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樊福 《科技咨询导报》2012,(34):98-98,100
该文介绍我国道岔融雪工程道岔融雪设备应用现状,对新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组成、配置、功能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介绍该系统在北京地铁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降雪对道岔产生的危害,设计了基于电加热的道岔融雪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控制网路结构、详细分析了系统各部分设备的功能和控制数据的流向,确保了列车的安全运行,提高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道岔精调     
何昌彬 《科技信息》2013,(11):362-362,400
在道岔初步组装完成后焊接及锁定前,应对道岔及前后线路进行检查。保证道岔几何形位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精细调整。无砟轨道道岔区的精调和固定采用道岔侧向/竖向支撑调整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侧向支撑调整装置、岔枕端部竖向支撑调整装置和长岔枕区域竖向辅助支撑调整装置,以上装置同道岔区专用测量系统配合使用,完成无砟轨道道岔的精调和固定。道岔安装调试包括道岔第一次精调、道岔第二次精调。道岔第一次精调在道床板底层钢筋网安装完成后进行。道岔第二次精调则在道床板上层钢筋网安装完成、形成钢筋网架并绝缘测试合格后进行。  相似文献   

4.
郑春海 《太原科技》2015,(2):104-106
文章介绍了42号道岔在隧道内轨枕铺设、道岔安装及道床施工工艺,提出在隧道空间受限和物流不便的条件下,进行长轨枕快速布设和道岔精确组装定位的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客运专线道岔接触网布置的总体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客运专线道岔接触网的无交叉线岔工作原理分析,从而阐述了客运专线道安装与调整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单台转辙机安装空间需求的研究计算,提出了三类常见可动心道岔转辙设备的安装空间需求。  相似文献   

7.
S700K型电动转辙机属于滚珠丝杠传递的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它和分动外锁闭的安装与调试与zD6道岔的安装有较大区别,其安装与调试技术直接影响到道岔的运用质量.因其大量上道使用,对S700K电动转辙机和分动外锁闭道岔转辙装置工作原理、安装与调试进行总结,从而制定出一系列标准作业程序及注意事项,提高工效.  相似文献   

8.
KJDT—Ⅰ型司控道岔装置在新安煤矿的推广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标 《科技信息》2010,(23):J0154-J0155
主要介绍了新安煤矿井上下轨道运输的现状及道岔的使用情况。阐明了该矿人工搬道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弊端和使用司控道岔的原因。该矿井下主大巷和地面运输主要以电机车为主,道岔的控制是靠人工来操作,这样既不安全也影响生产效率。为满足矿井综合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安装了KJDT—I型司控道岔装置。阐述了KJDT—I型司控道岔的机构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经过使用后实践证明,该装置可实现机车在行驶状态下由司机控制道岔扳动,工作准确、稳定、可靠,实现了轨道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减少了生产辅助人员,提高了矿井运输效率和生产地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方式和蓄热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1)单水箱辅助电加热方式系统简单、投资少,但耗电量大;2)双水箱辅助电加热方式耗电量比单水箱辅助电加热减少,但不能利用夜间低谷电蓄热;3)多水箱热泵辅助加热方式的耗电量比辅助电加热方式大幅减少,而且能够能利用夜间低谷电蓄热,但系统的初投资较大,可用于较大规模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以往在开采煤矿时,在改变道岔间的运输转换时,采用的一直是人工操作,这不仅威胁着工人和煤层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为了满足综合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在矿井安装司控道岔,来代替人工扳道器实现矿车的变道,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抗干扰性强、维修方便、故障率低及互换性好等特点,这可以极大地改善矿井的运输系统,尤其是窄轨运输,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一套二维电阻热采物理模拟系统. 该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模型主体、注入系统、采出系统、抽真空系统和温度测量系统.其模型主体的体积为400 ×400 ×36m m . 在模型底部开有若干个温度测量孔,通过测量孔将测温热电偶放置在模拟油藏中. 电热油藏的物理模拟过程中的温度测量采用自行研制的温度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在线监测. 可利用该系统研究电场提高原油采收效率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更适合于电热油藏的机理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邓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782-6786
对于电加热采油技术,明确井筒温度场分布是确定合理加热参数的关键。为了满足生产和节能的需要,探讨电加热井井筒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从研究井筒温度分布出发,建立了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绘制实际生产井井筒温度分布曲线,进而提出一种确定电加热井加热深度和加热功率的方法,为该采油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集中供热和电能取暖这两种方式从投资、使用费、节约能源、技术、管理、设施利用率、收费、计量、建设周期等多方面加以比较论证,得出了用电能取暖代替集中供热方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智能控制电采暖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常用的几种采暖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对节能智能控制电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应用前景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规模的村镇住宅建筑供热系统优化设计方案与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展开研究.首先,采用TRNSYS软件模拟得到60~2 000 m2范围内不同供热面积村镇住宅建筑的动态热负荷,并对太阳能、电锅炉、地源热泵及空气源热泵4种不同热源供暖系统的控制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得到不同热源供暖系统在不同供热面积下的优化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热源供暖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村镇住宅建筑供热面积下的热源推荐方案.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热源供暖系统的总费用,电锅炉供暖系统最大,太阳能供暖系统最小,太阳能供暖系统总费用比电锅炉供暖系统减少近65%.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加热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加热系统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够独立控制加热温度,利用热油反向流动自动补偿温度差的双向控温太阳电池组件层压机加热系统,有效地改善现有电加热系统、油加热系统和工作台之间的传热效果,提高工作台表面温度均匀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工程的初投资和减少电热采暖所需的电能,某水力发电厂在发电机水冷式空气冷却器旁开设热风窗,在冬季远行时送出热风用于本厂房供暖。为了分析开设热风窗后对通风冷却的影响,本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其水轮发电机通风冷却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开设热风窗后,不会对转子和静子发热体的通风冷却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明健  赵乃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9):2150-21522155
为了节省能源,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提高高层建筑采暖系统的效率,对高层建筑采暖系统进行研究。提出在采暖设计时采用电气控制与动态平衡阀来解决高层建筑采暖系统冷热不均、水力失调、运行费用过高问题,达到了节省能源、降低运行费用和管理费用并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徐银梅  王国霞  王尚君 《实验室科学》2012,15(3):98-100,103
为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结合工程实际的理念,根据实验室条件研制了电加热炉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介绍了电加热炉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住宅小区电锅炉蓄能供暖系统的具体设计及运行经济分析 ,阐述了住宅小区使用电锅炉蓄能供暖系统的可行性及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