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速数控机床的工作性能首先取决于高速主轴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力测功加载系统和压电陶瓷加载系统的高速电主轴可靠性试验台,它能够完成转速为18000r/min以上的电主轴可靠性试验;实现高速电主轴的性能指标测试,如电主轴温升控制,主轴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等的测试;采用电力测功加载系统及压电陶瓷加载系统模拟主轴受力状况(包括径向力、轴向力与扭矩),实现电主轴的动态加载实验与测试;检测试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记录试验过程中试验信息,并可进行查询,通过采集的参数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为提高电主轴的可靠性提供了定量数值评估平台。  相似文献   

2.
刘彦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6096-6101
针对某型飞机腹鳍为轻质复合材料结构,受结构和所处位置的限制,无法采用传统贴胶布带或用卡板加载标定方式的问题,设计并实现基于负压真空原理的标定试验加载系统,并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加载装置进行可靠性分析,完成了此结构部件的加载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加载系统安全可靠,对结构部件不会在造成任何损伤,为结构部件的载荷谱实测标定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加载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桩基模型试验装置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基于多功能加载系统的全机械式桩基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抗压、抗拔、水平桩基模型试验的加载。其桩基模型试验系统主要由模型槽、加载系统、测量系统等组成,模型槽全机械连接,可根据试验需求设置不同的长、宽、高;全自动加载系统可实现每级荷载的稳压要求,并且电脑自动控制和采集,试验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全自动加载系统具有两向或三向同时加载的功能,可模拟桩基在不同工况下的承载性能。采用该装置进行了Y形桩抗压、抗拔、水平单桩模型试验,验证了该试验装置和加载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苏通大跨越工程中四管组合柱与双斜材连接节点的加载试验,结合工程研究需要,在试验室现有平面加载试验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制作了可以辅助其进行空间加载的反力架。为了验证反力架在极限试验荷载下的可靠性,采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反力架的强度和变形。最后介绍了采用该反力架已经完成的大型空间复杂节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力架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为实现塔架节点试件的空间加载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他大型节点试件的空间加载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机结构试验起落架随动加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提高起落架试验加载精度为目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机状态下起落架试验的随动加载方法;并设计了随动加载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及实际应用。与传统加载方式相比,随动加载装置具有加载精度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结构强度试验中真空吸盘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航空结构强度试验中通常采用的试验方法有胶布带、拉压垫及卡板加载方式。对于有些结构和试验要求有特殊性的项目,应用传统加载方式难以满足试验要求或存在较大试验实施风险。对比现有的试验加载方式特点和新的试验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应用真空吸盘进行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的方法。对真空吸盘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多种吸盘进行在典型航空结构件上的静力性能测试,总结真空吸盘试验加载的特点。介绍了真空吸盘加载技术的研究及其在EC175/Z15平尾疲劳试验中的应用。对真空吸盘加载技术的系统构成、设计和试验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应用实践证明真空吸盘加载技术具有安装实施方便、可靠、高效、安全,且具有无损检测便利性。  相似文献   

7.
对拖拉机整机室内复合动载荷模拟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拖拉机整机进行了110小时的模拟强化加载可靠性试验,并且对拖拉机的整机室内模拟强经加载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拉压垫加载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飞机结构中新结构、新材料的大量应用,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对无损检测、加载速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加载方式如胶布带、卡板等难以满足试验要求,因此,提出了一种采用拉压垫进行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的方法。首先根据双向加载的要求对拉压垫结构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然后研究了拉压垫的材料选择、拉压垫制作和粘贴工艺规程的制定、拉压垫疲劳老化性能,并采用拉压垫加载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实际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证明:结构强度试验中,采用拉压垫加载技术能够准确、高效的完成多加载节点拉压双向载荷的施加,便于结构的无损检测,能够显著的缩短试验准备周期,加快试验加载速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数控机床这类高可靠性产品的寿命实验数据极少的情况,为了提高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系统的可靠性寿命评估精度,基于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的理论对高速电主轴系统进行了机械应力仿真加载试验.对高速电主轴的退化数据,借助MATLAB软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的退化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得出一次伪失效寿命.应用虚拟增广法和半经验评估法相结合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对高速电主轴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得出了高速电主轴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寿命均值的置信区间.与单纯地采用以往的半经验评估法进行可靠性评估的结果对比,进一步提高了高速电主轴系统在试验样本极小的情况下的试验寿命评估精度,为高速电主轴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更加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开展结构强度试验中活动翼面随动加载技术研究,对于提高试验精度、确保试验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活动翼面在偏转过程中载荷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为满足试验加载要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随动加载技术;然后设计了模拟试验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以某型号扰流板操纵灵活性验证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新的加载方法,顺利完成了试验,表明了该加载方法满足试验要求。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并在多类重点型号试验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用电测法测定超静定框架内力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对所测截面的内力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测试软岩单试件直剪试验的原理、方法,以一个软岩标准试件测定在不同压力下剪切屈服强度,绘制抗剪屈服强度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或解析法求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并在试验基础上把单试件法和多试件法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数值非常接近,因此是软岩单试件直剪试验方法的可靠性和应用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为软岩单试件直剪试验提供简便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图形组态控制软件在自动控制原理虚拟实验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基于硬件的实物实验进行了比较。实践证明图形组态控制软件功能强大,数据准确可靠,使用方便,是一种崭新的实验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TX4280型坐标镗床感应同步器数显测量系统的“双行程开关单动”误差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调整方法、补偿效果以及该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性的性能试验与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舵轮式双环带分区分种(肥)多功能穴播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舵轮式多功能穴播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机械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穴播器投放种子、肥料可靠,入土器不夹土、不夹膜,其结构、功能、可靠性等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全散射式光学微粒测量方法作了重大的改进和发展,提出了多对双波长光束法,使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度明显提高,粒径的可测范围增大,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也简单可靠。文章给出了多对双波长无束法的工作原理及测量装置,最后给出了对聚苯乙烯标准颗粒所做的测量。结果表明,其测量精度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CO2 焊接电源的单环控制、动态特性不好、工作不可靠等缺点 ,介绍了一种采用全桥逆变电路作为主电路 ,分别以电压反馈和变压器原边电流反馈作为外环、内环双环控制的恒压大电流弧焊逆变电源装置 ,阐明了它的工作原理 ,分析了这种基于PI调节的、以PWM控制器UC3846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实验证明 ,该逆变电源装置具有快速性和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和功率较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FPGA动态可重构数字电路容错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介绍FPGA动态可重构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技术在数字电路容错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和构成,并针对某心脏 搏器电路系统,采用FPGA动态可重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容错设计与实验。结果表明,FPGA动态可重构容错系统作为数字电路容错系统设计的新方法,和传统的容错系统相比,不仅大大节省硬件资源的开销,且自适应能力强,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GSM短消息的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GSM短信息的监控报警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并详细阐明了其实现方法及一些关键的技术.实践证明,系统具有运行可靠,费用低廉等特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3D位移传感器在滚筒洗衣机上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试验研究。首先以3D位移传感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工作原理;其次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Measurement System Evaluation,简称MSE),确保测量系统的精密度;最后测得脱水过程中悬挂系统3轴向振动位移量。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判定偏心所在的位置,并对不同机器进行试验验证,证实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