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这是中俄关系的里程碑,更是新起点。2001年7月,中俄在全面总结两国关系历史发展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签署了这份双边关系史中的重要文件。条约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国家关系,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0年来,中俄不断将两国关系提高到崭新水平,两国间的合作领域日益广泛,内容也日益丰富。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也给中俄两国都带来巨大挑战。中俄关系的发展证明了两国发展关系不是权宜之计,中俄合作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中俄已商定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并围绕庆祝该条约签署20周年这一主线,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6月28日,中俄两国元首举行视频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充分肯定20年来中俄关系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宣布决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并强调将全面总结两国关系始终航向不偏、动力不减的成功经验,对各领域合作新目标、新任务作出顶层设计,为中俄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条约延期不仅对中俄两国,而且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因为它为当前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注入了和平与稳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20年来,中俄关系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指引下平稳快速发展。两国关系不仅对各自的安全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着决定性影响。"条约"签订的背景和所规定的原则,都体现了中俄两国摒弃和超越冷战思维,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担当和责任。  相似文献   

4.
27个字表述与俄罗斯的关系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中国与各大国关系中是最稳定的和内容最丰富的关系.2011年,中俄关系在保持持续发展势头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面的定语增加了,它的内容丰富了,这就是一个新的变化.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周年.在这一年里,中俄规划一下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就显得顺理成章.在条约签署十周年的时候,中俄两国对未来做了一个明确的判断:“条约签署后的第二个十年为中俄关系进一步大发展开辟了新机遇”,这个判断是符合实际的,中俄两国应该抓住新机遇,将两国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正6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两国元首宣布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决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普京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指出,我们即将迎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理念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契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今天的中俄关系成熟、稳定、坚固,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变幻考验。  相似文献   

6.
正《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中俄国家元首和人民在深刻总结两国交往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放眼世界格局,立足各自长远发展利益签署的一份重要历史文件,其中确定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等发展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外交实践中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是20年来中俄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普京担任总统的八年里,中俄两国在2001年共同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和其他双边及多边法律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军事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中俄关系的快速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2,(1):6-7
<正>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1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俄关系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展示出新的生机活力。我同总统先生通过多种方式就重大议题保持沟通和协调,共同为中俄关系把舵领航。双方正式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捍卫了各自国家尊严和两国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9.
1985年2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冰雪荒原的南极洲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南极洲的上空高高飘扬。20年前的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一行共591人,乘坐“向阳红10号”船和海军“J121”船,从上海起航远征南极,建设中国南极长城站,以改变和结束因我国没有南极考察站,在南极国际会议上没有表决权的历史。1983年6月,我国就加入了《南极条约》,是缔约国,但是因为没有建立考察站,因此只能承担《南极条约》的义务;只有在南极建立了考察站的国家,才能成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享受条约上…  相似文献   

10.
1996年8月20日,日内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会议进入尾声。戴着一副大眼镜的印度裁军女大使用平和的声调重申印度的强硬立场:《全面禁核试条约》草案中的生效条款带有强迫批准的性质,这有损印度主权,而且条约中没有规定有核国家进行核裁军的时间表,因此印度反对把条约草案提交裁军谈判会议。印度的反对当时还连锁引起巴基斯坦的反对(在9月10日联大会议上,巴基斯坦对该条约投了赞成票)。历时两年多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草案由于印  相似文献   

11.
尤莉 《世界博览》2015,(2):42-43
可以说,2014年是中俄关系发展成果丰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两国签署了多项条约和合作协议,在政治上,俄罗斯在受到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也获得了中国伸出的“橄榄枝”。不过,在图书领域,两国的交流合作仍有很大的潜力。近期揭晓的是俄罗斯本土文学的最高荣誉奖项之一——俄罗斯民族畅销书奖,2014年度六部入围小说分别是谢尔盖·沙尔古诺夫的《1993》、帕维尔·克鲁萨诺夫的《头王》、克谢尼娅·布克莎的《“自由”的工厂》、弗拉基米尔·沙罗夫的《归返埃及》、马拉特·巴瑟罗夫的《打字机》以及弗拉  相似文献   

12.
<正>【美】《今日军控》2017年10月9月20日,联合国举行促使《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的第十次会议。多国代表发言赞扬联合国安理会在2016年通过2310号决议,该决议在该条约开放供签署二十周年之际,呼吁各国尽快批准该条约,推动其早日全面生效。会场上,美国代表陷入了沉默。美国与印度、以色列等是仅有的八个至今仍未批准该条约的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欧洲的一体化建设明显加快,十年中迈出三大步,先后就《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呵姆斯特丹条约》和《尼斯条约》(草案)达成协议,从而在根本法的层面上,为一体化的重大进展提供了保证。《欧洲联盟条约》 80年代后期,欧洲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一是欧共体成员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影响大大加强;二是东欧剧变与雅尔塔格局解体,使得约束德国等问题再度突出,且为欧共体国家加强外交、防务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某种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在此大背  相似文献   

14.
请您回答     
1.3月26日,中葡两国政府在——草签了关于——的联合声明,宣布我国政府将于——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今年3月25日是欧洲共同体“罗马条约”签订——周年纪念。“罗马条约”是建立——条约和建立——条约的统称。 3.美国—中国协会于3月24日在——宣布成立,美国前国务卿——和——任该协会主席。这是美国成立的第——个美中友好组织。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2月8日,美苏两国签署了中程导弹条约。条约规定,在生效后的三年内,双方将销毁中远程和中短程导弹。中远程导弹包括美方的巡航导弹和潘兴Ⅱ导弹,苏方的SS-20和SS-4导弹;中短程导弹包括美方的潘兴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和俄罗斯同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又互为最大邻国,双边关系对两国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2019年6月初习近平主席访俄并参加圣彼得堡经济论坛期间,双方宣布将中俄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有着与以往不同的丰富内涵,也获得了更为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自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中俄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使中俄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无论中方还是俄方都正致力于把中俄关系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以使中俄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8.
正"条约"签署20年来,中俄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提出,两国相互尊重对方根据本国国情所选择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道路,为双边合作的深化和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巩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纪悦 《世界知识》2021,(2):38-39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军控体系的抽梁断柱,美国先后退出《伊朗核协议》《中导条约》和《开放天空条约》。按规定,拜登将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出任美国新任总统,而俄美签订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月5日失效,作为维持国际安全、促进国际战略稳定的重要因素,俄美能否延期该条约牵动着双方未来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03年第21期《石油管道之争背后的中俄关系不均衡》一文,对事件的原由作了较深层次的分析,但作者通过某个侧面举例,断言“中国人的‘俄罗斯情结’和俄罗斯人的‘中国情结’都进入了‘终曲’阶段”,未免言之过分了。2003年9月我去俄罗斯访问,接触了各阶层的俄罗斯人,他们对中俄关系的状况是比较满意的,对中国人民怀着友好的感情,对中国的蓬勃发展深怀敬意,当然也为两国关系中出现的消极因素而忧虑。至于在我们中国,从中央领导人到普通群众,也都发自内心地关注着俄罗斯走向振兴的历程和中俄关系的发展。上述文章将石油管道铺设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