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3.6亿年前,鲨鱼就出现在大海里。它的大脑比较发达,能借助电磁场导航,将各种信息储存在大脑里,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迅速地传送到运动神经系统,再凭借极其灵敏的嗅觉器官,对周围事物做出迅速的反应。很多人谈鲨色变,认为鲨鱼见人就吃,果真如此吗?全世界有鲨鱼357种,生活在我国海域中的鲨鱼有133种,其中只有少数鲨鱼吃人,如噬人鲨、双髻鲨、大青鲨、锥齿鲨等,而且这些鲨鱼也是在饥饿或闻到血腥味的时候,才攻击人  相似文献   

2.
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自然条件最严酷的沙漠,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早在1亿年前,撒哈拉沙漠曾是森林遍布、水源丰富的绿色热带天堂!英国和爱尔兰科学家最近在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古探险时,意外发现了一条"史前巨兽之河"的遗迹。科学家在这条史前河流遗址上,挖出了好几种史前巨兽的化石,这些史前巨兽堪称超出了人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05,(12):40-40
澳大利亚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在人造子宫内培育濒临灭绝的沙锥齿鲨。新南威尔士州渔业局的海洋生态学家尼克?奥特维领导实施了此项研究工作。目前在澳大利亚的东部海域,沙锥齿鲨的数量还不到500只。沙锥齿鲨对捕鱼等外部影响十分敏感,因为它们很难繁殖后代,每只雌性沙锥齿鲨每两年只能产下2只幼仔。人造子宫旨在增加鲨鱼幼仔数量,然后将其放回野外。奥特维说,雌性沙锥齿鲨并不在子宫中培育其幼体,因为它们没有连接两个子宫的脐带。因而,为了活下来,  相似文献   

4.
40多年前的一项科学预测 近年来,对于20亿年前位于现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奥克洛铀矿区的天然核反应堆在众多的科普杂志和网站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标题醒目如“谁启动了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令人惊叹的史前文明”、“史前超文明之谜”、“寻访史前人类的足迹”、“史前发生过核战争”、“地球人类的多次灭绝与诞生”、“史前的高度文明”、“外星人的杰作”、“外星人的遗迹”……真是千古疑谜,众说纷纭。《环球科学》2006年12月发表了有关文章,希望解释20亿年前奥克洛核反应堆的真象,但仍然含混不清,公众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5.
误入机器鲨在幽黑的海底世界,时间过得特别快。突然,报话机里响起了亮亮的呼叫:"童童,快来看,巨鲨礁就在这里!"我立即向亮亮的方向游去,果然,在我的左前方看到了那块巨鲨形礁石。只见那只机器海星从淤泥里钻了出来,向那块鲨礁爬去。我用探照灯光柱照住那只机器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5月6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项发现,准确复原了2014年初在我国西南腹地发现的奇异滤齿龙的形象。奇异滤齿龙生活在2.4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具有怪异的头骨结构和栅栏状牙齿,是海洋爬行动物中罕见的滤食性类群。在早先的研究中,由于化石的保存原因,其特异的头骨形态并未得到正确认识。而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研究团队通过两件保存完美的化石标本,在近期重新复原了这种动物的  相似文献   

7.
正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在贵州发现了2.44亿年前的一种大型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并将其命名为"盘州暴鱼"。盘州暴鱼的发现揭示了疣齿鱼科生态适应多样性,更新了人们对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复苏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出版的《科学报告》杂志称,中美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白垩纪晚期多瘤齿兽的新属种——中原豫俊兽(Yubaatar zhongyuanensis),它是欧亚大陆已知最大的中生代多瘤齿兽。多瘤齿兽是一类长得像啮齿类的哺乳动物,生活在1.6亿年前的侏罗纪到4千万年前新生代的始新世。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多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只被完整保存在琥珀中的史前蜘蛛——"应氏奇美拉蛛",令人惊讶的是,这只蜘蛛居然有一条长度超过身长的尾巴。2018年2月6日,两篇相关研究同时发表在Nature EcologyEvolution上。在这块来自1亿年前白垩纪的缅甸琥珀中,应氏奇美拉蛛长有毒牙、须肢、纺器以及一根长长的尾须。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尾须可能是史前蜘蛛的一种重要的感觉器官,其上布满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在人造子宫内培育濒临灭绝的沙锥齿鲨.新南威尔士州渔业局的海洋生态学家尼克·奥特维领导实施了此项研究工作.奥特维说,在渔业局长向自己询问培育沙锥齿鲨的可能性后,他便开始梦想着用人造子宫培育这种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11.
董星 《青年科学》2009,(6):47-47
英国科学家布拉塞尔在一块史前琥珀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蜘蛛网。这个在白垩纪时期(可以追溯到大约1.455亿年到6550万年前)的蜘蛛网为蜘蛛纲动物从恐龙时期就开始结网诱捕猎物提供了证据。这些蛛丝彼此相连,基本上和现在花园里的圆形蛛网一样。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在人造子宫内培育濒临灭绝的沙锥齿鲨。新南威尔士州渔业局的海洋牛态学家尼克·奥特维领导实施了此项研究工作。奥特维说,在渔业局长向自己询问培育沙锥齿鲨的可能性后,他便开始梦想着用人造子宫培育这种濒危动物。目前在澳大利亚的东部海域,  相似文献   

13.
国内新闻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2):11-11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揭晓;内蒙古宁城发现中侏罗世蜀兽科哺乳动物化石(图);中美学者发现抗菌药物新靶点;中国科技大学揭示复铁性材料中的巨磁一电效应机制;甘肃酒泉发现亿年前昆虫化石……  相似文献   

14.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7):10-11
<正>1 2023年1~2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61768亿元海关总署网站3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微降0.8%。其中,出口3.5万亿元,增长0.9%;进口2.68万亿元,下降2.9%;贸易顺差8103.2亿元,扩大16.2%。按美元计价,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957.2亿美元,下降8.3%。其中,出口5063亿美元,下降6.8%;进口3894.2亿美元,下降10.2%;贸易顺差1168.8亿美元,扩大6.8%。  相似文献   

15.
住在树上躲恐龙科学家在辽宁省首次发现了最古老的有袋动物化石,为它取名为“中国袋兽”,根据研究,它生活在距今1.25亿年前,是袋鼠和袋熊等现代有袋动物已知的最原始和最久远的亲戚。“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海软珊瑚Cladiella densa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本文报道从软珊瑚Cladielladensa中分离出正三十一碳醇,鲨肝醇和柳珊瑚甾醇3个化合物,正三十一碳醇是在软珊瑚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7.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脏的脂质组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运用薄层层析和硅酸柱层析法,分析了闽南近海17种常见鲨鳐类肝脏的脂质组成特点,结果表明,这些鲨鳐类的肝脂组成非常相似,以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在尖头斜齿鲨中约占肝脏总脂的90%.此外,还包括少量的烃类、胆甾醇酯、游离脂肪酸、甾醇和磷脂等.  相似文献   

18.
新书新碟     
《科技潮》2004,(8):57-57
《水恐龙》出版:东方出版社《数学的故事》出版:海南出版社 《进化中的宇宙》出版:经济日报出版社编辑推荐:本书以海底历险的方式,重返历史上最沉寂的七大海洋,在光怪陆离的史前海洋动物世界里,与巨齿鲨、长颈龙、黄昏鸟、海蝎子等等曾经猖獗一时的大批史前海洋怪物面对面交流,在惊险与刺激中再现了海洋古生物进化与生存的智慧。编辑推荐:该书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全方位描述宇宙未来的新作。该书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宇宙进化的历程、进化的断代和进化的动力等。被认为是“进化论的革命,宇宙学的创新”。编辑推荐:数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9.
正胡氏贵州龙生存于距今2.37亿年前的中三叠世,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定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它对脊椎动物,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的演化及古地理分布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胡承志发现贵州龙1957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先生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的浪幕山上采集到第一件被当地老百姓叫做"四脚蛇"的小型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随后,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研究员受中国科学院古脊  相似文献   

20.
尖头斜齿鲨子宫的形态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尖头斜齿鲨具有高等的生殖方式,为有胎盘胎生种类,有功能完整的子宫,其子宫分室,直至分娩时,子宫小室才不完整。一个小室内只有一个胚胎。尖头斜齿鲨的子宫壁由外至内可分为浆膜层、肌肉层、粘膜下层、粘膜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子宫形态及子宫壁的结构不断变化。至分娩期时,子宫壁近表明,里面的胚胎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