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广西桂北经济走廊的概况,对构筑广西桂北经济走廊进行了SWOT分析,对桂北经济走廊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农业、工业、旅游、物流、城镇、生态诸方面对构建经济走廊提出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经济洼地,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规划旨在提升淮河流域整体竞争力.综合分析发现淮河流域在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区域文化和政府合作意愿4个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产业联动发展的条件;采用相似系数指标对区域范围内13个核心城市进行产业同构与互补分析,以及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专门化分析,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13个核心城市存在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但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具备一定产业联动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我国面向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各国的辐射中心。利用技术转移的支撑,云南应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地区的城市影响力,对促进我国在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从影响因素入手,以2015—2020年云南向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进行技术输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云南为主体、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国家为受体的技术转移有效性研究框架,利用灰色评价法进行模糊性评价分析,以期为进行前因组态分析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基于RS与GIS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现状评价是开展区域规划和生态管控的前提基础,本研究以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支撑,从地形、生物、土壤和人类活动4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现状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现状进行了评价,获得了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现状分布图.结果表明: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状况达到优等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的森林覆盖区,其面积约为24 16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8%;达到良等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良好的东南部农耕区,面积约为169 23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37%;一般等级的地区面积最大,约为454 510km~2,占总面积的46.65%,广泛分布在巴基斯坦的中西部和中国喀什的中部和东部;差等级的地区面积约为326 390km~2,占总面积的33.50%,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和沙漠地区.本研究得到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现状分布图,可为优化中巴经济走廊的产业类型、结构、规模和布局,完善区域生态保护设施和措施,提升投资区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供数据支撑和规划指导.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费孝通的民族走廊理论,并与李绍明的民族走廊及藏彝走廊见解进行商榷。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走廊的观点,认为民族走廊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心圈层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它的特性决定于古代农业文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民族走廊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时空界限由其性质所决定,民族走廊是建立中国自己的民族学理论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6.
林一鸣 《世界知识》2020,(19):64-65
<正>8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致口信。习近平表示,阿尔维总统专门致函祝贺中巴经济走廊政党共商机制第二次会议召开,充分体现了对中巴关系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习近平指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对推动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民旺 《世界知识》2017,(10):74-74
中巴经济走麻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是六条经济走廊中推进速度最快的,正逐步进入全面推进和早期收获阶段。在2016年午呔的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巴双方就走廊的中长期发展基本方向等达成了共识,明确了重点。  相似文献   

8.
卢光盛 《世界知识》2013,(21):28-29
近段时间以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提法逐渐彼人们关注,成为中印关系甚至整个中国“向西开放”战略语境下的一个热点词汇。“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于今年5月份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期间第一次被中印两国正式提出,是两国达成的多项合作共识当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9.
西江流域经济走廊建设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江流域是珠江大都会带形成和发展的理想的经济走廊,是珠江三角洲产业迁移的首选之地。发展西江流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有诸多好处。  相似文献   

10.
郑汴洛交通走廊与经济带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友好  施其洲 《河南科学》2005,23(4):615-619
郑汴洛3城市间经济、交通联系紧密,产业互补性强,具备发展成“走廊型”经济带的天然条件.基于郑汴洛走廊发展的实态,提出了依托综合运输走廊,实现产业分工和城市功能互补的构想,探讨了综合交通走廊与产业结构和城市发展形态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完善郑汴洛交通走廊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1.
二战时期的史迪威公路,被誉为远东抗战生命线,为中国抗战和世界远东地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史迪威公路所经中缅印三国路段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也极不平衡。但从区域经济辐射理论视角看,加强史迪威公路所经路段经济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建立以大通道为主轴,以沿线大、中城市为支撑点,以沿线小城市为网络,并具有强大内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走廊,则是史迪威公路重开后中缅印三国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何美兰 《世界知识》2014,(10):32-33
中巴经济走廊是2013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表明中巴两国传统的政治战略友好关系向务实的经济战略共赢关系的转变,是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古苗疆走廊"是元明清时期连接云南边陲与湖广内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历史上,这条在文献中被称为"官道"的驿道,对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纳入中华帝国的疆域版图的政治整合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2年,杨志强教授等首倡这一概念,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此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回顾,探讨"古苗疆走廊"作为西南"国家走廊"的内涵及其特点,并就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若干总结。  相似文献   

14.
<正>"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国际合作的战略大政。在此战略指导下,中国提出或强化了一系列建设经济走廊和经济带的倡议。如在北方提出中俄蒙经济走廊,在西南方提出中巴经济走廊、中缅印孟经济走廊,在东南方面,提出大湄公河次区域"三纵两横"五个经济带和中国与东盟"10+1"升级版。建设这些次区域经济走廊或经济带,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点和组成部分,对于实施周  相似文献   

15.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4,(23):7-7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11月8日,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杨志强教授的访谈,探讨了"古苗疆走廊"形成的历史背景、族群文化多样性背后的"国家化"和汉族移民文化的普遍影响、"跨民族"/"跨族群"的地域文化整体性、近年来出现的文化"族界化"现象等问题;对"古苗疆走廊"沿线周边地区的各民族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共生"关系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特点进行了若干回顾,并对今后中国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经济走廊建设最早起源于1998年。当年在菲律宾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提出在本区域建设南北经济走廊、东西经济走廊和南部经济走廊。随后又出现了两廊(昆明—河内—海防—广宁和南宁—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一圈(2004年)、南(宁)新(加坡)走廊(2009年)等新倡议。党的十八大后,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经济走廊倡议不断涌现。最早出现的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2013年5月,李克强总  相似文献   

18.
中巴经济走廊地处高山峡谷冰川地带,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复杂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走廊内冰川融化、降雨增加,崩滑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安全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以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在分析区域自然地质环境和崩滑灾害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相对高差、坡度、坡向、曲率、岩组、断裂带密度、河网密度、距冰川距离、地震加速度、土地利用10个评价因子,通过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崩滑灾害静态危险性评价。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引入动态降雨及气温对崩塌滑坡危险性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危险性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崩滑灾害的较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红其拉甫至哈维连一带坡度陡峭的山区和地形起伏大的河谷两岸。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区较高危险区面积占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相关成果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规划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纵观国内外创新发展经验,很多全球知名创新区均呈现出"廊带"分布特征,科创走廊已成为多个城市跨区域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基于创新链视角,以"128号公路"创新廊道和广深科创走廊为例,探究科创走廊的建设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科创走廊可视为一个包含核心节点和辅助节点的虚组织,且所有节点不是等量齐观的,核心节点具有核心功能;第二,若核心节点的功能弱化,科创走廊会呈现劣化趋势;第三,科创走廊的建设包含从知识资源的流动整合到创新孵化溢出,再到市场化应用的科创全链条过程,但目前该链条仍然存在资源流动障碍、创新孵化断裂与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要实现科创走廊中多主体良性互动,就要有一个核心主体发挥集聚扩散作用,即"高山起高峰,高峰带高原",从而实现科创走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就阿坝藏羌文化风情走廊建设的主要特质、优势劣势、布局规划及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其目的是为了加速藏羌文化风情走廊的建设,让潜在的藏羌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进而优化"一线一廊六带"文化产业布局,推动阿坝旅游的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