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最高规格国际论坛,多名中亚贵宾出席会议共襄盛世。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亚国家独立25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始终处于上升轨道,双方在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政治方面高度互信,中国与中亚五国都建成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哈更是建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  相似文献   

2.
<正>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年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那么,"一带一路"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相似文献   

3.
正4月下旬,应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的邀请,我前往该国首都阿斯塔纳,参加"欧亚交通走廊:合作新途径"国际研讨会。会上,深深感受到当地学者和官员对中国的重视。会议不仅专设"中国分论坛",而且在全会讨论中,中国话题也是一直是焦点。持续关注"一带一路"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来说,哈萨克斯坦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个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在访问该国期间首次正式提出的。那一天,习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此以后,哈国持续关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时期一个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前不久,中央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就如何落实"一带一路"进行研究,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包容性的巨大发展平台","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他要求,"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要抓住关键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亚国家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合作迎来了历史性新机遇。中国油气企业与中亚国家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与中亚国家开展油气资源合作的风险,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根据专家意见,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油气资源合作风险具体划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安全风险、资源及技术风险。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亚国家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亚五国由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经济等原因,中国与其在油气资源合作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其中塔吉克斯坦为最高,哈萨克斯坦为最低。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以来,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努力下,"一带一路"创新实践建设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再次引起世界人民对"一带一路"倡议这种蕴含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及北京城市的独特魅力的关注。国家赋予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全国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定  相似文献   

7.
许涛 《世界知识》2013,(19):26-29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的倡议。"卡拉万"是"商队"的意思,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人们用它命名自己的餐厅和宾馆,手工艺作坊也以它为主题创作着皮画、木雕、铜器等特色工艺品。"苏奈尔",乌兹别克斯坦的木质管乐器,经过改良成为中国民乐家族中的唢呐。长期受惠于丝绸之路的中亚各民族以主人的身份见证过并至今珍视着人类文明中这段最辉煌的历史。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和相互接触与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丝绸之路恰恰是经由这个交汇点向世界各地传播人类多样性文化的纽带,是在不同地域上生息繁衍的各民族追求物质文明进步的渠道。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东西方,造福30亿人,首先受益的自然是地处丝路中心的中亚各国。"丝路上的中亚"系列文章,将多面而立体的中亚呈现在您的面前。  相似文献   

8.
<正>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正式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发展与合作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结合起来,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普遍欢迎。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稳步推进。这些早期收获向我们展现了"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欧亚国家是指目前的独联体成员国或曾经加入过该组织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中亚五国、南高加索三国和地处东欧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该地区国家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倡之地;欧亚国家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该地区"一带一路"的早期成果最多、最实,具有示范意义;中、俄两国领导人通过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声明,拓展了双方合作倡议协调的领域和空间。目前,欧亚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寻求与中国实现中长期战略规划的相互对接,并不断搭建新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科技与创新是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重要领域之一。这是双方基于历史基础、现实条件和未来发展做出的战略选择。苏联时期,中苏科技合作曾是我国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的主线,帮助我国奠定了科研基础,培养了科技人才,对新中国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解体后,中国与白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欧亚国家继续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为了更好的保护新疆企业在中亚国家的经济利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势在必行。分析了近年来新疆企业与中亚国家在进行贸易往来中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新疆企业最终实现"走出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何谨 《科技智囊》2015,(2):30-35
<正>何为"一带一路"?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又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了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向西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向东南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政府的地缘布局,也即"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3.
正对接的意义与作用促进"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是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战略的对接是过去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双边经贸关系深化的方向,必将为双方未来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将东盟作为对接的重点对象有着  相似文献   

14.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反响热烈,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迅速发展并成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目前,中国在全球已经建立和在建的各类经贸合作区达上百个,大部分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位于白俄罗斯的中白工业园是中国在境外面积最大的经贸合作区,也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自发聚集,一般先有商业活动、后建园区,如乌兹别克斯坦的鹏盛工业园;另一类是政府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30日,中匈"一带一路"工作组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外交部长王毅和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弘扬古丝绸之路精神,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各自优势互补,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谋求发展共赢。"一带一路"是中方倡议,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中方将继续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各国一起推进这一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持新时代的丝路精神,旨在打造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促进全球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进一步明确将"打造政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深耕细作、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美国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和讨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六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奥巴马政府并未将其视为美亚太政策乃至对华关系的关键议题,也没有出台针锋相对的政策主张。无论是2011年发起的"新丝绸之路"倡  相似文献   

18.
正中亚内生联通动能仍然不足近日,笔者应邀到访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参加国际产业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中亚如何利用欧亚大陆交通枢纽之地域优势,借助经济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适时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通过会议主题的设定,我们深切感受到,中亚国家日益认识到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天然地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俄罗斯"大欧亚计划"和欧盟的跨区域经济合作规划形成"对接"。它们殷切期待,欧亚大陆的枢纽位置能给中亚带  相似文献   

19.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地缘战略、经济控制以及透明度不足。为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特朗普政府在经济领域升级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强化投融资竞争;在外交领域对"一带一路"进行污名化,并离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关系;在安全领域持续对华施压,干扰中国现代化进程。为此,中国应加强战略定力、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同时积极寻求中美合作空间,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快三年了,"务实"层面的落实工作已经取得大量重要早期收获,但"务虚"层面的理论建设还在讨论当中,包括如何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当前,各界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大概有四个特点。一是战略化。在不少西方学者看来,"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打破发达国家规则体系约束、构建新世界秩序的一项宏伟战略。但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无意挑战现有国际秩序,"一带一路"是经济倡议,目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