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区生态复垦和预复垦中表土剥离及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工艺效果的分析,提出"条带复垦表土外移剥离法""梯田模式表土剥离法"等生态复垦表土剥离工艺,同时根据淹没后土壤质量低下,需要复垦时投资进行土壤改良等不良影响,阐明生态预复垦的表土剥离工艺。表土剥离工艺分析表明,表土在复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把表土剥离工艺纳入土地复垦的总体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模式的分析研究,认为生态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是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的理论依据,提出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必须遵循生物相生相养原则、生物共存原则,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工程为实例,阐述了生态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及其生态学原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对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模式的研究,认为生态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是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的理论依据,提出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必须遵循生物相生相养原则、生物共存原则,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工程为实例,阐述了生态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煤炭资源开采大国,因采煤特别是露天开采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并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露天采煤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体系,对探索适合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理论,实现煤炭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应用露天采矿、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农学、水土保持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对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进行20余年的系统研究,初步形成适合黄土高原类似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相关技术体系,包括矿区生态系统受损分析、生态重建障碍因子分析、人工生态系统重建规划与设计、土地重塑工艺、土壤重构工艺和植被重建工艺,并提出平朔矿区重建人工生态系统将引伸今后研究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土地复垦对矿区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矿区因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受损土地,基于神东矿区近10年土地复垦监测数据,整理了土地复垦影响因素等级标准,构建了矿区土地复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和传统的评价模型,评价了神东矿区榆家梁煤矿土地复垦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实施土地复垦使矿区土地类型大幅改善,塌陷地、堆积占地等受损土地面积减少,耕地、建设用地等可利用土地面积增加,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增加了63%;同时,榆家梁煤矿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不同幅度提高,生态效益增加最为显著,增长率为56%,且根据评价等级标准,土地复垦后矿区效益分值均达到良好状态。该方法能对神东矿区土地复垦后取得的各项效益进行较准确的评价,有助于矿区生态、经济、民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马兰庄铁矿尾矿复垦工艺,复垦土地、水质及土壤分析,土壤、农作物有害元素含量测定,农作物种植试验等。实践证明马兰庄铁矿尾矿复垦,技术上可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采矿等生产建设活动破坏了大量土地,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焦点.回顾了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在分析土地复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学科展的战略及任务:①矿区生态环境损害的机制;②矿山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及监管;③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规划设计技术;④减轻矿山土地与环境损伤的理论与技术;⑤共性和差异性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⑥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程质量的检测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8.
李霞  周自强 《甘肃科技》2014,(4):42-45,36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复垦的基础性工作,不同评价方法的选取将影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进而影响土地复垦的决策工作。以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为主线,着重介绍了5类方法,即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辽阳县东部山区是辽鞍地区铁选矿云集的地域,随处可见选矿给生态造成的破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如何保护这些地区采矿过后能迅速恢复地面植被覆盖,迅速恢复土地生产力,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日显突出。本文以尾矿库地区恢复土地耕植功能为例,叙述了如何对建设侵占地区的高肥力土壤进行剥离存储,在建设年满后又如何对尾矿库进行造地复垦,以此来说明表土剥离再利用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阜新矿区生态安全问题进行评价,运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研究得到的模糊矩阵.结果表明:根据模糊矩阵得到的结果,对照标准分值,得出阜新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安全性较高,说明该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安全性高.该方法对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冶金矿山土地复垦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国外土地复垦的经验及研究新进展,概述了我国冶金矿山土地复垦的现状及存在差距,并对生态复垦工作近期和远景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工矿区是工程建设区、工厂和矿区的总称 ,是指国土范围内修筑公路、铁路、水利工程和开办矿山、电力、化工、石油等工业企业以及采矿、取石、挖砂等建设活动的场地。工矿区、尤其是矿区 ,是国土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 ,也是国土范围内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论述了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以及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对其效益的影响 ,规划方案应具有的特点 ,必备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体系和从长计议、及早进行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大意义。一、以…  相似文献   

13.
 工矿区是工程建设区、工厂和矿区的总称 ,是指国土范围内修筑公路、铁路、水利工程和开办矿山、电力、化工、石油等工业企业以及采矿、取石、挖砂等建设活动的场地。工矿区、尤其是矿区 ,是国土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 ,也是国土范围内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论述了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以及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对其效益的影响 ,规划方案应具有的特点 ,必备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体系和从长计议、及早进行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矿山开发规模的日渐扩大,矿区的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矿山开发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该文在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就提高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成效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WebGIS在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介绍了WebGIS的发展现状,然后阐述了基于Autodesk MapGuide建立的土地复垦信息网上发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最后以徐州市贾汪区的土地复垦规划信息为数据源,开发了土地复垦信息网上发布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土地复垦信息查询和实时讨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减少矿山开采活动造成的土地破坏,及时复垦利用被损毁土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矿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实地调查杜瓦矿区土地资源损毁程度以及土地损毁类型,通过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及预期增产值分析的方法,得出矿山土地复垦的工程措施以及复垦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杜瓦矿区土地复垦潜力巨大,而且各项条件稳定,矿山土地得到复垦后,不仅能够改善土地类型和生态环境,还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开展煤矿用地土地复垦的重要意义,简述了采煤塌陷地和煤矸石压占土地的复垦方案,重点介绍了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作业程序以及复垦工艺。  相似文献   

18.
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土壤修复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开采方式、复垦理论、土壤类型、修复技术、生态效益评估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在矿区土地复垦程中,应关注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后期生态恢复的最佳结合;实现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治理,对促进矿区土地快速修复起到关键作用.(2)土壤修复措施需要实现进一步创新,要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协作发展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加快土壤理化性质的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3)需要对矿区进行修复生态效应评价,建立较为一致且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矿区土地复垦治理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土地复垦起步晚,新技术与新理论应用较少的问题,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辅助土地复垦的决策。介绍了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自动分类功能对进行矿区土地复垦条件分类,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措施提供依据。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选取评价因子,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学习,对复垦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辅助矿区土地复垦决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问题严重,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重建是减轻与减缓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该文基于我国矿山土地复垦现状,提出了矿山土地复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借鉴国外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为成功的一些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加强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