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出发,对2006年末安倍晋三访华以来中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在理解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要义的基础上,主要根据国家战略反映国际身份认同、国际身份认同影响国家利益认识、国家利益认识又作用于国际关系的逻辑,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两方面来分析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考察对外政策,是建构主义所创设的新的外交政策分析路径。从身份政治的视角审视,在小布什执政的八年间,美国对华政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的防范和遏制的政策,这主要是基于对双方角色身份的认知;中期的政策则转变为以接触与合作为主,主要是由于双方社会互动的展开和集体认同的建构;后期赋予了中国"利益相关者"的新定位,加强了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这主要是由于双方集体认同的内化。  相似文献   

3.
正了解区域合作,先要知道几个重要概念:区域认同,区域定位和区域共识。区域认同是各国对区域归属的认知,也称之为区域的身份认同。区域定位是各国对区域利益、关系的认知,体现为区域政策和介入导向。区域共识是各国区域认同和区域定位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4.
以建构主义理论中的身份概念为依据,对中国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对外援助进行阐释:建国后最初的三十年,中国的对外援助是出于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并属于第三世界,以及服务于反殖反霸、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发展来考虑;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对外援助则是出于发展中大国的身份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来考虑;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中国主要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来考虑对外援助。在未来的对外援助中,中国应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把责任和利益相结合,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资源战略和软权力等角度进行更加细化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民族问题的新情况,提出应该重点强调和培养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公民认同,处理好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与公民认同、国家认同与公民认同之间的关系。国家/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公民认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结构关系;从认同角度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培养民族/公民的国家认同。指出在中国,存在着忽视国家认同和公民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认识偏颇、多重身份认同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区分对文化国家的归属性认同和对政治国家的赞同性认同有助于我们明晰有关香港人的国家认同问题的困惑,也为当前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即国家认同教育不应该停留在文化国家认同教育的维度,而是同时推进对政治国家的认同教育。以公民身份为制度与价值平台,在公民与国家认同之间建立起动态的逻辑关系,不同的认同基于公民身份这一制度与价值平台得以整合。教育作为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应明确两种类型国家认同的区别,通过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教育使学生具有一种能包容分歧与冲突的能力,从而提升国家认同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原因,西藏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的涉藏报道体现并影响着人们在涉藏问题上的认同。文章基于对《人民日报》、《联合早报》和《纽约时报》三家媒体近五年来涉藏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勾勒出不同语境下的媒体对涉藏问题认同的现状,并从如何巩固和拓展中华民族及西方国家对涉藏问题认同的角度,提出当下涉藏报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与控制,反而变得愈加错综复杂.在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推动下,东北亚国家应积极构建集体身份认同,改变零和博弈的生存发晨观,增加政治互信,调整国家战略利益,加强协调与合作,理性应对特殊的国际环境,促使东北亚问题向着缓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虚拟水是上世纪末国际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强调通过水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来实现国家的水安全。基于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衡性明显的特殊国情,提出推进我国区域虚拟水交易,以改善我国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状,并分别从经济学和法学角度,论证我国实施区域虚拟水交易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区域虚拟水交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政治认同是指政治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自我政治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属政治体系的情感归属,以及基于特定利益和价值需要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活动。政治认同可以划分为自觉主动型政治认同和强制被动型政治认同两大基本的类型。同时,政治认同具有政治性、意识性、实践性、多元性、流变性、价值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多元文化成为当下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不同的文化主体在交往过程中不断出现碰撞与冲突,在碰撞与冲突中个体基于对本民族文化与他者的价值判断做出认异和认同的行为。当下,中国面临着多层次的文化认同问题,文化迷失、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成为民族国家的重大实际问题。从国内、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建构开放性的文化认同是解决文化认同问题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赵磊 《科技信息》2010,(12):134-134
《赫索格》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摩西·赫索格的人生危机。本文试从文化研究角度来阐释赫索格的"癫狂",认为这是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而赫索格的三段婚姻分别对应他探寻自己真实文化身份旅程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公民绝大多数是汉族人:中国与新加坡。这使得中国人对新加坡有天生的亲近感,甚至将之看作"自己人"。这是一种错误认知,新加坡华族的身份认同与中国人迥然不同。新加坡华族的身份与认同可从"政治身份与认同""文化身份与认同""情感认同"三方面分析。"身份"是客观的,而"认同"则是主观的。新加坡常住人口(居民)约550万,其中新加坡公民约340万,永久居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国家经过40多年的融合和发展,使东盟成长为向着政治、经济与安全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区域性共同体。本文拟从温特的建构主义角度分析该组织在走向一体化过程中各个成员国彼此间身份认同和共同意识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动机和目标追求的依赖于情境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它认为人们会以一种与某种情境下被启动出来的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行为。人们采用某种行为或不采用某种行为, 受到经由环境启动而出现的身份感知的影响。然后, 综述在该理论指导下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最后指出, 未来研究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身份类型和不想要的未来身份对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影响以及某些认知能力与人格因素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人们往往习惯从权力、政策、地缘政治等视角来解读当前中东局势,而身份政治这一重要因素常常被忽视。其实,当今中东动荡局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份认同发生危机而导致的。身份政治是中东政治的一个特色。"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既是哲学命题,也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国家和人民的政治难题。在中东,世俗主义、伊斯兰主义、教派主义、民族主义、部族主义以及宗教极端主义等各种主义背后其实都潜藏  相似文献   

17.
正科技类知识产权不仅是以法律形式表现的符号,同时也是基于法律符号之上的身份符号,两者共同作用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在科技类知识产权的形成过程中,科研人员的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交织共存,从身份上和法律上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理顺国家法和民间规则的社会认同,反思知识产权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的有效平衡,有利于消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促进国家进步社会预期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发展已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个社会,同时也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下一次战争也许会跟现在发生的战争不一样。从经济角度如果我们从经济、资源、工业力量和战区环境的角度重新来认识战争,就会看到它的不同侧面。我们认识战争的程度,有益于我们避免战争的能力的加强。基于政治习惯,我们对冷战结束后的局部冲突,如纳卡、格鲁吉亚和奥塞梯、俄罗斯和车臣、波黑战争的分析,多从民族、宗教和政治势力入手,研究分析的入情入理,很令人信服。美中不足的是,很少从区域经济和资源利益上考虑。1994年5月的也门南北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到工人的边缘群体.从文化层面理解,农民工身上体现着四个方面的文化冲突,即农村与城市的区域文化冲突、制度文化冲突,农业劳动者与工人的职业文化冲突,农民与城市人的身份文化冲突.本文试图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对农民工角色认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寻找农民工角色认同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0.
此项研究是一次融合了海外华人研究与媒介研究的跨学科尝试。本文从媒介化社交互动的视角出发,探讨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离散华人的社交互动以及身份认同呈现,并回答了如下两个问题:(1)社交媒体为离散华人的社交互动模式带来了哪些改变?(2)在这种新的社交互动模式中,离散华人群体的身份认同呈现出了哪些新的特点?2015—2016年间,笔者在澳大利亚对30名第一代华人移民进行了深度访谈,并持续观察了他们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得出如下发现:(1)社交媒体的普及给离散华人提供了重新回到中国社交圈的机会,这个机会改变了他们的社交互动对象构成,并促使他们运用更为灵活的策略来呈现他们的身份认同;(2)这种灵活的策略在媒介化社交互动上具体表现为:有策略地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展示不同的内容,或使用不同的语言,以突显身份认同的某一方面;此外,当他们在面对较为敏感的身份认同问题时,在国家身份认同和地区身份认同两者之间灵活切换是一种常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