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老残游记》的叙事模式是以空间维度为核心的地理叙事,其形成与作者刘鹗的经历有着内在关联。小说中的地理环境描写与人物、事件相统一,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按照地名标示的范围大小,《老残游记》可以分为宏观地理空间和微观地理空间。地理空间的呈现与转换,与故事的发生和情节发展以及叙事的真实合理等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贯穿全文的地理叙事脉络。  相似文献   

2.
微观地理空间是由标示里坊街巷等较小范围的地名建构的地理空间。本文重点关注古代小说中的一种独特的叙事技巧——微观地理空间叙事,对其在唐传奇中的相关例证做了重点解读,进而总结出这一技巧的基本功能,分析了其在小说史上的渊源与成因,并且梳理了其在宋元小说中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指出:唐传奇中微观地理空间的基本功能是以其真实的地理方位增强小说的真实感,部分作品中运用的微观地理空间链则承担了推动情节发展和增强叙事合理性的双重功能;唐传奇微观地理空间链叙事,可能与文本写定前的口述需要、作者本人的长安空间经验以及“长安想象”这三个因素有密切关系。由于作者与读者不再具备同城化的空间默契,宋元传奇小说中的微观地理空间呈现式微之态;反之,由于“说——听”环节上的同城性,宋元话本小说中继续运用微观地理空间叙事。  相似文献   

3.
对《创业史》的评价,我们应该像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一样,不能因为作品的思想局限而否定它的艺术成就;在人物描写方面,《创业史》主要采用心理描写,而不是像赵树理那样在故事的发展中呈现人物的性格,塑造了一个多彩的农民意识世界;在结构形态方面,《创业史》不是通过描写某一个人物的人生轨迹来表现主题的“时间”小说,而是通过描绘同一时空下几组人物思想意识的交锋来表现主题的“空间”小说,展现出了一个开阔的农民生活空间,开拓了“宏大叙事”的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对《圣经·创世记》的游历叙事进行了考察,发现移动因素在《圣经》叙事中占有支配性的地位,在卷首的《创世记》中,人物的移位是叙事者展示空间场景的一种重要手段,多样化的游历叙事增添了《创世记》的叙事艺术品质。这种游历叙事模式是一种类似线性的“永不回头”的运动,游历者在游历过程中会产生文化失落、文化固守等心理表征,希伯来精神内核正是在游历过程中造就的。  相似文献   

5.
信仰空间,通常是指信徒供奉、祭祀神明,并寄希望于祈祷的方式来实现自身愿望的公共场所,在明清小说中“出镜率”极高。作为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描写信仰空间亦非常频繁,在前八十回中有四十三处提及信仰空间,后四十回中有二十一处提及信仰空间。根据其社会属性,《红楼梦》中的信仰空间可划分为佛寺、道观、宗祠和其他人物庙宇四种类型。在《红楼梦》叙事过程中,叙述者通过“声音”和“视角”两个维度将形形色色的信仰空间展示出来。其关于信仰空间的呈现,绝非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意识“搬运”,而是在现实基础上,经过作者的“才子之笔”将其文学化、艺术化了的产物。创作者有意识地利用信仰空间充当故事背景、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掌控叙事节奏,从叙事学角度而言,信仰空间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6.
法国天主教作家莫里亚克在《黛莱丝·德克罗》和《给麻风病人的吻》两部小说的初稿中采用了"忏悔"的叙事方式,但定稿中却改换人称,删除了忏悔的情节,而后期的两部作品《蝮蛇结》和《昔日一少年》又重现了"忏悔"的叙事方式。这一叙事方式由出现、消失到重现的过程体现了作家创作生涯中信仰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纳博科夫在自传小说《说吧,记忆》中运用了桔状结构的叙事手法,使得叙事具有空间化风格特征。《说吧,记忆》的桔状结构叙事手法与纳博科夫断裂的时间感受相关,他凭借空间化的叙事手段在写作中获得一种象征性的共时性时间体验,并使得作品具有众声喧哗的后现代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李文俊翻译《喧哗与骚动》出现在新中国的转型时期,深深影响60后作家。李洱《花腔》被称为中国版的《喧哗与骚动》,两者所叙之事都是以回忆为主,对一段历史进行多角度的回顾从而达到历史叙事的目的。在这种叙事行为中,他们都以回忆为主;采用复调的叙述方式,书写历史的故事。同时这种以回忆为主的叙事方式带有一种主观意识,具有不可靠性,最终展现的历史真相不可避免的带有一种虚无的色彩,而这一点恰恰也是对当前思想碰撞空前强烈的社会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作,但它在历史常识和地理方位上存在着严重的混乱错讹现象,考察、指正这些错讹对提高今天历史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影《红色恋人》以佩恩为中心,综合运用纵横两种叙事结构及各种叙事方式、叙事角度,这种叙事是一种典型的“他者”话语,是在当代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对西方优势、话语霸权的认同,是集体无意识的反映,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中的梦分喜梦和凶梦两种,喜梦为帝王预兆和象征,凶梦预兆国家易主或小说中重要人物的死亡,两种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推动,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小说《三国演义》的读者减少了,但其永恒魅力并没有褪色,主要表现在:影视传播、网络传播超过了纸质传播;《三国》应用研究火热;《三国》衍生现象较多。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的阵前答话有些很精彩,从聊聊数语中即可窥见其为人或未来命运之走向,有的阵前答话则是精心设计的圈套,让敌方不知不觉入彀。分析《三国演义》的阵前答话,可以从一个小小的侧面领略这部传世经典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14.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 依据地理空间概念的特点 ,结合地理教学的实际 ,指出了常用软件Mapinfo、powerpoint在地理空间概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邹梧冈参订的《三国演义》五十一卷毛评本被发现后,就其版本的价值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笔者认为,此书是《三国演义》版本系列中的一种,大约成书于清雍正、乾隆年间。从版本的种种特征看,它有可能是四堡书坊刻本。依据邹梧冈的生平事迹及著述活动推断,邹梧冈有可能参订并刊刻过此书,但此书不应早于康熙醉耕堂本而成为毛评本的第一个版本。任何拔高或贬低它的价值都是不正确的。它的发现,对研究《三国演义》版本的流传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对四堡书坊印书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清初小说评点异常繁盛,主要表现在评点者不仅仅对小说文本进行文字品评和符号圈点,更突出的是评点者从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角度出发,对小说的原始文本进行增删修改,加工润色,甚至大幅度的改头换面,从而形成清代初期小说评点中集评改于一体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进一步强化了文人在小说阅读、评点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互动性,并因此产生了以毛本《三国演义》、张评本《金瓶梅》等水准较高的通俗小说流行定本,在古典小说经典化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三国演义》作者、成书年代及版本问题的探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各种分歧的认识、观点、说法等。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仍不减以往,仅我国大陆出版发表的各种有关论著就达40多篇(部),其中不乏新的见解与资料。对近10年来的有关研究予以述要,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分歧在新世纪《三国演义》研究中的延续与演变。  相似文献   

18.
近5年来,《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厦版本问题的研究是基于20世纪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大陆共出版有关论文(著)30多篇(部),为这一“热点”问题研究提供了最新的材料或观点。虽然还存在诸说并存的情况,但相对集中的趋势毕竟意味着对学术结论的进一步接近。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是一部有着大量死亡描写的长篇小说,作品中描写的死亡人物众多,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死亡描写匠心独运,特色鲜明,赋予作品厚实深邃、凝重苍茫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