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网络的个人健康管理实时监控健康分析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个性化电子医疗服务、高效医疗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的需求,将国际通行个人健康档案标准数据模型、Java手机客户端和网络服务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个基于Web2.0的社区医疗服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为医生/患者、教练/运动员4类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实时监控及在线远程医疗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14,(8):10-10
去年的一个夜晚,费林9岁的儿子到家后出现高烧症状。她通过保险公司提供的在线医疗服务联系到医生并得到医生快速诊断后开出的处方.而且还就近买到了所需药品。比起排队看急诊.远程医疗的方法及时又便宜。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为了降低医疗成本.雇主们纷纷选择为员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客户可以在线享受执业医护人员的全天候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有了在线医疗平台这个"大数据医生",人们就能通过智能终端,随时随地免费进行用药咨询、挂号问诊和健康管理。2015年7月27日,贵州省首家"健康云"在线医疗平台——"贵医云"正式上线运行。这一平台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信邦富顿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共同开发,是全国首家实现"24小时医生在线接受咨询"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4.
当前网络在线安全预警中身份认证方法大多通过静态口令实现,不仅易于猜测,而且容易被窃听,安全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网络在线安全预警中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方法,给出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原则,在进行用户注册的过程中,令用户输入注册的用户ID、用户口令PW及两个随机数,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获取首次认证数据,经安全信道传输至服务器中储存,以供第一次认证使用。给出用户登录服务器时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的详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用户数量较多和内部用户、外部用户均冒充合法用户的情况下,均可保持较高的认证精度,且认证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天津科技》2005,32(1):53-53
美国政府推出一个大胆的电子医疗计划,使电子医疗可能很快来到许多美国人身边。根据这项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医生与患者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为了鼓励人们参与,有关官员正在寻找降低成本和确保软件在全国兼容的方法。该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巨大的电子网络,使给患者看病的所有医生(包括急救室的医生)都能安全地在这个网络上看到患者的医疗记录。  相似文献   

6.
医生自然不愿自己的权威受到质疑,而当医疗“登陆”网络,它们的结合体何以可靠?  相似文献   

7.
医生的语言表达艺术是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医技水平、职业道德、业务知识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医生语言表达艺术的剖析及其在医疗过程中主要体现的总结,揭示了医生的医疗语言艺术的复杂杂性和重要作用,以便使医生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注意语言的表达和使用,以完成其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新科技,新技术运用在医疗领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无线传感器作为当前的重要技术发展趋势之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情况。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效缓解了当前对医疗保健的相关服务需求缺口不断增大以及医疗系统自身的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利用远程控制的优势帮助医生进行更加方便和快捷的无线移动医疗监护网络推广,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的医疗领域当中应用极其广泛的技术之一,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9.
刘晓知  覃峰 《科技信息》2007,(29):69-70
现由于用户名和密码方式无法应对日益猖獗的在线欺诈犯罪行为,各种身份认证技术纷纷登场,身份认证技术是解决目前网上身份盗窃和在线欺诈的唯一有效手段。它是安全系统中的第一道关卡,用户在访问安全系统之前,首先经过身份认证系统识别身份,然后访问监控器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授权数据库决定用户是否能够访问某个资源。本文主要就身份认证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周丽 《科技信息》2009,(35):407-407,38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线交易主体身份虚拟化所导致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同时对在线交易平台服务商在交易中所处法律地位进行介绍,认为其只负有形式审查的义务,对法律责任的承担也只限于违反了法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疗纠纷呈增长趋势,同时,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各种弊病也不断暴露出来,医疗纠纷解决现状令人堪忧。医疗纠纷事件的频发及后果对医疗行为影响较大,了解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的对策,通过医患双方的努力,加强医院的防范措施,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及相关监督机制的管理,而改善医患关系以及预防医疗纠纷发生是目前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语用身份论与标记模式理论,对“人民日报”“南京发布”“头条新闻”和“老年之声AM1053”4类微博用户发布的新闻叙事中,老年指称语的变异现象及其身份建构情况的研究发现:就使用频率而言,有标记性指称语多于无标记性指称语;从具体分布来看,类指指称最多,其次是亲属指称、姓名指称等。除使用无标记性指称“姓名”建构老人的确定性个体身份之外,微博新闻还使用大量的有标记性指称语来建构老人的群体身份和关系身份;有标记性指称语和无标记性指称语之间的连续变异展现出老年人身份的动态建构,即个体身份内部的互动,个体身份向关系身份、个体身份向群体身份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13.
 精准医学极大地变革了疾病的医治理念与诊疗模式, 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健康福音。通过分析精准医学中个体和群体之间复杂的互动关联, 发现存在个体患者与患者群体的隐私悖论、 个体患者对医疗人员群体的信任缺失、 个体医疗人员与医疗人员群体之间的合作竞争并存、 个体医疗人员对患者群体的伦理责任加重等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提出只有契合精准医学的价值理念与实践需求, 在对精准医学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进行伦理考量与审视的基础上, 构建兼顾隐私保护与信息共享的 “患者共同体”、 和谐友好的 “医患共同体”以及具有聚合力的 “医疗人员共同体”, 同时提高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才能促进人人参与、 人人共享的中国精准医学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远程会诊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作为对传统医疗重要补充和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Internet的远程医疗系统打破了传统医疗在时间、地点和形式上的重重羁绊,实现了医疗数据和资源的共享与远程专家会诊.远程医疗系统在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架起连接桥梁.介绍了远程医疗中远程会诊系统原型设计,以及基于Java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一项针对全国9省份医务人员问卷调查结果揭示:超过80%的医务人员不会拒绝患者不必要核磁共振检查要求,揭示出医务人员在尊重患者自主性和坚持医生专业自主性方面存在伦理困惑。调查同时发现,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情况、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情况、执业环境和媒体营造的医患语境等因素与医务人员能否坚持专业自主性具有相关性。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对医务人员的困惑进行了分析,指出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价值观,但尊重患者自主性并非没有边界,患者自主性更不能僭越医生专业自主性。结合伦理学论证和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医务人员尊重患者自主性,首先应该做到充分告知医疗信息; 2)医患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 3)有关部门应该重视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改善执业环境,同时加强对媒体的管理,营造和谐的医患语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医生诊疗技术及其他影响医生信任度的因素进行调查,了解信任度对医生职业形象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从对医生的信任度和影响信任度的因素等方面对云南省内2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的总计1 000名住院患者及家属和总计200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59.17%的患者及家属和68.67%的医生认为对认真负责的医生更加信任和敬仰;64.25%的患者及家属和57.83%的医生认为现在的医生医术精湛、工作负责、服务态度好,而78.96%的患者及家属认为医生采取会诊是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结论:认真负责和精湛的医术对医生崇高的职业形象产生同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临床实习阶段应注重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医学生医患沟通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临床实习中加强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意义及沟通技能培养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影像诊断技术是衡量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现在许多医院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医生,但缺乏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很难使医院的影像诊断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现代医院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医学影像工作站。基于PACS(pictru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医学影像的图像存储和通信系统)的医学影像工作站能及时对不同的医疗设备的图像进行管理和处理,医生可以借助它从不同的方面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对医院建立医学影像工作站进行了设计,并就建立影像工作站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医疗纠纷相关法律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日益增加的医疗纠纷,当前的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明显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医疗纠纷相关法律的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在讨论医疗纠纷的种种表象的同时,必须对医疗法律关系中如:医疗者的义务、医患关系、医疗合同等基本概念进行剖析,重新认识 ,这才是解决各种医疗纠纷的法律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颜涛  郭军灵  向毅 《山西科技》2014,(1):38-41,44
从信任商品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信号博弈模型分析新农合制度下医疗机构与农民患者之间的医患博弈,以揭示供方诱导需求的内在机理。结论表明,医生是否会对农民患者进行欺骗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疾病以及同样疾病条件下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所导致的医疗成本的不同,医生的行为也随之不同。因此,建议监管机构抑制供方诱导需求,以遏制农民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促进新农合制度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