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时至今日,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土地已成为食物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夺"的焦点。各类"中国特色"的土地违法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以地方政府土地违法问题最为突出。因此,从体制、机制、法制的角度认识和完善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已成为了遏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藏区等民族地区土地案件为例,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未批先用"等土地违法问题,分析基层政府部门在主动违法情况下应承担的责任,该责任主要为个人责任。个别地方政府假借城乡统筹,通过非法流转土地,使之合法化进而换取利益,目前监管的空间有限。对违法的工作人员进行土地违法责任追究时,应以其违反法定程序造成农民土地权益损害为前提。基层政府部门本身不对其工作人员实施的土地违法行为承担责任,基层政府的直接责任人员和行政主管负责人承担法定行政或刑事责任。从实际出发,建议在民族地区实行预防性"约谈"制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0年省级数据,对我国土地财政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与土地财政依赖度均呈大幅上升之势;土地财政收入由土地间接税收为主转变为土地经营收入为主;土地财政规模与土地财政依赖度省际差异明显,且呈东、中、西部递减趋势;省级土地财政规模与土地财政依赖度空间分异格局相似度较高,且变化缓慢;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经济增长、土地供应结构与土地价格、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影响我国土地财政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减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治理土地财政问题的当务之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制,减弱地方政府开拓"土地财政"的动力是治理土地财政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出现了“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行为重点围绕土地展开,“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用地生财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地方政府财政短缺的困境,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但与此同时,其背后的负面效果,即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收益递减导致地方政府财政陷入财政困境、征地矛盾以及耕地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峻,其问题背后彰显出了当前我国土地财税法律体系和土地管理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相应的缺陷。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转型,须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制定专门的相关财税法律、加强对土地财政收入的监管、完善土地管理、征收等法律程序等方法,以期逐渐实现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转型。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后土地经济时代的到来,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巨大的资金需求面前,却陷入了资金难以筹措的困境。如何化解这一困境,也就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急需研究的课题。文章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分析了后土地经济时代其面临的资金困境及成因,继而提出了帮助其化解困境的对策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要闻·事件     
《世界博览》2010,(5):6-8
中国将以卫星图片对地方官员实施“土地问责” 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据新华网报道,2月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部署2010年度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工作时表示,将通过全面掌握违法用地情况,发现土地违法行为,严格依据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土地市场的二元化已不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已迫在眉睫。一体化土地市场的建立意味着地方政府将会失去”第二财政”.此举势必会引起地方政府的极力反对,如何顺利推进一体化土地市场的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平衡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重新建立新的土地税制体系,开辟新的财源,弥补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缺口.是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均衡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地方违规占地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对土地进行有效地监管成为中央政府亟须解决的课题。从博弈论的视角,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研究对象,在"囚徒困境"模型的基础上,对土地监管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博弈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说明政府的监管力度越大,监管质量越高,越能有效地阻止地方政府的违规活动;另外,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更需要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9.
贝叶斯准则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贝叶斯准则,对农用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得出绛县各种类型土地面积以及分布区域,为地方政府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0.
贝叶斯准则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贝叶斯准则,对农用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得出绛县各种类型土地面积以及分布区域,为地方政府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宏观制度环境下来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原因,首先是从经济制度上——经济分权下的财税制度具体分析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客观成因,然后从政治制度上——当前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上进一步阐释了"土地财政"的缘由。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被不断征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以及开发商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作者试图运用博弈分析框架观察和分析土地征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现状。并通过分析与实地调查,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佐证,来支持论点。最后,作者对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实现土地的科学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与已有的旅游土地流转相关研究对话,提出乡村旅游开发土地征收负面效应话题,阐释案例地土地征收的"西南民族地区"特殊影响因素,凸显乡村旅游开发土地征收问题具体案例研究的必要性,再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土地征收中政府的角色与行为逻辑,对西南民族地区4个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征收中出现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案例分析,使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具体呈现,为研究乡村旅游土地流转问题提供一个视角,为地方解决乡村旅游征地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开征土地增值税旨在均分土地财富、抑制土地投机,协调房地产市场发展。土地增值税征收效果不佳源于地方政府不配合、税制本身设计不合理以及房地产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缺陷。税制设计过于复杂致使税管部门无法甄别是房地产增值还是成本太高;房产与地产分开管理为纳税人规避纳税提供了现实可能。进行税收制度创新、确保土地增值税的顺利征收是地方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大部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政府体制结构的改革.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先行以来,各地与此呼应的体制改革已纷纷提上日程.经过调整,上海市政府将设置工作部门44个,其中,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3个,直属机构21个;另设部门管理机构6个,符合中央对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要求.在这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被称为上海第一大局--拥有23个处室,执掌土地审批大权的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被拆分.上海堪称为国内房价畸高、秩序失范、调控失灵的典型城市之一,其土地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大抵可以视为全国缩影.  相似文献   

16.
该文基于2009年-2017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土地为中心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分异特征异于其他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土地财政依赖和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有负面影响,但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住房供应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的抑制作用会更显著.该研究结论为如何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供给和差异化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两期不同时相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结合广西国土"一张图"中的二调资料,土地审批等数据,运用人机交互判读方法,对两期影像进行解译,勾勒出土地可疑违法用地图斑。利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探讨了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违法行为发现的影像处理流程和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同时,利用GPS-RTK技术进行野外实测定位,并建立解译标志集,验证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在土地违法发现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周璐 《科技资讯》2013,(26):237-237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为政府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发展到现在,土地财政依赖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土地财政转型面临重要拐点.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多位专家的理论进行总结,并对土地模式的基本途径以及造成的危害进行阐述,对土地财政模式新的工作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部门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它类似于欧美的"土地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20.
区域内土地产品的供给和社会的需求应该基本平衡。当前,我国大宗农产品供给不足,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持续升高;工业产品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高,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供给过剩。而人口高峰和人口城镇化高峰即将到来,再加上经济增长率放缓,对土地需求的压力减缓,工矿用地和城镇化用地增长有限且内部尚有潜力;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和财政的中央地方均衡分享机制可能松动,地方政府重复建设的冲动降低。反映在耕地保护政策上,依然需要严格保护耕地,但是可能以比较优雅的方式来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