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党的引领下,中国人民不断发挥原创精神和工匠精神,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回首我国科技发展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与技术创新相拥,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近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中国封建制度没落衰亡的时期。百年间,帝国主义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批又一批的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权益,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却受尽了蹂躏欺辱。这段历史素有“百年痛史”之称。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努力追寻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和为之奋斗的现实价值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赋予了中国社会发展重要意义。中国梦是全体人民共同的梦想,实现的基础是人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针对目前山东省老龄化的现状,分析山东老龄产业的发展策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消除了近代阻碍中国复兴的最大障碍之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国家疆土,成为国际政治中有影响的大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壮大,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一场伟大的正义的自卫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典范。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反对外族侵略失败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发扬光大。中国人民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个伟大的民族背后往往有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优秀革命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对于中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将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正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需要把握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及其历史和现实根据、中国梦的本质属性、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等。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三大教派尤其是新教和天主教依附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华传教的合法权利。西方教会利用政治手段来达到传教目的的事实和传教士在华的种种劣迹行为,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反感,成为近代教案频繁发生和义和团运动的基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又到金秋收获的季节,塞北大地一片姹紫嫣红。科技之花在榆林大地的工业、农业等各条战线上美丽绽放。四年前——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对"中国梦"做出了深刻的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无疑是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新起点,也是我们一起迈开圆梦的脚步,携手汇聚伟大梦想力量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香港回归的斗争①廖建林英国在十九世纪发动武装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并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迄今已达一个半世纪。中国人民和清朝后的我国历届政府都从未承认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和目标,并形成了完整的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西方一些人有意歪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与行动,炮制“中国威胁论”,试图阻止中国的前进。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应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引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巴山红军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生动写照,与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近年来,作为川东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四川文理学院坚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以"巴山红军精神"改进和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不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4.
产生于中国近代革命战争时期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各种中国共产党精神形态的思想源头和历史母体."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既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形成的精神谱系的共同特质和精髓...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最根本的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人民拯救中华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相结合,创造性地把革命和建设引向胜利。 一 毛泽东同志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产物,经历了从旧式爱国主义向新式爱国主义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中国已经失去独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历史机缘的情势下,把爱国主义的理想和追求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相联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要求,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爱国主义,就要坚决拒绝私有化的逆向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爱国主义的伟大理想,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太平天国军师干王洪仁玕在到夭京后不久便向天王洪秀全呈递《资政新篇》一书,目的是为“条陈列款,善辅国政,以新民德”、“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利用自己在香港的阅历和所学到的知识,详细地勾画出了一幅国家近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启蒙和觉醒作用。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大门,强加给中国人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的双重刺激下,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进行了一系列坚持不的努力。作为“睁眼看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后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 ,已经有过许多的先进中国人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 ,提出并尝试了各种救国方案 ,但都一一失败了。自从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后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成就了辉煌的事业。本文试图从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提出的各种救国主张及其实践出发 ,力求阐明近代中国先进…  相似文献   

19.
<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肩负伟大的历史使命,伟大的历史使命也造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开宗明义,明确了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1902年中英商约是中国近代众多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个,它扩大了英国在华投资和贸易。1902年中英商约造成了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被迫开放,甚至是实质性的、全境的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1902年中英商约继承了此前的对外开放思想,把某些对外开放思想付诸实践,该条约成为中国关税自主和收回治外法权的依据,对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