之间的实验关系,给出了各参数间的非线性函数式,这些关系式的确立丰富了裂隙渗流理论,为探明实际工程中裂隙岩体非饱和区的渗透荷载分布特征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耦合岩体主干裂隙和网络状裂隙渗流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地下水在各项异性裂隙岩体中的三维渗流进行分析,为裂隙岩体渗流计算提供更为有效的模拟分析方法。裂隙系统可以分为主干裂隙和网络状裂隙两类。对于岩体主干裂隙中的水运动使用离散介质渗流模型加以描述,对于网络状裂隙则使用连续介质渗流模型加以描述,并依据水量和水头关系把两者耦合起来。给出了网络状裂隙的等效连续介质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和耦合模型中实现源与汇作用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耦合模型既能刻画主干裂隙特殊的导水作用,又能体现网络状裂隙的贮水性质,同时便于工程应用。耦合渗流模型被应用到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的岩体渗流分析中。  相似文献   

6.
渗透动水压力作用下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裂隙岩体的渗透水压力使岩体应力产生非常大变化,同时应力变化也影响裂隙岩体渗透性。考虑岩体渗流和应力耦合分析是研究地下水活动规律的首要问题。当岩体以裂隙为主,且其分布较密集时,可将岩体系统看作等效连续多相介质体系。运用等效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等效连续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渗透水压力和裂隙的存在对岩体应力及孔隙裂隙水压力变化产生的影响。给出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工程算例。  相似文献   

7.
裂隙岩体流热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热学和渗流理论,建立了深部裂隙地层流热耦合传热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渗流和导热微分方程描述了裂隙岩体渗流场分布和水流及岩体的温度场分布,结合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对裂隙岩体的流固耦合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体内裂隙水流所引发的热质迁移,对裂隙岩体的温度场分布有重要影响。断裂带及地下水流的存在改变了岩体的原有温度场分布。模型揭示了岩体与裂隙水流之间发生的对流换热现象,模拟了岩体内的温度场分布,实现了由点向场的转变。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表明采用该方法研究裂隙岩体的流固耦合传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岩体裂隙网络渗流对裂隙壁施加有两种作用力:垂直于裂隙壁使裂隙产生扩张的法向渗透压力以及平行于裂隙壁和裂隙水流方向一致的切向拖曳力.从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二维及三维情况下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的这两种作用力,推导出二维及三维情况下裂隙单元因这两种作用力而产生的等效结点力,并应用算例定量分析了岩体裂隙网络渗流对岩体应力的影响.可以看出,岩体裂隙网络渗流作用力使岩体各应力分量增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先应用Taylor展开法分析裂隙岩体渗透性的随机性与裂隙基本几何参数随机性的关系,然后用一阶Taylor展开随机有限元法分析裂隙岩体渗流场的随机性.数值分析表明:隙宽的随机性对渗流场的影响最大,裂隙的迹长次之,间距的影响最小.数值分析的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国内外裂隙岩体(主要是细、微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汉的研究情况,首先,评述了现有的测定和确定单裂阳非饱和水力参数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单裂隙非饱和水力参数的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目前用行求解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的四种数学模型的优缺点,为选取合理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具体的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在上述基础旧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出的虚拟结构法旨在解决形状不规则结构件的力学分析问题.虚拟一个形状规则的结构体,包容着不规则结构件;将虚拟结构边界上的虚拟力作为待定的未知量,通过控制方程和调整虚拟力的值,利用第一类数学规划加权残值法,使不规则结构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到满足.工程结构分析的虚拟结构法,实际上是加权残值配点法和线性规划法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半解析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两个工程实际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能很好地解决形状不规则结构的力学问题,是工程结构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耸钢筋砼电视塔结构地震反应的高振型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于振型叠加法的结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方法,求出各阶振型分别在高耸钢筋砼电视塔结构地震反应中的贡献,从而分析了高阶振型在该类结构地震反应中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可供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敏感性分析及其模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可行性分析方法。介绍了敏感性分析的一般方法,比较了敏感性分析与灵敏度分析的区别,为克服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敏感性模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粗糙集理论,依据Y染色体的12种单体型的双等位基因频率数据,对东北地区13种民族人群进行分类.分类方法包括3种方法各自分类、粗糙集与聚类分析结合分类的4种方法.分类结果的共同点是:日本人群、新疆的汉族、哈萨克族各自分为一类;东北地区的汉族(M Han)与新疆的汉族(X Han)不在一类;东北地区的汉族与其邻近的民族(如:蒙古族)距离较近,而新疆的汉族与维吾尔族距离相对较近.从分类结果的不同点来看,认识到3种方法的各自不足,同时获得一个重要启示:粗糙集理论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矩形辐射体夹心式复频超声换能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具有多个共振频率的矩形辐射体夹心式复频超声换能器.换能器由圆柱形后盖板、压电陶瓷晶堆及矩形六面体前盖板组合而成.根据表观弹性法和一维纵向振动理论。给出了此类复频超声换能器横向(x,y方向)及纵向(z方向)共振频率方程.用有限元法对给定具体尺寸的此类换能器进行了模态和谐响应分析,得出了其频率输入导纳曲线.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表明。此类超声换能器具有多个共振频率,可在不同振动模态上工作,达到了利用同一尺寸超声换能器产生多个共振频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深层搅拌法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层搅拌法是一种加固深厚饱和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它通过专用机械就地制作水泥与软土混合的柔性桩,从而加固了原有的软土地基,提高了地基承载力。论文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给出了具体的实例分析、施工工艺并对此做了试验,对结果进行了预测,最后得出结论:深层搅拌法在加固地基中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模糊聚类分析在商品销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商品销售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商品销售的实际问题,明确了不同商品的不同销售模式;从经济性和搜索成本两个方面构建了定性和定量理论的评价指标,实践分析的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浅析了方差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差分析的意义。方差分析就是将总的方差分解为各个方差的成分,再利用显著性检验法进行分析判断和做出适当的结论。通过例题详细地讲解、介绍了双因素的方差分析法,回答了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提出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即时监测可燃气体热质的系统及仪表电路测试原理,较之过去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气体的热质,具有速度快,能及时监测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工业连续化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京剧服饰艺术性的文本语境为出发点,从美术学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学分析方法,探寻了其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在色彩、图案、款式上的艺术特点、美学特征及规律.指出京剧服装是京剧舞台人物塑造的重要艺术手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存在原则,一种精神实在,一种艺术美学,从而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京剧服饰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