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著作权法》第15条将电影作品定性为特殊的合作作品,并将各合作作者对电影作品享有的除署名权外的著作权法定转让给了制片人,与德国、法国的规定基本一致。对于电影作品中包含或改编的原作品而言,应适用《著作权法》第12条关于演绎作品的规定,电影作品著作权人对电影作品的利用须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这与《伯尔尼公约》的要求一致,而德国和法国则规定无须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在修改我国《著作权法》时,应对原作品著作权人和电影作品著作权人利益进行平衡后,选择适当的立法例。  相似文献   

2.
研究电影作品属性是对电影作品著作权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是妥善解决电影作品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著作权法》第15条的相关规定集中体现了我国对电影作品属性的定位,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对原作品作者的权利保护不足;另一方面对电影作品作者构成的规定过于僵化。目前,各国对电影作品属性的立法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千秋,是我国选择自己的立法模式、同时完善《著作权法》第15条之不足的重要参考依据。我国应抓住《著作权法》再次修订讨论的契机,结合本国实践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对电影作品的属性进行系统地规定,并对相关条款做出修改。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行《著作权法》法定许可制度中付酬机制的缺失导致著作权人实际上仍很难取得报酬,本次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时注重了对付酬制度的完善。目前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三稿建立了首次使用备案制等制度,有利于减少法定许可不付酬行为的发生。文章在对《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规定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制定具体的付酬实施细则以及改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现状的建议,以达到法定许可使用制度与法定许可使用费制度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演绎作品是一种特殊的著作权客体。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其著作权的归属以及行使规则规定较为简单,难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大量关于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纠纷,尤其是涉及在其他作品基础上制作的电影作品时,情况更为复杂。2011年7月,国家版权局启动了《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在《著作权法》修订稿中,立法者引进了"演绎作品"这一法律术语,并细化了演绎作品著作权行使的一般规则,明确利用已有作品制作的视听作品是演绎作品,并规定其特殊的行使规则。相关修改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学术论文“一稿多投”不仅有违学术道德,也与我国《著作权法》有关条款相违背。它的主要危害是:扰乱学术期刊的正常出版工作;造成资源浪费;与此同时,也会对作者本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的原因既有作者方面的,也有学术期刊方面。透视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现象的危害与原因,就是要让大家认清其危害,并且一起努力,抵制和杜绝这一不良现象的发生,还学术研究一片纯净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一稿两投”(本文特指一篇学术论文以不同文字比如中、英文,同时或先后发表在不同学术期刊的行为)是否为学术不端行为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一稿两投”本质上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它并不违反著作权法规定,而且是出自学术交流本身的需要,也能促进我国优秀科技成果传播;至于是否允许“一稿两投”,则应该由各期刊自行规定为宜.  相似文献   

7.
我国重视对出版者的版权保护,但逐渐注意平衡作者与出版者的利益。2001修改的《著作权法》对于专有出版权的内容由强制性规定向尊重当事人意愿方面转变,法定的专有范围也有所缩小。法律应该对编辑的文字修改权作进一步限定。《著作权法》第32条应该予以废除,不应该在投稿环节对作者设置限制。出版者能否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委托作品中的著作人身权归属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著作人身权理论中,著作人身权只能由作者基于创作行为享有,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中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可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的规定引发了很多争论。通过对著作人身权性质和《著作权法》及其司法解释对著作人身权保护的分析,比较研究两大法系现行的相关规定,对于解决委托作品中保护作者的人格利益和促进作品有效流通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反思国内学术期刊失范之“一稿多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的界定入手,从经济角度探析了“一稿多投”的缘由,从微观和宏观上分析了“一稿多发”可能造成的学术危害,并从编辑、著者、期刊社联盟3个角度提出了避免“一稿多发”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传统著作人身权理论中,著作人身权只能由作者基于创作行为享有,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中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可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的规定引发了很多争论。通过对著作人身权性质和《著作权法》及其司法解释对著作人身权保护的分析,比较研究两大法系现行的相关规定,对于解决委托作品中保护作者的人格利益和促进作品有效流通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优质稿件是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获得稿件的过程中,约稿应该成为重要方式和稿件的主要来源。高校学报编辑应该加大约稿力度,辅以良好的服务,吸引优质稿件。BENWEN介绍参加会议约稿、直接拜访约稿、通过编委会成员约稿、邮件约稿、电话和短信约稿、微博、QQ和微信等现代媒体约稿等方法以及约稿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作权法正在进行第三次修改。本次修改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尤其体现于"完善现有制度、回应科技发展、适应国际形势、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回应社会各界关切"等方面。著作权法修订应掌握一定的原则,以妥善实现著作权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著作权法修订草案尽管相对于现行法有了很大进步,仅以"总则"为例,仍有值得进一步完善之处,包括立法宗旨、对作品定义、涉外著作权和相关权的法律适用、不适用于著作权保护的对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一定会获得审稿专家和编辑的认同,学术论文的评审具有一个内心确信和认同的过程,对于知识生产来说,选题、文字、规范这3道工序能够增加科学与学术论文的美誉度,以尽可能迅速获得审稿专家和编辑的认同,从而减少被拒的可能性;为了提高论文投稿的有效性与成功率,论文写作时应加强文字表述的规范性和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在此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是如何有效地确立学术论文的选题方向;其次是如何得体地进行学术成果的文字表达与阐述;最后讨论了论文撰写的学术规范与诚信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是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媒体和学术争鸣的园地。在当前强调人性化服务的时代,在作者投稿之后如何帮助他们提高稿件采用率成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研究,提出以下帮助作者提高稿件采用率的手段:准确送审,及时退修;加强联络,逾期催稿;刊登稿约,统一格式;利用标准,规范写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Internet的网上审稿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ASP技术原理,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学报》Internet网站,结合学报网上审稿专家数据库,建立了学术期刊Internet网上审稿系统。编辑人员在选定审稿专家信息的基上,利用学报审稿系统,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稿件发送到专家手中,在网络上完成日常的审稿工作,减少了稿件的邮件投递时间和费用,降低了稿件在邮寄过程中丢失率;审稿专家可通过访问该审稿系统网站随时将审稿意见反馈给编辑部,大大缩短了稿件的审稿时间和发表周期(报道时差)。为学术期刊论文审稿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从把好稿件审阅关、稿件编校关、期刊发展关3个角度,分析了部分科技期刊发展不好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以确保科技期刊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深入挖掘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概括出“人的生态关描述”这一理论话题和它所包容的三个相互关联并逐步内化的层面:人的生命生态场、人的主体间性和人的本质力量,从而反映出马克思的生态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术编辑在文稿送审工作中应做到熟悉数学分支网和多级类目,了解审稿专家的研究领域、分支、课题,吃透文稿研究内容所属的分支及其侧重点,使文稿送审有的放矢,以解数学学术文稿送审之难。  相似文献   

19.
深入分析学术期刊稿件的商品特性和编辑对稿件商品需求,在此基础上,阐述垃圾稿件、学术不端稿件、一稿多投等衍生行为发生的根源,并提出作者和编辑面对此衍生行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