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是一门"伪科学"吗?学中医的人也不信中医吗?经络看得见、摸得着吗?西医已经非常发达,中医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打分的话,西医可得90分,中医只有10分吗?真理是唯一的,医学真理西方已揭示了,中医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清时 《自然杂志》2005,27(5):249-253
本文从讨论李约瑟对五行概念的阐述开始,试分析中医的精粹科学内涵.从比较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方式,可以看出西医注重物质实体,中医重视协调关系;应用生物复杂性系统的科学观念,认识中医学的科学性;并讨论了当前的中医有哪些亟待改革之处.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是我国一项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数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过伟大的贡献。今后不但要为我国做出贡献,也应该为全世界的医学发展做出贡献。但目前对于中医学理论的研究十分薄弱,中医的后继乏人、后继乏术,已成为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必需采取有力措施,使中医学理论得到提高和发展。为此,想就如下一些问题做一些探讨。一、教学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培养中医人材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目前中医学院已达二十四所,而中医的后继乏人、后继乏术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许多不热爱中医事业,想改行去当西医。这看起来是个怪事,但怪事的发生有其不怪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医现代化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原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很不够,实际上,它远比想的要复杂得多。因此大家的意见一时统一不起来,也是不奇怪的,它又说明讨论还要继续下去。回顾建国初期,国家当时就明确了中医的重要性,而且又提出了中医要现代化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又提出,我国医疗体制是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者并存,并强调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在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同时,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吸收消化  相似文献   

5.
S中医简介     
S中医相异于现代中医,也不同于现代西医。那末它究竟为何物?欲知详情者,请阅《S中医简介》一文。  相似文献   

6.
本刊第 4期发表了《科学性与传统中医理论》 ,本期又发表了《中医向何处去》。两篇文章的论点显然是迥异的 ,各有自己的论据 ,值得引起讨论。提倡中西医结合已经 5 0年了 ,成绩不小 ,但终究未能扭转中医总体上的颓势 ,主要的症结何在 ?发展中医 ,究竟是发展中药就够了 ,还是必须同时发展中医理论 ?用西医理论指导、提高中医 ,促进中药的发展 ,是否就是中医正确的发展方向 ?传统中医理论显然不具备近现代科学的形态 ,但它确实是中国几千年治病实践的一种理论总结 ,其中是否包括着科学性 ,正如近代科学产生以前 ,世界上是否有过科学一样 ?中医理论需要现代化 ,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究竟主要是靠与西医结合还是靠与现代科学结合 ?是西医医生们还是其他现代科学的科学家们更容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发展中医理论作出贡献 ?……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 ,对于总结实行中西医结合 5 0年的经验教训 ,抓住当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突飞猛进、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大好时机 ,促进中医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是很有裨益的。希望对此感兴趣的本刊读者踊跃参加讨论 ,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93岁了.我觉得中、西医都各有所长,不能轻易否定.当年我在北平上大学时,有段时间流行白喉,这个病来势闪猛,治不及时就死人.我和一个姓王的同班同学都被传染上了.当时,有的病看西医比中医还便宜,有的老百姓也看西医.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医生理病理坐标系、中医药理作用表达式、方剂配伍合成式及四诊判别式,可以数量地表达中医学内容。这些表达属于中医学的符号数量系统,不受西医生理解剖、生化病理及相应药理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数量化表达将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及与其它学科的交流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业已成为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何谓中医药?这个问题人们往往会从“中医”与“西医”对比的角度来理解。当我们从历史脉络中寻求对中医药概念解读的时候,就会发现不仅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之说,还有“中庸之医”之解,  相似文献   

10.
我不得不承认经络和针灸的奇妙记者:经络是否存在?这是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理论最严重的分歧之一。植根于经络的针刺麻醉曾经  相似文献   

11.
用西医手术刀式的管理思维,复兴讲求温补调养的中医,这未免有些黑色幽默。 数据显示,清末民初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有中医50万人,现在仅有27万人。目前,各中医院仅有约10%的中医开汤药方,即按中医思路看病的不到3万人。前些年甚至有学者在网上发起"取消中医"签名活动,引发轩然大波。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确需要振兴。甘肃省近年来在推广中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中医复兴是一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战略性工程,要着眼于大众和长远效果,不能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中医和西医两种医药学,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两种医药学并存,不但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服务,而且通过两种医药学的互相渗透,又可促进中医现代化,加速我国医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要"两条腿走路"看病要中西医结合。就是治癌症,也要及时用上中医药。人们在治癌时,常常开始只看西医,把中医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死马当活马医。实际上,从检查到确诊和术后的全过程,中医都能介入。通过服中药能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医和中医不是一套体系,解释的语言自然也有很大不同。要想使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就必须搞清楚,中药材里究竞包含了什么成分?怎样用现代科学方式揭秘它们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5.
彭坚 《科学》2008,60(3):18-22
中医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未曾间断地积淀下来,形成了一个"伟大的宝库".一个世纪以前,当西方文明冲决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堤坝时,中国古代所创造的一切科学成就,被近代科学淘汰殆尽,幸存的是中医,中医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活化石,中国古代科学的全部要素,都保存在中医之中.然而,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式微,中医也命运多蹇,中医至今能够存在之原因,除了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与支持之外,是其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威信,具有西医不可替代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碰破了手脚,有时就会起一条「红线」。起红线的病人,如果不是及时到医院就医,而是在红线的上方用红色线绳勒紧来「医治」,就会害了病人。红线中医称其为「红线疗」,西医称为「急性淋巴管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感  相似文献   

17.
季光 《世界科学》2003,(9):23-24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多层次整体调节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治疗 随着乙肝疫苗的普遍应用,以及多种肝炎病毒疫苗的广泛研制,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将大大降低。但是,已感染肝炎病毒的1亿多人中有一部分正在向慢  相似文献   

18.
赵灿熙 《科学通报》1984,29(21):1334-1334
西医治疗寄生虫病大都采用合成药,而中医用中药或其提取物亦行之有效,苦楝根皮在我国就是主要用于治疗寄生虫病的中药。本文的目的即探讨苦楝根皮提取物对小白鼠实验性曼氏血吸虫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中医和西医两种医药学,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两种医药学并存,不但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服务,而且通过两种医药学的互相渗透,又可促  相似文献   

20.
脐疗     
据载,6岁女孩,突患昏厥急症人院,诊脉极弱,心跳缓慢,心律不齐,肢体冰冷,双目上视,昏迷危殆。西医强心、输液均无效,遂中医艾灸神阙穴(脐),30分钟肢温,脉复、神清,不药而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