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安徽朱集西矿为研究对象,研究高温矿井热害治理与废热利用综合技术,该技术综合热泵技术和井下制冷降温技术,在进行矿井热害治理的同时,充分回收高温矿井废热,将高位热害变成煤矿供热资源,既降低了井下降温负荷和运行成本,又将能量回收利用替代锅炉热源,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2.
梅花井煤矿深部热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高温热害问题开始凸显,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表文简要介绍了梅花井煤矿高温热害的状况,分析了高温原因及介绍了非机械制冷降温技术和机械制冷降温技术相结合在梅花井煤矿的应用,取得良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3.
董代安 《科技信息》2012,(7):610-611,634
本文分析了矿井热害的形成及热害对矿工身体的影响,并分析了煤矿井下的主要热源。对目前国内外热害防治技术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潘三矿西翼的局部高温情况,在确定了矿井热害等级的基础上,进行了西翼热力状况测试,分析了造成风流温升的热湿源分布,并对各种热源的散热情况进行了研究,从而为矿井得制定热害治理措施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造成矿井热害的主要热源,通过对井下各种热源散热量的分析得出各自对矿井升温的影响,并以此衡量矿井热害的严重程度;应用热力学、传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理想制冷机制冷参数等各项经济指标;结合实际制冷装置循环的特点对其经济性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各种制冷装置的对比,提出应优先采用空气压缩制冷循环,为矿井热害治理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随着煤炭开采向深部延伸,围岩温度越来越高.矿井热环境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矿山热害,在深部矿井开采中矿井热害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深入研究矿井通风仿真技术和网络解算的基础上,计算和分析了所用通风巷道风流温度.首先分类分析影响风流温度的不同热源,推算不同热源的计算公式;然后划分矿井不同类型巷道的属性,对属性不同的巷道分别进行分析,综合了巷道总热量的计算方法.结合纳林河二号矿井实际情况,分析和计算矿井内风流温度参数,为高温矿井的系统计划和盘区开拓、规划总体通风系统和设计降温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谈深部开采高温热害及对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国  张春华 《科技信息》2007,(36):307-307,266
分析了深部开采矿井的高温热害状况。总结了我国当前对高温热害的治理方法。指出利用瓦斯发电与余热制冷技术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对深部矿井高温热害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淮北矿区热害形成原因,研发了热害矿井个体防护系统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热害矿井个体防护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体在高温环境下的排汗量,降低个体为应付高温热害带来的额外人体代谢,使个体代谢水平趋于正常,有利于个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与深层煤炭开采带来的高温热害问题,采用对不同类型巷道进行计算分析的方法,结合大屯煤电姚桥煤矿的实际情况对井巷风流温度进行计算,对大屯煤电姚桥煤矿矿井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种算法计算得到大屯煤电姚桥煤矿矿井的温度与实际相符合,得出适合大屯煤电姚桥煤矿矿井温度计算的方法;对大屯煤电姚桥煤矿7267工作面温度计算分析,提出可以适当增加7267工作面的风量,以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赵楼煤矿已安装的井下集中式冷水降温系统,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其季节性制冷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矿井余热在矿井井口为矿井全风量降温的系统与方法,地面设置制冷机组,以矿井水作为冷热源,制出低温冷媒水,通过空气冷却器将空气冷却并输送至井下采掘工作面,最终达到降温目的,同时具备矿井冬季供暖功能;设计并安转了无动力换热装置和井口自动门封闭系统。实测应用效果表明:在测试路线上,湿度降幅约15%,温度降幅在4~5℃,下井口由32℃降到20℃以下,工作面进风26℃以下,实现了矿井进风全风量降温,达到治理高温热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苏伟  菅从光  杨芳 《科技信息》2011,(16):125-125,127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和采掘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矿井热害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德国和南非在矿井热害治理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本文对德国和南非及我国一些矿井采用降温技术和降温方法进行了总结。针对矿井热害,在实际工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降温方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0概述 随着煤炭资源转向深部开采,高地应力、高地温、复杂地质构造、高应力瓦斯积聚、地下水突出以及岩爆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煤炭生产的技术难题,其中深井热害就是一个广泛面临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受高温热害影响的煤矿有130多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扩大。国有重点煤矿中有70多处矿井采掘工作面温度接近或超过30℃,有的高的达37℃。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矿工劳动生产率下降,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同时严重威胁井下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深井工作面高温热害严重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而围岩散热是高温热害的主要热源体。为了探索高温围岩散热对巷道内通风风流温度的影响规律,以淮南矿业集团某高温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工作面及两侧巷道内风流的温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巷道走向的延伸,巷道内风流的温度以e指数的形式呈增高趋势,巷道越长,在其末端风流温度越接近巷道围岩温度;2)在工作面与运输巷和轨道巷相交区域,由于风流涡旋效应,该区域风流热量不易散出,形成风流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异常区域,也是回采工作面高温热害治理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梁北煤矿采掘条件的分析,指出导致该矿热害的热源主要是地温和水害。基于该矿井地温、水害的影响,及不同热源及其散热量的大小采取,结合矿方的有关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采取"分源治理"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做到局部机械降温和集中制冷相结合,提出了冰冷低温辐射降温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实施过程及进行了运行费用测算。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矿高碳行业低碳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深井热害现状,阐述了我国煤矿深井热害资源化利用潜力,进而提出了我国煤矿低碳生产技术工艺,并通过实例对HEMS低碳生产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深井热害资源化利用技术不仅可通过HEMS工艺技术实现热害变废为宝,也可有效改善井下热环境;同时通过利用矿井涌水提取井下热能代替井上燃煤锅炉供热,可最终解决深部矿区面临的热害和环境污染两个问题,促进矿区低碳环境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煤矿低碳生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矿井热害问题,在统计国内外矿井产生热害原因的基础之上,分析得到风流与围岩热交换及风流压缩放热是大多数矿井产生高温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巷道围岩温度场的解析和干燥巷道风温的预测,进一步指出了井下风流温度的分布规律,从而为制定矿井降温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及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鸡西矿业集团东海煤矿195采煤队处于标高-700m以上,地表垂深达1000多米,矿井热害明显显现。在热害调查方面:利用了浅孔测温的方法测量原岩温度,利用多功能探头测量空气参数。经过数据分析对195采煤队的热害防治工作提出了可行性方案,为东海矿的热害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煤矿热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高温热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为保障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建立井下适宜的作业环境,保证矿山生产安全、稳定、高效率的向前发展.高温高湿等热害问题,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安全和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以保证井下有适宜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大采深大型矿井井下降温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朱集西矿这种典型的大采深、地温高、机电设备散热量大,热害程度严重的大型矿井为研究对象,提出地面两级制冷,大温差输送冷量,采用高低压换热器解决高静压的方法,解决了这类高温矿井排热困难,大采深矿井静水压大的难题,提出了采用国产设备解决大型高温矿井井下降温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丁集煤矿深部地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丁集煤矿矿井高温热害严重的问题,采用井下炮眼温度测定方法,测量地温;借助有限元ANSYS的热耦合分析程序,模拟岩巷和煤巷调热圈,修正矿井地温,确定地温梯度.预测该矿深部地温。结果表明,该矿-500m水平以上、以下的地温梯度分别为3.5、4.0℃/hm;采煤层深度为一600m以下的地温在38℃以上,属于二级热害区。该研究可为矿井深部降温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