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际竞争法的法律界定国际竞争法是一个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新兴法律部门,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对其界定存在较多困难。为避免定义所导致的"危险",本文将国际竞争法的概念粗略地表述为;国际竞争法是调整、控制和协调国际竞争关系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新兴分支。这样一种概念表述既表明了国际竞争法是一种规范体系的形式特征,也揭示了国际竞争法调整国际竞争关系的内在本质,能够恰当地反映国际竞争法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式加入WTO ,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这对我省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抢抓机遇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推进科技“三大工程” ,夯实地方科技工作基础 ,不断增强科技与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一、把握重点 ,科学分工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我省的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形成初步框架 ,关键环节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 ,全省已有 6 0个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 ,建成 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其中有 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建成 2 1个…  相似文献   

3.
李伟 《科技资讯》2012,(4):188-189
国际竞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对现代旅游企业而言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管理创新的管理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企业创新体系及旅游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举措必然会推动企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构成。本文分析了当前旅游企业国际竞争表现形势,总结了国际竞争下旅游企业管理创新必要性,提出了国际竞争性旅游企业管理创新举措,为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面对农业新形势必须要有新思路 千僖之交,我们发现面对的是新世纪初严峻的农业形势,使我们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不平衡的诸多问题:农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增加日显困难。 首先,农业生产究竟是“供需平衡、丰年有余”,还是我国农业的生产能力已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这已成为制定农业发展战略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农业面临新的国际竞争,能否成为国际竞争的强者,如何对付这一严峻的形势,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产品也是要死亡的。没有一个产品可以永远占有市场。我们国家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类似于一个企业在各个企业中的地位。我们的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我们需要发展;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的产业面临生命周期和国际竞争。日新月益的新技术对我们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面对农业新形势必须要有新思路 千僖之交,我们发现面对的是新世纪初严峻的农业形势,使我们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不平衡的诸多问题:农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增加日显困难。 首先,农业生产究竟是“供需平衡、丰年有余”,还是我国农业的生产能力已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这已成为制定农业发展战略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农业面临新的国际竞争,能否成为国际竞争的强者,如何对付这一严峻的形势,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产品产量和人均主…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世界前沿,是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上的创新和建设。城市现代化是18 世纪以来城市文明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是现代城市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前沿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城市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文化,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和城市体系的现代化,是地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讨论了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面对新的国际竞争环境 ,我国必须加快创新体系的建设 ,实现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要加快构架适应国际竞争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包括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保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体系,而这些体系的运行最终都要贯穿于现场工程管理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0.
刘瑾 《华东科技》2012,(9):36-37
胡锦涛总书记在分析世界新格局时深刻地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在上海推进"五位一体"创新体系中,服务功能系统是这个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五大服务功能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因此,我国能否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至关紧要。所谓“高效率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数量尽可能多、水平尽可能高、价值尽可能大的科技创新成果。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还穷还落后。要想尽快赶上并超过他们,我们搞科技创新就必须要求高效率。笔者自196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以来,致力科技创新30多年,历经坎坷和摩擦碰撞,对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方面的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特…  相似文献   

12.
林平凡  刘城 《广东科技》2014,(13):57-60
构建突破性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分析韩国和以色列突破性创新体系建设做法基础上,提出广东应加强对突破性创新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开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成功进入创新型地区行列。  相似文献   

13.
计彦飞 《广东科技》2011,20(16):24-25
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准则体系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为我国各类企业现有的经济业务提供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其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至此,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框架体系的基本建立。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因此,我国能否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至关紧要。所谓“高效率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数量尽可能多、水平尽可能高、价值尽可能大的科技创新成果。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还穷还落后。要想尽快赶上并超过他们,我们搞科技创新就必须要求高效率。笔者自196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以来,致力科技创新30多年,历经坎坷和摩擦碰撞,对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方面的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特在此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新四化”道路的基本观点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的农业更加合理高效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整体效益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尤其是加入WTO后 ,急需借鉴世界农业的成功经验 ,开创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 :我国农业应该旗帜鲜明地以合作经济为组织形式、以出口为导向、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调整农业结构 ,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信息化”模式发展农业 ,走农业的“新四化”之路 ,逐步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规模化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服务型农业合作经济体系”是世界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的最佳组织…  相似文献   

16.
德国 德国"加大创新力度、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政策取向以及先进的创新体系构建,为率先走出危机、成为带动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创新体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无所不在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健康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定位清晰的公共科研体系;独具特色的双重教育体系;全方位的科技投入体系.德国高度重视通过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组建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措施,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消除企业规模小带来的科研劣势.  相似文献   

17.
联手共建,打造一流的长三角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设长三角创新体系是增强长三角地区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经济强劲的“火车头”。高速发展的事实表明,长三角已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潜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0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长三角地区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增强长三角乃至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沪苏浙二省一市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在科技合作与交流的许多领域已…  相似文献   

18.
俗子 《华东科技》1999,(12):7-7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竞争的界面从最终产品前移到知识创新的成果,从生产、市场前移到产品研究和开发阶段甚至基础研究阶段;竞争的层次从企业竞争上升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强调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正是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竞争态势的需要。最近,国家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并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  相似文献   

19.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与重组,跨国公司R&D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有效盍的国家创新体系能够支持企业的国际竞争中获胜。国家创新体系成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为使国家创新体系良好动作,形成耗散结构是其理想状态。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系统内各要素的非线性作用,表明国家创新体系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条件。在国家创新体系形成耗散结构的过程中,需要管理好表征系统有序的熵,减少熵产生和通过R&D国际化引进负熵流可以使国家创新体系向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需求为目标 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引导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实施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高度协同,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链条,促进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