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约瑟博士(1900~1995)是英国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他撰写的多卷本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传统与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李约瑟博士提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也有称之为"李约瑟之谜"或"李约瑟难题的。  相似文献   

2.
这是美国著名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博士于1964年致我国著名学者、科技考古学家王振铎(1912—1992年)先生的一封信的译文及相关背景的注释。其中谈到英国学者研究苏颂水运仪象台时钟机构的基本论点和复原模型。译文注释则简要介绍了王振铎先生与李约瑟博士的交往,以及王先生于1958年研创现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水运仪象台复原模型的起因。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08,(20):70-70
他写的第一个中文是“香烟”,他曾是个裸体主义者,喜欢跳狂野毛利舞……他就是剑桥大学的生物学家李约瑟(1900年~1995年)博士。9月24日,这个在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架桥的英国人的传记——《炸弹、书和指南针——李约瑟和中国的伟大秘密》在英国正式上市,由西蒙·温切斯特所著的新书以日记、书信等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披露了李约瑟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25日,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与文明研究项目(SCC)的档案库在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建成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与文明研究计划(SCC)是20世纪伟大的汉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所从事的主要研究项目,在长达60年的时间中,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与文明进行了分学科的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先生逝世20周年。李约瑟先生一生以其卓越的学识、杰出的学术领导能力以及横跨科学与人文的视野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他一手规划并与合作者共同撰写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简称SCC)总计有近30分册,《传统植物学》分册刚刚出版,最后两分册(盐业、有色金属冶炼)的编纂工作也正在  相似文献   

6.
李约瑟博士刚才已经向您们介绍了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现在由我来说明他的治学方法。我是在一九五八年一月开始和他合作的。一九五七年在我动身往英国之前,我马来亚大学的同事、现在是香港大学校长的黄丽松博士对我说:在剑桥,最重要的是学习李约瑟的治学方法。李约瑟最近来香港为东亚科学史图书馆筹款时也曾谈到这方面的情况,现在且引他本人当时的叙述,然后由我稍加补充。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1959)涉及的天文学文献以及李约瑟对于这些天文学文献的翻译介绍等工作.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反映了他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李约瑟对于历史资料和文献的处理,在文献学上具有意义;他对于许多技术名词和专有名词的...  相似文献   

8.
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一行,赴京参加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后,于九月初来应邀我校进行参观和访问。同行的有长期与李约瑟合作的鲁桂珍博士,以及香港大学的何丙郁夫妇和美国科学基金会的黄兴宗博士。李约瑟博士在我校介绍了他的工作情况。何丙郁博士作了《李约瑟的治学方法》的专题报告(全文见本期第1页)。李约瑟博士观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院长。1924年时,他主要在剑桥大学从事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由于同鲁桂珍等三位中国研究生的接触,他  相似文献   

9.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项目是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中文翻译出版计划始自1964年,当时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将这部著作译成中文出版,并委托张友渔和宦乡负责落实,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具体组织力量着手进行翻译.由于种种原因,这项翻译出版计划未能顺利实现.1986年12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继李约瑟、何丙郁之后,古克礼于2003年就任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他有什么样的家庭和学术背景?什么原因引起他对中国科技史的兴趣?怎样能在天文、数学、医学这些不同的知识领域游弋同时承担繁重的行政工作?他同李约瑟的关系如何?他对李约瑟研究所的现状与未来有何看法?他怎样看待中国科技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以及相关的国际合作问题?通过访谈,古克礼博士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约瑟赴华工作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外交部档案 ,整理出 1 942年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和文化委员会挑选李约瑟担任赴华专家的经过 ,分析他与英国皇家学会的关系 ,考证出有关李约瑟赴华工作身份的确切表述。认为 :李约瑟是英国政府挑选赴华担任战时情报和宣传工作的专家 ,非英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 ,非英国皇家学会代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1):F003-F003
2005年1月11日,中国驻英大使馆为《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rilisation in China)第5卷第12分册的出版举行招待会,李约瑟研究所古克礼所长在会上向查培新大使赠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李约瑟生平及李约瑟的中国机缘,探讨了“李约瑟问题”的由来及其意义,全面介绍了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而深入阐述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的名字、婚姻、朋友、藏书、成就、勇气等,蕴含着浓浓的“中国情结”。“李约瑟难题”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这个难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披露、译释了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收藏的1950-1951年李约瑟和竺可桢之间的四封往来书信,简要分析了在李约瑟策划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取得进展之际,他和中国学者竺可桢就此书写作进展、各学科专家信息以及图书资料等方面问题进行的书信交流,从侧面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竺可桢对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计划提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1990年9月10日,英国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教授,应我校自然科学处和自然科学史中心的邀请,作了《李约瑟研究工作介绍》的报告.他介绍了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历史及进展情况,作为这项巨大工程的接班人,他将负责把该书出齐.  相似文献   

17.
刘昌明,1934年生于湖南省汩罗,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地理、资源与环境学部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院士历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水文与流域治理分会副理事长,IUGG/IAHS(国际水文科协)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雨水集流协会(IRCSA)副主席,国际地理联合会水文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会主席,IGBP/BAHC中国国家工作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8.
李约瑟与李约瑟难题在人类历史中,有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重大猜想,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某一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其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了某一学科本身。李约瑟难题就是中国近几十年历史上为人们关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3月21日,由中国科协发起并组建的"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Future Earth,简称CNC-FE)在北京正式成立。"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担任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6月9日下午,"李约瑟研究所之友联谊会"(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Friendship Association)成立大会暨"李约瑟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楼616会议室成功举行。曾经到访过李约瑟研究所或在研究所访学过的50余位学者和专业人士参加了成立大会。会议共同审议通过了"李约瑟研究所之友联谊会"(简称"李友会")章程与理事会名单,宣布设立"何丙郁奖学金"。参会学者还围绕"李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