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根据文献〔1〕的吸声系数公式,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运算,从10500组参数配置中得出微穿孔板消声器的各参数最佳配置及各参数的最佳范围.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们提供了方便,能减少设计中的复杂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微穿孔板消声结构声学仿真计算过程中,微孔给有限元网格划分带来的困难,采用两种不同的简化方法模拟微穿孔板.其一将经典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理论与传递导纳法相结合,通过在穿孔板内外表面定义一组传递导纳系数表示微穿孔板;其二则计及板材料性能对吸声特性的影响,将微穿孔板转化为等价的多孔材料模型.分别运用这两种微穿孔板简化仿真方法对某高频双层串联微穿孔板消声器的传声损失进行仿真计算,并与阻抗管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微穿孔板简化仿真方法均适用于双层微穿孔结构,且能准确有效地预测其声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内燃机排气消声器中采用的穿孔管声学元件,建立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用数值计算方法实现了穿孔管声学元件传递矩阵的计算。并对含有穿孔管声学元件的消声器进行传递损失计算和消声性能分析。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指导消声器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维平面波理论和微穿孔结构吸声理论,推导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传声损失理论模型,并将理论计算值与三维有限元声学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利用消声器传声损失理论公式,对比双层和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传声损失,分析内外层膨胀腔厚度对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在中低频的传声损失要大于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增加内外层膨胀腔的厚度,可以提高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消声特性;当双层膨胀腔总厚度固定,外层膨胀腔厚度大时,消声器在中低频的声学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计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吸声系数高、吸收频带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噪声控制的各个领域。根据马大猷的微穿孔吸声理论,总结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并用基于此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在低频、中频驻波管中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采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进行汽车发动机隔声降噪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良好的降噪功能。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的初步研究,为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声波在管中粘滞阻尼方面的理论,研究了存在气流时穿孔板结构的声传递特性。研究表明:穿孔板的声阻与孔板厚度、孔径、穿孔数目、声波频率和气流速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变穿孔板结构的方法对原消声器进行了改进,并采用声学有限元软件Virtual Lab对优化后的消声器结构进行传递损失的分析。研究表明,经过优化后,消声器在低中频的消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原消声器还存在优化的可能性,为厂家优化当前的产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为了研究气流对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计算流体力学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流声耦合问题.以直通穿孔管消声器为例,计算出它们存在气流时的传递损失,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忽略消声器内部气流引起的湍流噪声时,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除了共振峰值处的传递损失显著减小外,多数频率处的传递损失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较高频段内变化较为明显;随着气流温度的增加,传递损失曲线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微穿孔板结构的低频吸声性能,将传统微穿孔板结构的刚性背板改进为弹性支撑背板,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对这一改进进行研究.由等效电路图推导出弹性支撑背板单元的矩阵,运用传递矩阵方法,将其和空腔单元矩阵、微穿孔单元矩阵进行串联,建立新结构的理论模型.通过振动试验测量弹性支撑背板的阻尼系数和刚度系数,计算出结构的吸声系数,并与驻波管试验的测量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改进设计的微穿孔板结构同时利用了微穿孔板的腔共振吸声和背板的机械阻抗吸声作用,能够在不增加结构厚度的情况下提高低频吸声性能,并且同时保持中高频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火箭发动机高喷口参数燃气尾流噪声的抑制技术及其预测方法,以降低发射效应,改善发射环境; 方法 应用小孔消声和微穿孔消声原理提出发射噪声和冲击波超压的抑制方案,并在给出流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喷气噪声理论给出发射尾流噪声的理论预测方法; 结果 该抑制方案降低了超压值49.6% ,理论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结论 抑制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能显著降低噪声和冲击波超压,理论预测方法能较准确地满足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建立了排气消声器与发动机的耦合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排气消声器的传声损失进行了计算,分析发动机的排气噪声。根据这种方法,对原消声器的设计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消声器消声效果优于原消声器,对排气消声器的研制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ANSYS在抗性消声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ANSYS是一大型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运用ANSYS软件对消声器声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先建立抗性消声器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加载、求解以及后处理等一系列的步骤对消声器进行计算分析,获得消声器内部的声压分布情况和传递损失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为消声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海水管路系统中,为抑制泵和阀门所产生的流噪声,通常在管路中安装水消声器,水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是评价其消声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有限差分一局部人工透射边界法对水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进行数值计算,其结果与实验中采用双传感器法测得的水消声器传递损失进行比较。相互吻合较好,表明有限差分一局部人工透射边界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汽车排气消声器内部流场和声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某汽车排气消声器进行了流场、温度场和声场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消声器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经实验验证,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数值分析方法能准确的模拟排气消声器性能,是排气消声器性能预测和改进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卫星结构蜂窝夹层板的等效计算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在利用MSC/NASTRAN对卫星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时,必须对蜂窝夹层板进行预先的等效处理,等效处理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为此,研究了3种不同的等效方法,即三明治夹心板理论、蜂窝板理论以及等效板理论,其中三明治夹心板理论方法只对蜂窝夹芯进行等效,而蜂窝板理论和等效板理论方法则是对整个蜂窝夹层板进行等效.分别采用这3种等效方法,对某铝蜂窝夹层板的2种工况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将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运用等效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于解析解,证实了等效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双模式车用消声器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损失,同时降低再生噪声,是一种半主动噪声控制设备。目前对双模式消声器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了解双模式消声器的内部气体流动情况和低频声学特性。通过流场仿真分析得出了高气体流速下双模式消声器有效降低压力损失的原因,并对结构进行改进,使湍流能量损失降低,减少了压力损失。通过声学仿真得到阀门关闭时共振腔的共振频率,符合亥姆霍兹公式计算结果,证明低频消声效果来自亥姆霍兹共振腔。同时分析了阀门打开时消声器低频消声原理,得出阀门打开后共振频率向右偏移,能够追踪不同转速下的排气噪声。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某244S摩托车排气消声器,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该消声器的声场模型和流场模型,利用SYSNOISE软件对该消声器进行了三维声学仿真,在声场仿真基础上提出对原消声器的改进方案,优化了原消声器内部结构。通过对改进后的消声器进行仿真与台架试验对比,改进后的结构比原消声器在中、高频的消声能力有显著的改善,仿真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流场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消声器功率损失变化不大,表明对原消声器结构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某中高级轿车加速过程中,当发动机转速为2410rpm及3650rpm时存在明显噪声峰值,试验分析确认主要为发动机进气噪声.为降低该噪声,确定采用增加赫姆霍兹消声器的方法优化进气系统.赫姆霍兹消声器是汽车进气系统中常用的消声元件,通常情况下,消除多个频段的噪声峰值需要设计多个谐振箱,不利于布置空间要求及成本的控制.本文利用两个腔室谐振箱的消声原理,通过LMS Virtual.lab对进气系统进行传递损失分析,针对噪声峰值对应的频率,将原有进气系统谐振箱隔成一大一小两个腔室,达到了消除指定频段噪声的目的,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