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C波段的5×5小型化低剖面双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与传统的阵列相比,通过相邻2×2子阵列的贴片交错,可以缩小单元间距,实现小型化;采用两个T型功分器馈电网络,同层分布,可以拓展带宽.测试结果表明,左右旋圆极化的阻抗带宽(VSWR<2)和轴比带宽(AR<3dB)分别达到20%和16%,在频段5.3-6.36 GHz内,左右旋增益最大值为15.2dBi.天线阵列尺寸为3.05λ0×2.74λ0×0.037λ0. 相似文献
2.
3.
针对双频工作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要求,提出一种小型化双频微带阵列天线,该天线由4个矩形贴片辐射单元和微带线馈电网络组成.首先设计具有双频工作特性的开槽微带贴片单元,其馈电采用偏心侧馈的方式,可通过贴片尺寸与开槽的长度对2个工作频率进行独立调节;然后设计一分四等分功率分配器,作为阵列天线的馈电网络;最后,利用该馈电网络将... 相似文献
4.
5.
采用单层方环和圆贴片的复合结构作为微带平面反射阵列天线的单元,利用Ansfot HFSS仿真软件分析了单元的相移特性,并以此为阵元设计仿真了一个X波段49单元微带反射阵列天线。仿真结果显示,在中心频率10 GHz处,阵列天线的增益达到19.5 dB。在(8.5—11.5)GHz的频带上增益跌落小于3 dB,半功率波瓣宽度为13°,实现了高增益和宽频带性能。 相似文献
6.
齐吉全;姜兆能;赵晓燕;王异玄;梁辉;孟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3):348-352
文章设计一种宽带双圆极化印刷单极子天线,并进行加工制造和测试。天线整体尺寸为35.0 mm×35.2 mm×0.5 mm,主体结构由倾斜开槽的半圆单极子贴片和开槽的金属地组成,可以实现天线优异的圆极化特性,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S11<-10 dB的阻抗带宽高达65.8%(3.00~5.94 GHz),3 dB轴比带宽为61.3%(2.92~5.50 GHz);将上述天线单元顺序旋转和平移,制作四端口宽带双圆极化天线阵列,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天线阵列在S11<-10 dB时阻抗带宽达到74.2%(2.80~6.10 GHz),3 dB轴比带宽为52.6%(3.50~6.00 GHz)。2种天线的仿真和测试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文章设计理念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双线双圆极化的多层印制板形式的微带天线阵列,采用缝隙耦合和微带线边馈实现天线的双极化,通过开关及圆极化器实现天线的双线双圆极化输出。通过对影响天线性能的各个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加工了天线阵列,天线实测带宽为约15%,天线增益优于17dB。该天线单元结构简单,剖面低,可以作为大型微带天线阵列的子阵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8.
9.
文章提出了一种工作在C波段基于切比雪夫分布的不等分馈电网络所设计的8×4定向辐射阵列天线,主要根据切比雪夫加权函数针对线阵所对应的馈电网络实施了同相不等分的电流分配,形成了一分八的功分器作为馈电网络结构,同时采用串并联混合馈电网络,降低了传输损耗,减小了占用空间。测试数据表明,在4.84 GHz处,阵列天线的增益大小是15.56 d Bi,对应的E面和H面的副瓣电平大小分别是-24.12 dB和-24.97 dB。实现了微带阵列天线高增益、低副瓣和指向性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隔离度的双极化口径耦合微带单元与阵列天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极化微带贴片单元与其阵列设计,该单元采用一对相互垂直的“H”形缝隙作口径耦合馈电,获得了良好的端口隔离度(在工作频带8.8~9.8 GHz内实测值大于42 dB).该结构用于SAR系统天线的子阵设计时,其网络布置较为简单.基于此设计,研制了八单元直线阵列天线,理论仿真和实验相当吻合,不但测得高的端口隔离度(>30dB),而且实测的交叉极化特性很好(<-32.5 dB). 相似文献
11.
一种用于产生OAM波束的集成圆极化天线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S波段内产生轨道角动量(OAM)波束的集成圆极化微带天线阵列.天线采用同轴馈电的方式.为了获得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利用CST软件对天线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分析,最终确定天线整体尺寸为0.416λ0×0.416λ0×0.026λ0,3-dB轴比带宽为3.79~3.85 GHz,S11<-10 dB的工作带宽为3.74~3.96 GHz.该天线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实现.天线阵列由6个相同的圆极化天线组成,相邻阵列单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得知,在对阵元进行等幅、等相位的馈电的条件下,该天线阵列能够产生模态l=-1的OAM波束,这能够有效避免复杂馈电网络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口径耦合多层微带天线单元的设计.该设计方案综合采用几种展宽频带的方法:采用双层贴片结构;选用低介电常数的厚介质基片;并使用口径耦合的馈电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单元驻波比小于1.5的相对带宽达到20%.此外,本文给出了由该单元组成的4单元微带天线阵,以及该天线阵的实测值.该形式的天线阵结构简单,性能满足要求,可用作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天线子阵. 相似文献
13.
在宽频带内工作的微波组件的幅频特性通常会有较大起伏.为了改善其增益平坦度,本文设计了一种超宽带、小型化的微波幅度均衡器.该均衡器由两个对称的微带支节谐振器级联而成.每个支节谐振器由阶梯状微带线和加载电阻构成.该均衡器设计尺寸小,仿真效率高,频带范围宽,可以达到1~18GHz,带内最大衰减6.9dB,最小衰减0.4dB,端口反射系数均小于-10dB.实际增益曲线与仿真曲线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终端天线阵单元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供了一个详细的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终端天线阵单元的设计,该设计采用单馈点圆极化口径耦合的多层微带天线形式,使用低价格、低介电常数的泡沫塑料,以降低成本和拓宽天线的阻抗带宽。测量结果表明,天线的阻抗带宽(电压驻波比,VSWR≤2)和圆极化带宽(轴比AR≤3dB)分别达到18.8%和12.3%。同时,天线在1593MHz的增益达到9.4dBi。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合在ISM 2.45 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和RFID等领域应用的N形微带贴片天线,该N形微带天线采用共面波导馈电,具有小型化、宽频带的特点。为了进行比较,建立了采用同轴馈电的N形微带天线以及采用共面波导馈电的E形微带天线,借助电磁场仿真软件Ansoft HFSS 10.0进行仿真。文中给出了天线反射损耗及辐射方向图的仿真结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中心工作频率2.45 GHz处,相对带宽达到了20%,尺寸减小了25%。该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WiMAX频段的极化可重构天线。天线由交叠放置的两个方环构成的“8”字形超表面和缝隙天线两部分组成,通过机械旋转超表面实现了线极化(LP)、左旋圆极化(LHCP)以及右旋圆极化(RHCP)三种状态的转换。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该天线实现了线极化和圆极化之间的转换,圆极化状态下的-10 dB相对阻抗带宽为35.4%(2.84 GHz~4.06 GHz),3 dB轴比带宽为10.2%(3.34 GHz~3.7 GHz);线极化状态下-10 dB阻抗带宽为37.4%(2.74 GHz~4 GHz)。天线具有较好的辐射特性,工作频段内增益均高于6 dBi。 相似文献
17.
张金标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1996,(2)
本文论述了作者最近研制的机载GPS天线.使天线的波束宽度很宽,满足飞机在上30°范围内翻滚要求,而能很好的地接收GPS导航卫星的信号.实验证明使天线满足设计要求,天线性能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18.
执行地面目标检测任务的机载相控阵雷达通常采用前视阵.介绍了机载相控阵雷达中的前视圆面阵的结构,推导了天线的方向图的计算模型,并就口径场分布为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的方向图进行了仿真分析.所得结果有助于研究基于前视圆面阵的空时自适应处理.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超宽带、反射型极化转换超表面,该极化转换超表面由\"H\"形周期金属贴片结构,介质板和金属底板组成。通过改变单元结构尺寸,可以使反射波2种交叉线极化分量的幅度相同,相位差接近±π/2。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极化变换超表面在6.40~15.40GHz,17.49~18.14GHz频带内能将线极化入射波转换为轴比小于3dB的圆极化反射波;在15.81~17.26GHz频带内能将线极化入射波转换为极化转化率大于80%的交叉线极化反射波。该结构具有单元尺寸小,工作频带宽,能量损耗低的特点,可以在有限的平面内加载更多的单元结构。该极化变换超表面在电磁波调控、新型天线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