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网格计算的ACM系统构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提高计算能力的系统构架方案,将系统分为三个功能模块两个通信层次,采用基于网格计算的任务调度技术,从而提高了ACM系统高并发访问下的实时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手机交互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手机多用户图形交互过程中的共享冲突问题,降低网络通信量,提高系统响应速度。方法分析基于手机的图形交互的特点,提出一个手机多用户共享电子白板并发控制算法MBC(Mod ify before comm it),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冲突概率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证明应用MBC算法系统发生冲突的概率很小,能降低网络通信量,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结论初步实验表明所提出的这种手机交互方式现实可行,对手机环境下多用户图形交互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可靠的宽带频谱检测,在感知能力受限的多用户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使用合作频谱检测。首先对合作检测性能和系统平均传输吞吐量进行建模。在主用户网络可容忍的子频段传输冲突概率受限的前提下,研究多用户合作检测最优化问题,以最大化认知网络的平均传输吞吐量。使用穷举法获得系统的最优合作检测策略,并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算法以简化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证明,提出的合作检测策略能有效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的频谱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4.
CSCW是网络环境下一种新的协同工作方式.如何有效地解决该领域中多用户对共享对象的并发操作产生的冲突问题,成为CSCW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首先简要分析CSCW系统的并发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对几种典型的并发控制方法的改进策略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方法的在线翻译系统架构方法,采用GPU和CPU混合解码的后端部署方法来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降低系统延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架构方法相比于只使用GPU或CPU架构,系统并发能力更强,而响应延迟相对较低.同时系统的架构方法可以方便地扩展到多服务器架构中,整体上提高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PC机的多客户响应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一种基于PC网络的数据采集系统如何响应多个分散客户对实时数据采集的请求问题,建立了一个数据采集端响应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程序多线程、时间片分隔法以及缓冲区非空触发法等实现上述功能要求的方案,实现了多个客户端实时数据请求的响应,为硬件资源的共享和以数据采集为基础的虚拟仪器的建立提出了一种可响应多用户请求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FT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FTP系统在并发多用户状态下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响应速度,设计了基于分布式理论的新型FTP系统,将命令处理和数据处理分离,并应用JAVA RMI技术实现了该分布式FTP系统。介绍了分布式FTP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给出了FTP元命令处理流程图和核心模块的设计原理图。运行结果表明,此分布式FTP系统增强了处理并发请求的能力、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验证了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PowerBuilder在C/S模式下的并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发控制是多用户环境下实现数据共享非常重要的机制,介绍了并发控制的理论及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PowerBuilder在多用户时实现并发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Windows多线程环境下的串口通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结合Windows环境下的多任务并发机制,采用Windows的多线程技术来实现串口动态实时通信。有效地解决了在串口通信中的实时响应问题,降低了数据的丢失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提出了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串口通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实践证明,这种结合多线程技术的串口通信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C/S的RBI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RBI软件因扩展性不足不能满足RBI标准不断更新的需求,它亦不能实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险预测模型,并且在多用户并发进行RBI风险计算时效率低下.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S的RBI专家系统.该系统以RBI中通用的API581标准为依据构建知识库,采用XML存储知识,使其达到了RBI标准动态更新以及在RBI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风险预测模型的要求.采用层次式知识库结构、应用数据缓存和基于线程池的任务管理器,使系统达到了在多用户并发时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廖斌 《科技资讯》2009,(13):2-2
三维协同设计是协同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支持自然和谐的多用户并发交互是三维协同设计有待解决的重点内容之一。首先提出了三维协同设计的多用户并发交互方法总体框架,将一般意义上的多用户并发交互方法和三维协同设计应用语义紧密结合起来。然后就其中的一致性维护与并发控制、多版本感知及其界面支持、拓扑元素命名与辨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措施。最后就如何基于3D-CAD核心系统开发支持多用户并发交互的协同设计原型工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实时多数据流的并发协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S模型分析了分布式实时计算环境中多数据流并发处理的事务问题.采用复杂事件驱动技术,设计了一个适于多数据流并发协作处理的事务机制ARTs-MDS,能够自组织地将对分布式实时数据产生作用的并发任务组成一个原子的事务单位.系统维护着一个永久性的请求/响应队列将物理的设备的实操作与实时事务相分离,通过保证并发协作任务的事务特性获得以分布式局部采集数据为基础产生的微观层操作行为协作产生的整体效果的原子性.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该系统能提高对连续的外部采集数据进行协作处理的实时响应,减少了数据丢失.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多用户并发控制操作环境中,多用户同时查询、更新数据时的冲突问题,分析和讨论了PowerBuilder/SQL Server结构下的并发控制技术,提出了解决并行操作下读,写和写,写数据库冲突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知识工程的角度,从提高推理效率入手,讨论了提高高炉专家系统实时响应能力的途径,指出了提高高炉专家系统实时响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AutoCAD的实时协同设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Internet网络带宽限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实时协同设计是较难实现的.本文以全分布式结构和集中分布式结构混合构造了一个实时设计系统,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动态数据格式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改进和优化,满足了协同设计原型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数据传输量,提高了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海洋遥感数据一体化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WebGIS、空间数据存取、网络传输等技术引入海洋光学遥感数据一体化管理中,设计了面向海洋遥感数据的速报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集成了数据自动批量入库、数据批量自动远程分发、空间数据可视化实时发布等功能模块,具备海洋遥感数一体化管理功能和数据网络实时发布功能.同时,研究了海洋遥感数据存取方法,探讨了将数据加密验证与Java Socket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数据高效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分析了双效数据库连接池机制,并提出了结合动态数据文件生成与可视化缓冲技术的海洋遥感数据高效可视化策略.系统运行实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支持分布式异构数据库,支持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与客户端平台无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一种子波网络空时多用户检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用户检测是直扩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而阵列天线也是一项减轻多用户干扰的方法.将空时滤波与多变量函数估计子波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多用户检测器.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联合空时的多用户检测器具有抑制多址干扰和克服"远-近\\"效应的能力,并且其复杂度仅依赖于子波网络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8.
多线程机制使用程序能够并行执行,容易实现网络上的实时交互行为,本文分析了Java多线程机制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在多用户远程协同工作系统中,运用Java多线程机制实现Server和Client端交互信息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综述PROFIBUS现场总线实时性能研究方法.从PROFIBUS现场总线的网络数据传输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等方面对网络实时性能指标进行了论述,并分析网络负载对网络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论述和对比应用图论和Petri网技术对网络实时性进行建模研究的方法.建立合理的系统网络结构、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以提高网络分布式节点的快速响应性,以及选择合适的网络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是今后对PROFIBUS网络实时性能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多用户共享数据库资源必然会导致并发冲突,Sybase SQL server的并发控制是隐式实现的,掌握了其内部组件进行锁定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对于程序设计人员和数据库管理人员提高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