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科技》2014,(21):7-7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 10月20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2014年全球绿色增长论坛开幕演讲中表示,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收效明显,“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12,(1):45-49
2011年底,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这是北京市首次编制并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出,将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研发中心、高端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把首都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水平应用示范城市。规划提出,到2015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为55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创新科技》2012,(7):32
<正>近日,德国联邦环境部(BMU)组建了由"能源转型"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可再生能源平台"。该平台的中心任务是统筹可再生能源发展,协调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在市场集成、相互影响和网络扩建方面计划。"可再生能源平台"框架内广泛包括了来自联邦政府、地方州政府、城市和社区、  相似文献   

4.
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主力军,对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高比例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并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进程,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已成为一项关键任务。首先,对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市场化交易进行了分析;其次,梳理了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以及绿证市场进行了现状分析;然后,基于“双碳”目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设计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电能量市场、超额消纳量市场和绿证市场;最后,选取某风电场为例,对于本文提出的市场化交易体系进行算例分析,以期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消纳和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作为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供应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为提升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水平,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2007年年底,科技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能源发展困境、全球能源转型趋势2 个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方向: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机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清洁、低碳和高效的新型能源系统。总结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政策调整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7.
世界能源利用进入“清洁、低碳、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航道。美国在全力确保清洁能源制造和全球领先地位,保障和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给中努力形成能源可持续利用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已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峰后持续走低,并下降至2000年以前水平,电力行业和交通行业碳排放震荡下降,美国可持续能源发电成本较世界其他国家偏低。美国能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提升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法规、财政投资及经济市场等多方面措施的保障。美国政府的碳减排措施及各州政府的节能准则保障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政府推动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投资,并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和能源税收减免;通过加大天然气领域的投资,促进交通领域电气化转型,以及修订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等措施推动可持续能源市场繁荣。美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显示,“能源利用过程的清洁化、能源利用类型的低碳化、能源获取方式的可再生化”为主导的能源转型方向将成为实现能源利用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全球可持续能源技术创新成为关键技术进步和竞争的阵地,国际能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困境显示,全球可持续能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合作基础众多而广泛。美国与中国能源结构和能源转型中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相似,也有不...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曾经作为社会发展支柱之一的能源.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如何拓展新能源的利用、摆脱能源危机就成了备受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形形色色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两种能源,若加以高效利用.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可再生能源的开拓与创新则离不开有“高性能系统与集成不可或缺的关键核心技术”之称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6,(1):34-42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各国不仅在本国内积极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联合起来为了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尤其是2005年《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及“2005年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的召开,将全世界对可再生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23—24日,“中-欧后续能源研讨会”在广东大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法、英、德三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及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过程、材料和太阳能实验室共同承办。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国内外专家和企业家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未来能源技术展望等专题讲行学术交流和探讨,促进中国同国外、特别是中欧间能源科技工作合作和技术转移,寻求合作点,在中、欧共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推广,实现“携手创新、互利共赢”,并为全球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作贡献。开幕式上欧盟驻华使馆G.Papageorgiou博士作了题为“欧盟与中国的科技合作关系”报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李俊峰研究员作了“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主题报告,广东省科技厅廖兆龙副巡视员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200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是“2007世界太阳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承办,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冠名。竞赛结合新农村建设和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改善能源结构、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工业关注的一个热点。风能是依靠风力发电来获取能量的一种形式,与其他能源相比,风能是充沛和廉价的,风能是目前最有开发利用前景和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3.
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开发程度,降低成本和加强国际合作,是合理利用资源,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的全球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紧迫任务。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我国也非常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开发新的可再生替代能源。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发展的渐趋重视,生物质能产业正悄然兴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10月20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2014年全球绿色增长论坛开幕演讲中表示,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收效明显,"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刘琦介绍,为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中国提出将从三个方面加快推动能源消费和生产革命:一是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化石能源消费;二是制定了单位GDP能耗年度降低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快能源转型,实现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转变,提出到2020年,非化  相似文献   

16.
 国际能源署《2018可再生能源年度报告》首次指称生物能源是“被忽视的巨人”,预测在未来5年内,以供热/暖和车用生物燃料为主的生物能源将引领全球范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结合中国生物质能源近年发展实践,对生物质能源的再定位、发展生物天然气的战略意义、开发生物质“二代原料”、以多联产提高竞争力,以及建设国家生物质油气田等战略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7.
娄伟 《科技导报(北京)》2019,37(18):155-161
 结合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综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在70年间取得的成就及进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能源缺乏,中国重视发展沼气、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到20世纪90年代初,鉴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带来的压力,中国开始进一步加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中国沼气、水电技术成熟较早,目前处在世界前列。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也经过了从技术仿制到创造性模仿的发展过程,当前正处于向自主创新转变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8.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是人类在21世纪的首要时代命题。当前,绿色技术正搭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快车深入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碳中和(净零碳排放)的绿色发展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强烈共识。  相似文献   

19.
<正>步入21世纪,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代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世界能源消耗量的显著增长。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类别,在地球  相似文献   

20.
刘艺 《科技咨询导报》2009,(33):141-142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带来的机遇,随后分析了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认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缺乏竞争力,需要政策扶持,其中税收激励是一个较好的政策工具。提出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借助于税收激励政策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