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抨击“外交总统”,不意自己也戴上了这顶帽子。新“外交总统”能走出老“外交总统”的旧辙吗?记得克林倾在竞选总统时曾跟随舆论,高声指责布于f是"外交政策总统","不关心美国人民"。当时他针对战后美国最严重的经拚衰退,'提出了"变革"和"振兴美国"的响亮口号,应得子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了"外交政策总统"。执政之初,他  相似文献   

2.
人权外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卡特政府正式提出并实施人权外交以来,人权外交开始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和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对美国人权外交政策产生的思想渊源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人权外交。  相似文献   

3.
人权外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卡特政府正式提出并实施人权外交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把人权外交列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议事日程。美国立国精神中的天赋人权观与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是人权外交政策产生的理论基础,但二战后美国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对这一政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外刊要论     
新一代全球挑战的兴起Mitt Romney(美国共和党总统提名候选人)9.11事件到现在还不到六年,美国内部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歧就超过了过去50年的任何时刻。正如当初击败法西斯和赢得冷战的"伟大的一代"所做的那样,我们必须超越党派,重建外交政策及外交战略,团结一致共建更强大的美国和更安全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石。从20世纪至今,美国理想主义外交政策经历了三次高潮,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对美国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历史演变的梳理和剖析,认为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决策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并预测它将继续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人权外交”也成了一个颇为时髦的字眼。什么是“人权外交”?它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一是泛指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所奉行的以“人权问题”作为其对外关系基石的一项外交政策;二是特指美国自卡特总统任职以来所推行的将“人权原则”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灵魂”的外交政策。本文主要是讲后者。形成过程“人权外交”这一名词,是美国前副国务卿戴维·D·纽瑟姆在1966年出版的《人权外交》一书中提出来的,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则是卡特政府制定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当今世界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发达国家,具有悠久的宗教传统和众多的宗教信徒,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美国内政外交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基督教新教依然是美国的主流宗教,美国人的宗教信仰与其社会政治立场密切相关。美国外交的两大指导思想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都有其宗教源头,分别对应基督教孤立主义和普世主义。宗教对美国外交实践的影响体现在战争、法律、组织建设等方面。研究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宗教因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外交意图,把握美国外交走向,丰富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8.
艾森豪威尔从他的经济保守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集体安全主义原则。研究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思想,对深入理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外交战略及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回来了,外交回来了"——今年2月拜登在美国国务院面对摄像机发表外交政策讲话时如是说。他特意选择在以"美国首位外交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命名的房间发表这个讲话。三个月后,上任百天之际,拜登面对国会发表其首个国情咨文演说时再次传递出相同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术界从未间断对影响美国高层外交决策理论的研究。美国新世纪计划作为全美最具影响力智库之一长期以来对美国外交决策有着深远、广泛、直接的影响。威廉·贝内特是美国新世纪计划的创始人和主要学者之一,其外交思想反映了他所在智库在美国外交政策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高层外交决策的倾向性。本文从贝内特眼中的美国的国际地位、战略目标、战略原则、国际热点问题上的立场等多方面全面解析贝内特的外交思想,从侧面呈现了美国外交决策的理论依据,试图为我国学者认识和了解美国外交理论提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11.
约瑟夫·奈最早明确地提出并论述了"软权力"思想,他所说的软权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美国的政治文化是以自由、民主为核心价值观,这一点在外交方面表现出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软权力理论将美国历史上固有的使命观、例外论、"天定命运"等思想推陈出新,赋予其崭新的面目和使命。本文把软权力与政治文化结合起来,阐述这两者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进而指出美国外交政策是理想中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2.
艾森豪威尔经济、外交思想与他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森豪威尔从他的经济保守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集体安全主义原则。研究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思想,对深入理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外交战略及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美国的外交政策传统?多年来,在美国及国际外交史学界众口一词的答案是:孤立主义。许多人认为,美国只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相似文献   

14.
<正>印度外交政策分析:回顾与展望作者:[美]苏米特·甘古利主编高尚涛等译定价:55.00元书号:9787501248704在"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战略布局中,印度占据了重要位置。基于此,我们引进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著作,这些主要由印度学者和印度裔美国学者撰写的印度外交政策文章,从印度人的独特视角观察和解读印度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细致阐释了印度  相似文献   

15.
正8月27日,德国外长马斯在德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上说,要打造"多边主义者联盟"来制衡美国方面的"美国优先"理念。这也成为当前德国外交面临重重挑战下试图"突围"的最新动向。当前,德国政界、学界与媒体就如何在美国的掣肘下继续维护二战后世界秩序以及德国领导力的讨论已然展开。但在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的国际环境中,德国外交政策总体上仍踌躇不前。内政上,默克尔第四任期的权威明显下降。对外,在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外交目标与战略  相似文献   

16.
战争的错误     
正总被外界看作"不靠谱"的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特朗普,4月27日终于在华盛顿首次就他的外交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演讲中,特朗普对七年多来的美国外交进行了"全盘否定",称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一场"灾难"。他将攻击重点指向了伊拉克和利比亚战争,声称"我们屡屡犯错,从伊拉克、埃及、利比亚再到叙利亚问题","我们在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的行为助长了‘伊斯兰国’"。这次演讲前,前总统小布什最信任的中东问题顾问哈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迫切需要利用中国战场牵制日军,继而,美国又提出与中共合作的主张,中共抓住时机努力开展对美外交工作,既坚持了革命的原则性,又注意了斗争策略的灵活性,这一时期是我党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开始。为尔后我党开展外交工作,积累了经验。本文分三部分集中论述了抗战后期中共对美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8.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4):6-7
德国外交政策面临的问题Ulrich Speck自上世纪90年代两德统一之后,德国外交政策走上了"正常化"道路,外交宗旨回归"民主国家根本",即促进并维护和平、自由与繁荣,但对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德国面临难题。首先,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战略重心移向亚太,新兴力量不断崛起,债务危机一时难解,如何确保德国自身经济居于前列并提升政治地位十分困难。其次,德国对外交往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在面临诸如争夺国际话语权、海外派兵、协调俄美欧利益等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外交  相似文献   

19.
范晓娜 《科技信息》2010,(3):168-169
我国学术界从未间断对影响美国高层外交决策理论的研究。“美国新世纪计划”作为全美最具影响力智库之一长期以来对美国外交决策有着深远、广泛、直接的影响。威廉·贝内特是美国新世纪计划的创始人和主要学者之一.其外交思想反映了他所在智库在美国外交政策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高层外交决策的倾向性。本文从贝内特眼中的美国的国际地位、战略目标、战略原则、国际热点问题上的立场等多方面全面解析贝内特的外交思想.从侧面呈现了美国外交决策的理论依据,试图为我国学者认识和了解美国外交理论提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20.
外交话语中的鉴赏系统及其评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平 《科技信息》2011,(31):239-240
以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为框架,对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两会"期间,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中敏感问题的问答为语料进行观察与分析,探讨"鉴赏"系统在外交话语中的运作机制。从美学和社会评价层面,研究外交话语中的情感表达、态度协商、联系特定主体间的关系及反映的意识形态,并讨论如何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国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