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有效路径要服从于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目标,同时受制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合作现状和有关成员的战略取向.辽宁应以贸易合作为甚础,积极推进投资合作,并努力拓展科技合作,从而与东北亚国家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局面,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东北亚地区发展基础良好,经济十分活跃,各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合作成效显著,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很大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现实困难。比如,地区安全机制尚未确立;某些国家容易受外力影响;各国政府步调难以一致等等。目前,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这从另一方面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东北亚经济圈的建成,将促进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发展,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繁荣。中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区位条件,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莉 《世界知识》2022,(2):18-21
东北亚的区域一体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而疫情背景下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2022北京冬奥会是近期备受国际社会瞩目的重大活动之一,也是深化东北亚区域内多领域合作的重大契机.在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东北亚地区体育合作的驱动力及内容是什么?应该怎样以体育合作促进各国在各方面的整体合作?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继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之后做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加剧,东北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地区之一。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东北地区无疑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区域主要国家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呈现出历史与现实交织、强权与多级纵横的特点,构成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从东北亚地区历史发展进程及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阐述东北亚区域内主要国家间矛盾,分析论述东北亚区域内存在的多种结构性、体系性矛盾,究其根源、探其现状,寻找区域内主要国家矛盾冲突点,为缓解国家间矛盾,破除地区内安全困境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区域内各国既有合作的深厚客观基础,又有合作的强烈主观愿望。在亚太地区,或者说东亚地区,东北亚将是最有潜力因而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认为应该充分利用东北地区具有的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来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2月24日,由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东北亚地区形势发展研讨会"在山东威海举行。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中心主任、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理事长张蕴岭教授出席研讨会。山东大学(威海)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赵玉璞主持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知识》杂志社、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的40多位国内外专家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围绕"东北亚局势变动及中国应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儒学思想与东北亚文化""东北亚问题和研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是目前世界上安全困境体现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具体表现为:朝鲜与美、韩、日之间的对峙,中、日两大国间的相互猜忌和提防,美国对中、俄的防范等方面。其成因可归结为历史恩怨、现实竞争、机制缺乏、地缘独特、外部干扰等方面。化解安全困境,铸剑为犁,是东北亚地区开展实质性合作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各国农业发展各具优势.发展国际农业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拥有世界上仅存的黑土带.农业生产资源丰富。日本和韩国农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但拥有世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雄厚的农业发展资金。蒙古和朝鲜虽然目前仍处于农业发展危机时期,但其农业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如果能够整合东北亚各国的农业资源.发展国际农业合作.不仅能够保障东北亚各国的粮食安全.还将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东北亚地区国际农业合作的巨大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3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成为世界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地区,对能源的需求亦逐年增加。本文从俄罗斯、东北亚其他各国及各国之外对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暨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1次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19-20日在长春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东北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双边多边合作日益增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的形势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13.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985”创新研究基地于2007年9月20-21日共同举办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围绕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中国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共有12位中外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和自由发言,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28日,“北京大学东北亚可持续发展与地区安全研究中心”在北大临湖轩宣布成立,该中心将整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力量,提供交叉综合的研究平台。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文申出席并致词。他说,中心以东北亚地区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与区域内外的民间机构加强合作,致力于解决区域内各国共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环境学院江家驷院长说北大环境学院整合了地理与环境两个一级学科,具有雄厚的综合研究实力,并且把“中国特色,世界影响”作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人均GDP和产业结构角度对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做了静态和动态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且运用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说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差异在轻微扩大,同时分析了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利弊,指出建立东北亚经济合作组织来协调各国间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人均GDP和产业结构角度对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做了静态和动态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且运用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说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差异在轻微扩大,同时分析了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利弊,指出建立东北亚经济合作组织来协调各国间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潮流,而旅游区域合作则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还是从社会历史、民族风情等方面来看,四川、云南和西藏都具有旅游区域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该文力主加强三地旅游区域合作,分析了这种合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区域合作的发展方略,为创设三地建设无障碍旅游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五国中国、蒙古、朝鲜、韩国、俄罗斯于1991年提出了一项区城性经济计划,即开辟图们江三角洲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这一计划旨在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引起了普遍关注。目前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却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已将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列为系北亚地区首选支持项目,  相似文献   

19.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结构拓展及产业链延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东北亚产业资源环境、产业特征、长吉图产业拓展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产业结构应符合东北亚区域经济环境,通过长吉图地区主导产业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产业拓展,以此使长吉图产业结构适合于区域合作要求,并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东北亚产业资源环境、产业特征、长吉图产业拓展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产业结构应符合东北亚区域经济环境,通过长吉图地区主导产业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产业拓展,以此使长吉图产业结构适合于区域合作要求,并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