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海洋渔业生产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近海自然渔业资源的衰退与捕捞能力的超速增长.如何尽快使沿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摆脱这种困境,走上科学合理开发的轨道,是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海洋水产业走农牧化道路,近年来已被科学和生产实践所证实.本文根据1996年9月在日本召开的国际海洋牧场会议资料,将国际海洋牧场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实施的步骤及发展前景作一扼要的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于2010年4,10月,2011年1,5和7月对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内稚幼鱼4个季节5个航次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红树林缘潮滩和红树林内潮沟采样工具分别为定置张网及鱼笼.共采获稚幼鱼40种,隶属于8目24科,所有种类均为硬骨鱼类.红树林区各季节优势种变化较大.林缘潮滩优势种分别为:春季(4和5月)为前鳞鲻(Mugil ophuyseni)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秋季(10月)为印度小公鱼(Stolephorus indicus);冬季(1月)为前鳞鲻;夏季(7月)为短吻鰏(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林内潮沟优势种分别为:春季(4和5月)为眶棘双边鱼(Am-bassis gymnocephalus)和斑鰶;秋季(10月)为短吻鰏;冬季(1月)为前鳞鲻和纹缟鰕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夏季(7月)为犬牙细棘鰕虎鱼(Acentrogobius caninus).以质量计算不同季节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潮滩平均值分别为D=1.83,H′=1.5,J=0.53;潮沟指数分别为D=1.63,H′=1.46,J=0.58.本研究表明山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稚幼鱼H′偏低.通过分析鳀科、鲱科以及鲻科鱼类在本研究区域内具有较为典型的生境转移现象,可以认为山口红树林区具有支撑近海鱼类育幼和摄食的作用,同时,该林区内稚幼鱼对当地渔业资源具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洋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广西北部湾人民经历过几千年和海洋的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部湾海洋文化。随着广西北部湾不断的开发建设,北部湾海洋文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北部湾海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缺乏专业的人才、海洋文化的品牌特色不突出、影响力较低、海洋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亟待加强等问题。为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快品牌项目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大海洋文化产业开发力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环北部湾经济区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无结构网格的MIKE 3D模型,建立了北部湾三维潮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北部湾近岸海域24个主要排污口COD、无机氮和石油类的环境容量,并通过对比区域规划排污量,得出各排污区环境容量的可利用水平。计算结果表明,环北部湾近岸海域主要排污区COD、无机氮和石油类等的总海洋环境容量分别为221267.1、23 058和5 297.2 t/a,洋浦、茂名博贺等排污区由于海域开阔,水动力扩建条件好,海洋环境容量相对较大。对比各水平年的区域规划排污量,纳污海域以无机氮超载最为严重。其中,规划近期(2015年)25%排污区出现容量超载,规划远期(2020年)33%排污区出现超载。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而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这个区域的文化研究不可避免地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文化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跨世纪东海渔业资源利用和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近几年调查研究和监测资料,对世纪之交东海渔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作出了分析和评价,并较系统地分析、阐述了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针对目前东海渔业管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合理、科学和持续利用东海渔业资源的角度考虑,提出了延长伏季休渔时间、实施拖虾休渔期、规范电脉冲捕捞和管理、完善张网休渔管理、加强梭子蟹资源保护、严格渔具标准、限制作业调整范围等渔业管理方法、措施和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洋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该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制定北部湾海洋旅游业发展对策:大力培育高质量的旅游中介企业,打造经典海洋旅游品牌,提高海洋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质量,基于游客需求设计海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北部湾海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域之一,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物资源。北部湾还蕴含着极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是新物种、新基因、新药物、新生物材料的潜在来源。为更全面地了解北部湾海洋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促进北部湾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综述了北部湾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多样性,为深入研究北部湾海洋微生物,开发和利用北部湾海洋微生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和保护区效应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有效的养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工具,海洋保护区正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在20世纪90年代EwE模型的基础上,以20 a为周期,利用空间化模块Ecospace模拟了不同的管理情景(禁渔、伏季休渔、共同渔区、<30 m沿岸水域)对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组的生物量和渔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乏管理和渔民合作的禁渔制度和伏季休渔制度对资源的养护作用不显著,大型鱼类和真鲨类等高营养级生物量继续衰退。在北部湾沿岸和中南部海域设立大型的非渔业活动区都可有效地降低捕捞强度和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渔获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保护区对栖息地养护和渔业管理上有重要作用。从北部湾渔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将30 m等深线内的沿岸水域划为非渔业保护区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养护和渔业资源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北部湾条尾鲱鲤渔业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商业性捕捞取样,对北部湾条尾鲱鲤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条尾鲱鲤优势体长90~130mm,占65%;优势体重为20~40g,占56.4%;雌性个体平均体长大于雄性,性比为1.36:1,雌性个体数量不平衡;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主要参数分别为:L∞=141.75mm,K=0.67,t0=-0.49;体重的生长拐点为1.27龄;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1.83、1.535和0.295,当前开发率为0.161。  相似文献   

12.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捕捞策略和动力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陆地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发海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使得海洋资源和环境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运用非线性理论建立了海洋渔业资源二次非线性捕捞的动力模式,研究了渔业资源生物量(资源量)增长与增长率和捕捞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渔业资源生物量与其增长率成正相关关系,与捕捞强度成负相关关系.在相同的资源生物量下,渔业资源的捕捞强度越大,所要求的资源生物量增长率就要越大.为了保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把捕捞强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采用合理的捕捞策略,我们才可以得到持续的最大产量,才能避免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枯竭.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渔业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环流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侍茂崇 《广西科学》2014,21(4):313-324
针对北部湾环流的季节变化和琼州海峡水体输送的传统观念,根据近20多年的海流、底质、浮游生物的实地调查资料,对众多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评述。认为:从平均态来说,琼州海峡水体输送全年都是从东向西,冬季多于夏季;冬季北部湾环流是气旋式,夏季,北部湾北部环流是气旋式,南部是反气旋式,其中分界线大致在19°30′N处。北部湾存在多处上升流区域,不计越南沿岸,仅靠近我国大陆,就有广西沿海铁山港和北海的上升流区;海南省西部,从八所—莺歌海的上升流区;海南省南部上升流区。虽然,北部湾环流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潮汐余流的研究:未能在充分考虑水体边界、实际风场、真实地形、潮汐余流、密度流等诸多要素情况下,计算出北部湾真实环流。  相似文献   

14.
陈波  侍茂崇 《广西科学》2019,26(6):595-603
20世纪60年代初中越合作开展的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分析北部湾潮汐和潮流运动,标志着北部湾物理海洋学研究工作的开始。此后的一些调查,例如1964—1971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利用投放大量漂流瓶来研究北部湾表层海流的试验、1980—1986年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1988—1995年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等,令人们对北部湾环流结构有了进一步认识。最近20年,不少学者通过调查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北部湾季节性环流结构后得到与以往研究调查相反的观点。本文回顾近年来北部湾海洋环流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利用调查资料、数值计算等不同研究手段获得的对北部湾环流分布的整体认识,以及在环流结构方面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而介绍北部湾环流尤其是北部环流机制的一些新进展。以前的研究多认为北部湾环流主要受风场控制,夏季为反气旋式环流,冬季则为气旋式环流,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北部湾夏季也为气旋式环流;也有人认为北部湾北部被气旋式环流控制,但南部环流呈反气旋式;在形成机制上,北部湾环流受地形、风、外海水、海水密度分布及河流冲淡水注入等影响呈现复杂的态势;风对北部湾北部环流形成有影响但不起主导作用;琼州海峡东部水进入北部湾对广西沿海气旋式环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北部湾海洋环流与海域物质输运扩散密切相关,依托更精细化的数值计算手段,结合动力场探究近海海洋环境污染净化及生态平衡问题,是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北部湾最佳搜救合作机制,采用SWOT、比较和系统分析方法,对合作层次进行分级,划分搜救合作区域和信息共享区,对海上险情进行分级.采用"轮值主席"的制度进行操作,指定不同阶段的缔约方,指定社会搜救资源,获得双方政府的授权.建议北部湾各方签订谅解备忘录并以此作为基本性法律框架,以提高北部湾最佳搜救合作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