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习的情感表现为第一目标,掌握歌唱技巧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情感表现.不仅要学习歌唱还要指导学生表现歌唱情感,用"心"去歌唱.演唱歌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在歌唱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对歌唱艺术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在对歌唱情感进行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情感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情感之于声乐演唱的作用;最后,对建立和培养歌唱情感的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亚美 《科技信息》2007,(20):270-270
歌唱艺术是融声、乐、情、风、技等多种歌唱因素为一体的艺术整体。它的每一个因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必须与其他因素协和统一,来共同表现艺术的整体,才可谓之“歌唱艺术”。因此,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所出现的那种偏重于歌唱技巧和声音的表现而不重视歌唱情感、风格、韵味等因素的现象,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也是我们  相似文献   

4.
浅谈歌唱中“情感”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艺术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歌唱的"情感"把握是否正确,对声乐的学习及演出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情"是一切艺术之所以感人的根茎,"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歌唱时只要做到了声情并茂,才能发挥出作品的全部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声乐作品,只有以声情并茂的歌唱表演才能赋予它生命活力。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但要把这种审美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要“进入角色”,要设身处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歌唱情感是演唱者对自己演唱的作品所持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也是一种能带给听众美感、给人以教化的艺术。因此训练歌唱情感,发挥其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是很有必要的。歌唱情感训练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自身修养的提升;理解歌曲中的情感;把想象融入歌唱中。  相似文献   

8.
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是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学生情感的体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茜莎  骆燕 《科技信息》2009,(12):230-230
歌唱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歌唱的情感表达。在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乐记》就提出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的观点,可见情感的表达在音乐艺术中的份量之重。歌唱艺术不仅要有优美的歌喉和娴熟的歌唱技巧,更需要情感的艺术表现。只有发自演唱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才真正动人。  相似文献   

10.
王志春 《科技信息》2007,(14):200-201
歌唱与情感关系的认识直接涉及到歌唱者如何分析作品、理解作品,通过分析、理解把作品内容传达给听众,让听众通过歌声来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的喜、怒、哀、乐,与歌唱者及作家产生共鸣。歌唱中的声与情在歌唱艺术历史发展长河中已有过“唱声”与“唱情”的不同见解。对于歌唱与情感的主从关系,历来也有不少音乐家、美学家、评论家等对此进行过精辟地论述,分别提出不同的观点。本文即是从情感的定义,歌唱中“声”与“情”的相互关系以及情感的特性和情感对歌唱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歌唱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歌唱的情感表达。在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乐记》就提出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的观点,可见情感的表达在音乐艺术中的份量之重。歌唱艺术不仅要有优美的歌喉和娴熟的歌唱技巧,更需要情感的艺术表现。只有发自演唱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才真正动人。  相似文献   

12.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3.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演唱者通过悦耳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声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作为演唱者如何在歌唱艺术中实现"二度创作"的功能,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其前提是准确体验声乐作品的情感,关键是正确运用各种演唱技巧,而歌唱表演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歌唱的目的是情感抒发和表达,而其中起支撑作用的基础是呼吸,歌唱的呼吸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的有控制的呼吸,只有在做到正确的呼吸的基础上才能将歌唱的艺术情感表达如意。  相似文献   

15.
鲁晓宙 《科技信息》2007,(29):235-235
歌唱的情感表现是歌唱者的首要任务,歌唱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声音和表情动作来实现的。在演唱中,歌唱者一招一式,一字一腔都是为表现内心情感而服务的。缺乏情感的歌唱是没有生命力的,是空洞的。但是,我们更要明白,歌唱者的责任,不只是使自己能感觉到歌曲的情感,而更重要的是能使听众感受到它的存在。演员并不是为了暴露内心情感而流出悲伤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用人嗓发出的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歌唱的技术是指声音、语言、共鸣、呼吸等多种的发声技巧,而艺术是指歌曲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与歌者所创造的艺术情感.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技术是基础,艺术是目的,二者完美的结合,产生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17.
浅谈怎样把握好歌唱中的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差别,结合教学实践指出了从语言的准确性、歌唱性、生动性等三个方面运用好歌唱语言,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同时提供了歌唱中常用的一些语言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18.
罗曼 《科技信息》2011,(6):268-268
歌唱是情感的艺术,有“声”而无“情”,只是声音的炫耀而不是歌唱艺术,“唱情”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所在。有“情”而无“声”则是装腔作势,没有传“情”的手段,没有艺术的技巧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来源于歌者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在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是重中之重。只有充分分析、理解作品,准确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才能深刻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相似文献   

19.
歌唱的技能是为歌唱的作品内容服务的,歌唱艺术的目的是传达思想、交流情感、表现情绪、描述情景。再优秀的嗓音,再动听的歌声,缺少了真实、丰富的情感,就不能感动他人,也就没有歌唱的意义。只有以"声"唱"情",声情并茂,才能赋予声乐艺术的生命力。情感的表达成了诠释作品的要求和声乐审美意识对声音质量的指令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声乐教学与人的意识关系密切,重视这一点,可使歌唱者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过程具有更强的指向性.正确利用人体神经系统支配歌唱行为和控制歌唱意识,对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非理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