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煜词中充斥着感发生命的力量,这是他得以获得历代读者共鸣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结合晚唐五代的时代背景、文人心态、社会思潮等问题探讨李煜词中的生命意识,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忧患情绪、向往自由的心态、怀疑生命的本质意义并力图超越、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  相似文献   

2.
以乐论文是《文赋》所采用的一种表述方式,陆机用音乐来论述文章,涉及到了文章各个方面,有文章之音声;文章之情感;文章之和谐;文章之文采与雅正等等。用音乐来比喻文章,将抽象的文学理论形象具体化,深入浅出,感发人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一表述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魏晋时期山水诗和山水画产生为契机,论述进仕无门而“性好山水”的士人在玄学影响下生成的独具超世情怀;阐述此类画家寄情于山水诗、画,为山水画追求诗意表达所提供的必然条件,并通过对王维、苏轼、郭若虚和石涛等人诗与画相互感发的脉络梳理,以古代诗论画论为依据论证了中国山水画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李白的咏史诗分为史传型、史论型、咏怀型三类,认为将咏吏咏怀结合在一起最好者,李白为第一人。李白咏史不仅思想深刻而且艺术精湛.在审美情趣上与前人有不同之处,即是史料取舍的主观性、咏史之中的抒情性与古迹遗址的感发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李白的咏史诗分为史传型、史论型、咏怀型三类,认为将咏史咏怀结合在一起最好者,李白为第一人。李白咏史不仅思想深刻而且艺术精湛,在审美情趣上与前人有不同之处,即是史料取舍的主观性、咏史之中的抒情性与古迹遗址的感发性。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学的立场来说,朱熹“《诗》教”的核心目标在于“导性情之正”;实施的具体途径,则是根据诗歌的特点令受教育者在《诗经》的阅读和学习中感发志意,将正性情内化为自觉的言行规范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祖传中医师,由于小时生活环境艰苦,我为长兄,12岁时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6岁时即患风湿心脏,神经官能症,风湿关节炎等病,四方奔走,各处医治无效,后遇一张姓中医生,经他仔细诊断,精心医疗,一年不到即全愈,由此而感发了我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热爱,立志刻苦钻研,献身于这一为民解除病痛悬壶济世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内涵极为丰富的一个概念。梳理古人对欣赏之“兴”的论述,可以发现“兴”具有超越性、引发性和自由性的特点。作为贯穿欣赏过程始终的“兴”,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感知、感动、感发。  相似文献   

9.
孩子、父亲与母亲--曼斯菲尔德小说形象的文本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曼斯菲尔德众多的以新西兰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中,父亲、母亲和孩子形象出现的频率最高,形象也最鲜明.在他们身上既寄寓了作者的思乡情怀,也隐藏着某种象征性话语.这些话语反映了作者的私人写作立场,体现了作者精湛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0.
《命若琴弦》这部作品中的太阳意象是作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作为人物的活动背景,起渲染气氛、推动情节之作用,更体现了作者对世界独特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反应。太阳意象一头连接着"死",反映了作者心中被社会抛弃的孤独荒凉感,另一头连接着"生",暗含了史铁生对光明和理想的企盼,两者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哲学思考,并由此观照人类的终极存在。  相似文献   

11.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颠覆了作者的主宰地位,带来了读者的解放与自由,但读者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文本之死".文本也在"作者之死"后获得了独立地位,焕发着独立后的生命力,产生了独立后的存在意义文本的多极意义与诗性意义.确认文本的独立性不仅保证了读者的自由,也将带来作者的复活.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将科技期刊的主旨和要求传递给作者,必须关注作者的心理感受,具备共情能力。在论述共情有利于拉近编辑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巩固作者队伍、有利于提升编辑自身业务水平的基础上,结合编辑实践着重分析了初审稿件中、复审稿件后及排版编辑中与作者的共情的操作要点。充分共情后产生的作者的编辑意识和编辑的作者意识,归结起来就是读者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关系着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中国的以赛玛利》是伊顿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虚构中隐藏着真实,个案中折射着全部。本文拟通过对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自我放逐"和"社会放逐"的评述,探讨其中所蕴涵的放逐主题,并揭示造成男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极为真诚地表达了作者对华裔人所遭受的精神折磨的同情和理解,进而体现了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所有华裔人被流放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对莫泊桑《项链》的主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在分析了讽刺说和褒扬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这篇小说的主题的理解:作者通过玛蒂尔德的悲剧,表现了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和毁灭,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境遇的深深同情.  相似文献   

15.
《荷塘月色》运用了《周易》的阴阳、刚柔以及神、感、文、意、象等美学范畴,充分表现了变化之美、中和之美、阴柔之美,该文作者在研究古典文学过程中,面对社会现实矛盾,主动接受着儒家人格自律观的影响,《荷塘月色》再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和分析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需要从完善分析体系和改进分析方法着手,作者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科举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藜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3-16
才子佳人小说是产生于明末清初的小说流派,这些小说中彰显了浓重的科举情结。这种情结是明清科举社会在文学中的直接反映。这批小说的作者多为郡郁不得志的中下层文人,他们多半是科场的失利者;而小说描写的对象——才子,却都是少年进学的英俊。在这一对矛盾中,彰显着小说作者自身对科举的痴迷、对功名的向往;也彰显着小说作者的理想——在才子的风流倜傥、少年得志中寄托自己的黄粱美梦。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作者就如何加强教学环节的控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对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二章“自然美”中所表现的黑格尔自然美观作了系统梳理,并加以简单评析。总体上认为,黑格尔的自然美观有相当大的缺陷和不足,为了配合和证明他的理念论哲学,他对自然美的轻视和故意贬低显得失之偏颇,没有能够很好地考虑到人们日常的审美经验事实,因此就难以做出公允正确的判断。但是另一方面,黑格尔毕竟比前人更多地对自然美问题给予了关注,也提出了一些富于启发性的见解,比如“美在生命”说、“感发契合说”以及对形式美的某些观点等等。  相似文献   

20.
《风雅颂》在话语形态上存在着两大分裂:《风雅颂》文本与《诗经》文本的分裂;强大的叙事者声音和软弱的主人公声音之间的分裂,这两种分裂凸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某种无力,也正是从这种分裂处也开始了作者对现实的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