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二级吸附泵作前置真空泵的无油真空机组,为要获得10-4乇的前置真空,需要在被抽容器压强降到1毛左右时关闭第一级吸附泵的阀门。用热偶计或皮氏计测量这个压强速度慢、读数不准,因此提出试制高压强电离计的任务。工农兵学员,在教研组工人师傅和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一面建立校准系统,设计高压强电离计管的结构,一面试制氧化钇阴极和制作电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做出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包括部份:Ⅰ.效蒸发离子泵工作特性的研究。Ⅱ.缠绕式钛蒸发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的钛泵是一种 B—A 型玻璃钛泵,起动压强10~(-2)乇,测得的极限压强7×10~(10)乇,抽速可达5立升/秒,这种钛泵也可作真空计。钛泵抽速与栅压、栅流、蒸发器加热功率和压强有显著的关系,但是泵壁电位对抽速影响较小。作者测量了钛泵的电离灵敏度,并对抽速特性作了定性解释。实验表明,用一般的交流电源可代替钛泵的直流电离电源,使电源设备简化。本钛泵还可代替扩散泵与机械泵联用,获得10~(-6)~10~(-7)乇的压强。文中提出的缠绕式钛蒸发器,是由钛丝紧密地缠绕在钨丝上构成,这种蒸发器较稳定,寿命较长,制作简单。分析和实验表明缠绕式钛蒸发器的电阻可表示为钨丝和全根钛丝电阻的并联。文中还给出蒸发器的比功率曲线、比蒸发率曲线。最后讨论了蒸发器的控制方法和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紹一种簡单实用、廉价的全玻璃无油超高真空系統。系統包括冷吸附泵、钛泵、前置閥門和超高真空閥門四部分。其中,前置玻璃无油閥门是参考并改进一九七三年Pope公司介紹的产品;超高真空閥門是采用翻边式和磨砂结构的鎵閥門,其漏气量可比普通結构降低四个数量級,而且能承受一个大气压力差;鈦泵采用钛球升华离子泵,升华器的钛貯量約15克,比老式的纏繞式升华器增加了几十倍,钛泵壁的冷却采用外加水冷套,大大地简化了鈦泵制作工艺和降低成本。用机械泵和吸附阱代替冷吸附泵.可构成玻璃的半无油超高真空系统.在液氮供应困难的地区有使用价值。最后介绍玻璃无油系统在电子管排气和计量部门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中讨论了一种电离计管的灯丝结构和寿命、电离计管导管的选择等问题。介绍了电离计管特性和灵敏度测量的方法和结果。介绍了电离计电源设计的改进经过,提出降低直流放大器暗电流的方法,并给出两种电源的全部线路,其中一种可以测量低至2~3×10-19mmHg的压强。在本文的最后,给出有关本电离计管出气和吸气的实验数据,和正确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真空蒸发镀膜设备中,旋片式机械真空泵(以下简称旋片泵)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常由扩散泵和旋片泵组成抽气系统,旋片泵作为扩散泵的前置泵,用来维持一定的前置真空。此外,为了缩短抽气时间,提高效率,往往用旁通管道把旋片泵和真空室直接相联,以  相似文献   

6.
冷阴极电离真空规是一种应用得极为广泛的高真空量具,但目前已有的各种设计(Penning式或Redhead式)都必须附有一个较强的磁场,因而在使用上带来很多不便。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现有结构的无磁场冷阴极电离真空规。它的工作原理可简述如下:规管内装有二块平行板电极,并加以高频电场。这种电极受到任何来源的电子轰击时将产生次级电子,而在电极发射的次极电子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 (1)谐振条件——电子渡越两平行平板电极的时间为高频电场半周期的奇数倍; (2)能量条件——电子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轰击电极表面的能量达到使此材料的次级电子发射系数大于1,就能引起放电。在放电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形成的正离子数是和这空间气体分子的密度有关的,因此测量正离子流就可以指示相应的气体压强。本文叙述了新型规管的详细结构、作用和工艺,以及全部电源供给和测量电路。还讨论了规管各电极的电参量特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工作点。对于我们给定的规管结构和电参数所是的校准曲线在压强为10(-3)~10(-6)乇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这种新型的设计具有一般冷阴极电离真空现的全部优点,此外还无需磁场和高压电源。实验还证明它的放电触发时间仅为数十微秒。  相似文献   

7.
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GCMC)方法,在77~473K温度和0.1~10MPa压强下,对石墨烯上吸附氢分子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低温及高压条件有利于储氢.在10MPa压强下,随着温度增加,等量吸附热先减少后增加.当温度在291K时,等量吸附热值最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流体动力学模型,考虑带电粒子的连续方程和泊松方程,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低气压等离子体放电条件对电离系数α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离系数α在不同放电区域随放电条件变化的规律不同.当压强过高或过低时,α很小,辉光放电不能产生.  相似文献   

9.
研制成了一种新型的Pd-SnOx MIS结构型氧探测器。这种探测器能在室温下探测小于0.1乇的氧分压。本文简扼报告了这种器件的结构、制造工艺和氧吸附与消吸附特性,着重阐述外加直流偏压对器件氧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氧分压范围内,正向直流偏压会抑制器件的氧吸附响应,负向直流偏压会增加器件氧吸附响应。文中还对这种电吸附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雷诺时均方程和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湍流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对一前置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前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内部流动特征,进水流道内的流态比较平顺,而出水流道内的流态则是在非设计工况出现明显的偏流和漩涡.同时,预测了不同工况下前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包括扬程、效率等),最优工况点的效率达76.24%.为今后前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制成了一种新型的Pd-SnOxMIS结构型氧探测器.这种探测器能在室温下探测小于0.1乇的氧分压.本文简扼报告了这种器件的结构、制造工艺和氧吸附与消吸附特性,着重阐述外加直流偏压对器件氧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氧分压范围内,正向直流偏压会抑制器件的氧吸附响应,负向直流偏压会增加器件氧吸附响应.文中还对这种电吸附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质谱探漏仪的灵敏度是仪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本文研究和评述了目前已收集到的各种质谱探漏仪灵敏度的定义和校准方法,并根据我们在这方面进行的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个较严格的质谱探漏仪灵敏度和浓度灵敏度的定义以及相应的校准方法。利用一支白金丝玻璃型标准漏孔和一台简单的配置系统即可在10-6—10-13乇·升/秒的范围内严格按照定义方便地校准仪器灵敏度、浓度灵敏度,并可研究仪器的输出指示与漏量的线性关系、灵敏度与工作状态(如工作压强、扩散泵加热功率…等)的关系,最后介绍了这些概念和校准方法的一些实际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窄带随机信号理论为基础,对方向性血流信息提取的原理作了有别于文献报导的分析,并指出了时城后处理方法在提取方向信息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本文还就在前置放大器中使用丙类放大器对谱分析结果所造成的失真作了分析。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新试制的方向性多普勒血流计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Al Ga N/Ga N半导体的极化效应在异质结界面产生二维电子气(2DEG)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管(HEMT)的压强传感器;并利用标准的微电子工艺和背部深硅刻蚀技术制作了器件;对器件在不同压强下的源-漏I-V特性进行了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本文设计制作的压强传感器的I-V特性对压强的变化能做出灵敏的反应.Ⅲ族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具有高速度、高灵敏、大功率和耐高温等特点,本压强传感器具有更广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我厂广大职工和革命师生遵循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在兄弟厂的支持下,试制成功了“晶体管代热隅电离复合真空计”。这种真空计(简称 SG—3型复合真空计)是一种直读式真空测量仪器,分低真空热隅计和高真空电离计两部分,无论在实验室或工厂生产都可作为气体系统压力测量之用。例如单晶炉、烧结炉、扩散炉、真空镀膜机等方面的应用。现我校已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6.
离心泵微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绘图程序是采用光化和曲线拟合等方法编制的。本文主要介绍:在程序设计中计算机绘制叶轮轴面投影图、流面展开方格网、轴面截线图、木模截线图、蜗壳图和叶轮零件图的计算及绘制方法。文中最后给出了实泵试制结果。  相似文献   

17.
热阴极电离真空规在测量超高真空(<10~(-8)乇)时,必须首先设计为减弱或消除管内自发X射线的影响。本文回顾了与现的六种对策,特别对最近提出的Redhead方法和第四极调制法加以较详细的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提出了第七种方法,即将热规的收集极设计为对X射线作完全屏蔽。实验证明这种设想是可以实现的:所提出的两种新型的设计其灵敏度分别达到1.6 乇~(-4)乇~(-1),但理论上没有自发X射线效应的限制,因此可用作较好的超高真空量具和校准其他热规X射线影响的标具。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ngmuir吸附模型分析了物理吸附储氢的最佳条件,讨论了压强、温度及吸附热对储存量的影响.由于平衡常数随温度和吸附热按指数规律变化,存储量对温度和吸附热的依赖十分敏感.在300K时,压强从50~100bar降到1.5bar的最大存储/释放量对应的吸附热约为-33.5kJ·mol-1.  相似文献   

19.
选用活性炭吸附正丁醇体系进行固体在溶液中的等温吸附实验,用表面张力法测定平衡浓度,并改进了测定表面张力的装置。所设计的实验方法既避免了与前置课内容的重复,又提高了实验精度和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20.
减少化工企业对大气层的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以避免温室效应仍然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促进研发储存和分离CO_2的纳米材料,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温度为300K时一系列压强下CO_2气体在不同类型的钾掺杂单壁碳纳米管中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碱金属钾的掺杂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显著提高碳纳米管对CO_2气体的吸附能力.由等温吸附曲线和吸附热曲线可知,多数情况下钾原子的掺杂量越大、钾原子嵌入管壁越深,则吸附能力越强.然而必须注意,某一压强下钾掺杂碳纳米管对CO_2气体的吸附量不仅受纳米管和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强度的影响,还取决于吸附空间的大小;特定压强下的吸附量是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