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油玉米作为一种高附加值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高油玉米的优点、高油玉米“三利用”生产模式的利用以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姜彦 《遵义科技》2004,32(2):55-56
农大高油115玉米杂交种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于1990年选育而成,是融粮食、饲料、经济为一体的粒秆兼用型玉米。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杂交种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越来越受广大农户和玉米种子行业的关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子行业的深化改革,玉米杂交种在收购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和制约玉米杂交种的正常生产和购销秩序。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油玉米育种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高油玉米育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高油玉米育种发展的设想。特别指出:种质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玉米育种和生产的战略资源,国家要制定长期稳定的种质发展政策且进行持续的战略性投资,形成包括普通种质在内的种质创新体系,从而促进原创性资源和技术的发展;这也是保持我国高油玉米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高赖氨酸玉米、高有效磷玉米等新品种玉米对畜禽的营养特性及饲喂效果。新型玉米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浣玉米品质低的问题,尤其是高油玉米集高能和高蛋白质、高赖氨酸于一身,在饲粮配合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6.
推广种植玉米杂交种是发展玉米生产的方向。玉米自交系的纯度直接影响杂交种的优势强度及增产效益。本文就生产实践中对不同混退和度的玉米自交系可施行的实用纯化方法与操作技术作了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油玉米特性的介绍,结合绿洲农区的光、热资源的耦合效应,对高油玉米在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适应性差异做了对比,总结出高油玉米的生态适应性,提出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陈浪  毕世敏 《遵义科技》2005,33(3):29-30,32
应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选择2004年西南地区国家玉米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11个玉米杂交品种,对其产量性状及子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良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百粒重〉生育期〉穗长〉穗行数〉株高〉穗位〉倒伏率。目的是为西南地区优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编着按:本文作者曾任湖南省泪罗市科委主任。侣93~1995年,他组织实施了湖南乃级星火计划项目——高油五米综合利用开发,使“玉米南移”成为现实,泪罗也因此由一个鲜种玉米的县市,成为南方八省玉米生产的基地,高油工求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先后又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和成果推广计划,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丰收计划。提起开发高油五米的前前后后,作者如数家珍,而其中的体会,却给人很多启示。泪罗过去基本不种玉米,据资料记载月949年至19明年,境内累计只种266.7公顷玉米。其中,种植较多的年份是怕别年为80公顷,最少的年份是1…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凉山州解放以来玉米生产情况、主要品种种质以及杂种利用模式的分析,认为凉山州主要玉米种质源于我国4大种质类群及部分综合种选亚群;主要杂种优势利用模式有7种。凉山州大面积应用的玉米品种遗传基础比较狭窄,但本地玉米种质资源丰富,可利用价值高。因此,需要加大本地区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扩增、改良和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四川作物育种科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历了初期、中期和发展时期,特别是80-90年代发展时期的进步大,成绩显著。育成了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粮、棉、油新品种(组合)300个以上,创造和发明了杂交水稻的冈型、D型、K型不育系;水稻的无融合生殖“SAR”系;杂交玉米的山区育种模式及“三高”自交系和T型、C型、类型及G型雄不育系;小麦系统应用冬春麦杂交模式及T型雄不育“三系”配套;棉花的“洞A”雄不育系及“两用系法”制种;棉花高抗枯萎病源;油菜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等。选育了一批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作物新品种(组合),实现了全省粮、棉、油品种(组合)的四次更新换代,储备了一批超高产的、优质的、高抗病(虫)的后备材料,为21世纪的超高产育种奠定了好的基础。本文总结了20世纪四川作物育种科技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天然抗氧化剂对松籽保健调和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籽为原料,压榨制取松籽油.通过与玉米胚芽油和紫苏油的调配,制得松籽保健调和油.松籽保健调和油主要研究了其配方以及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蜂胶是一种天然、高效的油脂抗氧化剂,对油脂经高温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延缓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电加热采油工艺应用效果 ,研究了常规抽油井及各类电加热井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通过对各类井筒温度分布曲线的综合分析得出 :在电加热工艺选井方面 ,对高凝、高含蜡油井 ,应选择液量在 4 0 m3/ d以下且含水较低的井 ;而对于稠油井应选择供液能力较好且含水较低的井 .在选择加热方式、加热功率及加热深度时 ,应根据油井工况综合分析 ,结合各类电加热方式的不同特点 ,依据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合理设计各类电加热井的工作参数 .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较好解决了稠油及高凝高含蜡油的开采问题 .  相似文献   

14.
玉米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玉米是世界上主要作物之一,夏季的高温是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文从高温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玉米对高温的响应、耐高温鉴定及遗传育种方面阐述了目前对玉米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抽油机节能控制器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功能抽油机节能控制装置是集抽油机电机节能、间歇性采油、抽油机变矩平衡节能于一体的抽油机综合节能装置.该装置不仅节能效果好、增加油井的产量,同时能实时地获得泵的"示功图",及时地了解井下工况,便于故障诊断和油井管理.该多功能抽油机节能控制装置是目前油田最有效、最先进的抽油机节能装置,是其它以往抽油机节能装置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6.
世界油棕生产的地理扩散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棕,向有“世界油王”之称,它以独有的产油率高,综合利用广泛,经济效益大等特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分析了油棕的起源与地理扩散,阐述了世界三大油棕产区及我国油棕生产的现状,并对世界油棕生产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油井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常规油藏工程研究方法往往受相关参数的不确定性所限,预测误差偏大。分析认为油井产量数据具有时间序列特征,引入相空间重构技术,利用G-P法求出最佳嵌入维数,对油井产量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混沌特性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具有时变特性的混沌-SVM耦合模型,该模型对中、短期的油井产量预测具有很高的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断补充新的历史数据,进行滚动预测,可靠性更高。实例W8-5井的应用效果也表明,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显示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疆吉拉克气田真实油气流体、生产井段岩芯,测试了高温高压平衡油气相渗曲线、常规相渗曲线以及改进的考虑束缚气影响常规相渗曲线;建立了单井模型,分析了不同相渗曲线对凝析气井生产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油气相渗曲线(平衡相渗、改进相渗、未考虑束缚气影响的常规相渗)对单井动态进行预测,所得结果表明三种相渗预测的气采收率相近,油采收率依次下降,近井地带凝析油饱和度依次上升;对正确选择相渗曲线认识气田开发,指导气田的后期开发方案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部分高产油井具有油井不见水则稳产,一旦见水则暴性水淹、产量呈快速递减
的典型特征,且高产井的水淹对区块稳产的影响重大。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水淹高产井生产动态的分析找出了水淹前
的异常信号,并利用井筒节点分析方法和流体力学软件开展了强边、底水窜进机理研究,论证了水淹前异常信号的正
确性。研究得出:强边、底水缝洞单元能量接替可分为纯弹性驱,弹性驱向水驱过渡,纯边、底水驱3 个明显阶段;自
喷井的油压和产量异常波动特征是强边、底水突破井底附近的重要信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产井见水风险预警分
阶段控制方法,并在矿场取得较好的运用效果。通过高产井水淹前异常信号的分析,为油田高产井管理和油井实施见
水风险预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原油流动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传统的集输工艺流程能耗较高,为了降低集输能耗,急需对管道低温集输温度界限进行研究。因此,在华北油田测试区块建立了可视化试验装置,研究实际生产过程中高含水原油低温集输特性和温度界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集油管线温度的降低,存在3个压降变化的转折点,其中压降增加率突变点和压降峰值点所对应的特征温度可作为低温集输的温度界限,据此拟合得到了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的黏壁温度回归模型。基于所得模型,针对不同工况下低温集输的温度界限进行了预测,并据此创建了低温集输可行性的图示判断工具。所得结果对高含水期油田实际生产中低温集输的可行性判断及其安全运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