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论证某砂岩铀矿铀浸出工艺,并获得浸铀试验工艺参数,设置了19组柱浸试验,选择其中4组作为试验研究主体,研究在0.2 g/L KMnO_4条件下,不同酸度条件铀浸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浸液硫酸浓度的增高,浸出液平均铀浓度及最高铀浓度明显增高,在加氧化剂(KMnO_4)条件下,浸铀速度快,铀浸出率可达90%以上,该矿床适合酸法浸出工艺。研究结果对确定该矿床酸法地浸工艺参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地浸资源的铀矿床室内碱法试验,进行了氧化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和溶浸剂的种类、质量浓度选择试验,并研究了反应时间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碳酸氢)钠盐或铵盐是良好的溶浸剂,铀浸出率可达到80%;氧化剂质量浓度为1.0g/L双氧水可满足铀浸出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铀矿床地下水高矿化度,铀矿石高碳酸盐含量特点,进行了碳酸氢铵碱法地浸工艺中双氧水质量浓度和碳酸氢铵质量浓度选择试验,并推荐了合适的溶浸剂配方。结果表明,在0.05~10.1 g/L双氧水和1.5 g/L碳酸氢铵浸出时,铀浸出率可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4.
某铀矿床酸法地浸采铀工艺中几个不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法地浸采铀工艺对矿床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在介绍某铀矿床酸法地浸采铀现场试验过程及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碳酸盐、粘土矿物以及地下水矿化度对酸法地浸采铀工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北某铀矿山铀矿石浸出性能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西北某铀矿山工业堆浸试验所需试验参数,对该铀矿矿石进行了搅拌浸出条件试验和-5 mm、-10 mm两种不同粒级的柱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该铀矿石浸出性能较好,酸耗较低,适宜采用酸法浸出;2)氧化剂对酸法浸出的作用不明显,而对碱法浸出有一定的效果;3)铀矿石粒度对铀的浸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围绕溶浸采矿这个主题 ,从岩、矿石的物质成分 ,矿石结构构造 ,铀的存在形式 ,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 ,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大布铀矿床溶浸的天然地质条件 ,并通过一系列矿石铀浸出工艺试验 ,获得大量溶浸工艺参数 ,提出大布铀矿床以原地破碎浸出辅以堆浸为最佳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酸法浸铀方法相比,微生物浸铀具有浸铀强度高、浸铀速度较快以及浸出液铀浓度较高的优势,但在微生物堆浸浸铀实践中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铁沉淀板结,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某硬岩铀矿山的粒度10 mm左右、品位为0.281%铀矿石开展了池式微生物浸铀方法试验研究,改堆浸方式为池浸,采用体外繁殖浸铀细菌以生产菌液,并将传统的微生物堆浸的酸化、植菌、浸铀三个阶段合为酸性菌液浸铀一个阶段。渣计铀品位0.025%,渣计浸出率89.56%,平均铀浓度137 mg/L,最高铀浓度2 560 mg/L,浸铀时间48 d,耗酸量7.37%,浸铀总液固比8.93。该方法解决了浸出过程中的铁沉淀板结难题,并有效缩短了浸铀回次周期。  相似文献   

8.
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区地浸采铀工作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试验主要存在浸出试剂用量受到限制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溶浸液选择的角度上,对于传统的酸法、碱法不适用于十红滩地浸采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某铀矿床酸法地浸现场试验及化学堵塞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某铀矿床进行了酸法地浸现场试验研究,在地浸过程中出现了化学堵塞、钻孔抽注液量显著降低的现象.根据铀、钙、铁、铝的浸出曲线,分析了造成该矿床化学堵塞的成因,并通过化学洗孔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铀、铁、铝形成暂时性堵塞,而钙形成永久性堵塞.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砂岩铀矿床的地浸开采是目前的一个技术难题.以新疆某铀矿为对象,利用搅拌浸出和柱浸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低渗透铀矿地浸开采中的应用.实验中采用10 g/LH2SO4溶液作溶浸剂,并加入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P.搅拌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溶浸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均可提高铀浸出率,在表面活性剂P的浓度为10 mg/L时其铀浸出率最高,达到92.6%.柱浸实验表明,加入10 mg/L表面活性剂P时矿石渗透系数可提高28.8%,铀的浸出率可提高32%而达到85.79%.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浸液的表面张力,促进了铀的溶解和提高铀浸出率.低渗透砂岩铀矿床可以在溶浸液中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地浸开采.  相似文献   

11.
对相山矿田邹家山铀矿床低品位铀矿进行了生物堆浸工业试验研究,筑堆矿石量为4 133 t,原矿铀含量为0.127%。采用初始酸化酸度为30 g/L、喷淋强度为10~15 L/(m~2·h)进行酸化预浸出,细菌浸出阶段控制Fe~(3+)浓度为3 g/L左右,经过150 d的细菌浸出,铀浸出率达到91.1%,耗酸率为9.07%,而常规酸法浸出耗酸率为13%。该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堆浸法能够从低品位铀矿石中经济高效地提取铀,为该类铀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黑铜泥综合回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黑铜泥为原料,分别以硫化钠浸出法、酸浸法、碱浸-硫浸联合法进行黑铜泥综合回收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钠浸出法与酸浸法均不易实现黑铜泥中Cu、As、Sb的有效分离,而碱浸-硫浸联合法的分离效果较好,在NaOH物质的量浓度1mol/L、液固比为10∶1、反应时间为6h、温度80℃的条件下,黑铜泥中As的浸出率为92%,Cu、Sb的浸出率均低于3%.碱浸渣中的As、Sb采用硫化钠浸出,对硫浸液进行氧化处理可获得砷酸钠和锑酸钠产品.  相似文献   

13.
西北某铀矿山采用酸法地浸对其低渗透性砂岩铀矿床进行开采,但其7#、8#采区投产后浸出效率低。为了提高浸出效率,对采区已有生产数据进行了分析,在两采区开展了“洗孔”、“采区浸出环境优化”、“加压下注”等强化浸出方法的现场实践,结果表明:洗孔后普遍钻孔生产能力恢复;“采区浸出环境优化”后8#采区浸出液量及铀浓度明显增长,产能增加;“加压下注”后8#采区注液量涨幅达25.7%,液固比增长稳定,与采区浸采时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低品位高含泥氧化铜矿的制粒堆浸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堆浸技术处理低含泥量的低品位氧化铜矿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且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对高含泥量的低品位氧化铜矿,由于其渗透性能差,堆浸工艺尚不成熟.本研究选取含泥量高的低品位氧化铜矿石。分别进行了搅拌浸出试验和制粒柱浸试验,研究了矿石的浸出行为、制粒条件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酸法制粒堆浸效果良好,浸出液峰值浓度较高,浸出率大于90%,酸耗较低,约为6%;矿石浸出后,颗粒保持完好,矿柱渗透性能良好;此类型的矿石采用酸法制粒浸出工艺在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15.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之一,主要采用堆浸法提取铀.本文实验研究了铀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铀浸出的影响.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铀矿石可以分为2个类型,Ⅰ类是发育赤铁矿化,呈暗红色,Fe2O3含量较高,Ca、Ma、Al含量较低;Ⅱ类是发育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呈灰绿色,Fe2O3含量较低,Ca、Ma、Al含量较高.铀浸出动力学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铀的浸出有显著影响,Ⅰ类矿石铀的浸出率、铀浓度和浸出速率常数显著高于Ⅱ类矿石.矿石中的赤铁矿为铀浸出提供氧化剂Fe3+,从而促进铀的浸出;碳酸盐矿物一方面消耗酸,另一方面形成沉淀物,从而对铀浸出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铀矿堆浸生产中矿堆不同高度上的铀金属浸出存在的延迟现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室内柱浸试验研究铀矿浸出试验柱不同高度上铀金属浸出的规律。理论分析将铀矿浸出试验柱沿柱高划分为若干个高度足够小且相等的单元体,使其中单个铀矿石颗粒的浸出符合收缩未反应核扩散控制系统模型,且任意1个单元体内所有铀矿石颗粒反应均匀,不存在延迟现象,进而以1个单元体为目标,根据溶浸剂质量守恒原理,并考虑初始溶浸剂浓度的变化,建立铀矿浸出试验柱不同高度上铀金属浸出的数学模型。采用颗粒半径为2.5 mm的铀矿石进行串联柱浸试验。然后,采用数学模型对柱浸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柱浸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柱不同高度上铀金属浸出率存在较大差别,且模型计算值与柱浸试验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表明该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铀矿浸出试验柱不同高度上铀金属浸出的延迟规律,可为预测铀矿堆浸不同高度上的浸出率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浸采铀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浸采铀工作中,无论是采用酸法浸出还是碱法浸出,都对地下水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绿色矿山""和谐矿山"概念的提出,地浸铀矿山地下水污染物的综合治理迫在眉睫。在介绍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实时监测与污染范围确定方法研究现状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的方法,如净化法、沉淀处理法、吸附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及膜处理技术等,对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浸采铀矿山的退役,特别是应现代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地下水修复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制定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法规,采用哪种修复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环境保护部门和项目执行者。本研究针对酸法浸出矿山特点,提出了地下水修复法规的制定原则,并实践了地下水修复综合技术、自然净化、迁移净化、冲洗、弱酸浸出等方法,并在应用中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总结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现场试验和退役矿山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影响地下水修复的矿床自然条件、地下水质量和用途、修复技术、修复费用和时间等因素,给出了推荐的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于高岭土胶结型铀矿,由于矿石渗透性太差而无法采用常规的堆浸工艺处理.但对矿石进行酸法制粒预处理后和串联堆浸工艺后,矿石的渗透性能可达到500L/m2.h以上,浸出的合格液平均铀浓度大于5g/L,矿石的铀金属浸出率超过95%,渣品位低于0.02%.而酸耗仅为3.33%.  相似文献   

20.
本文开展绳状青霉直接浸铀研究,探索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对铀浸出率的影响;同时开展绳状青霉代谢产物浸铀研究,探索不同pH值的绳状青霉代谢产物的铀浸出率。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为35 ℃、培养时间为3 d、接种浓度为0.1%时,绳状青霉直接浸铀的铀浸出率为70.13%;当绳状青霉代谢产物的pH值为2.6时,铀的浸出率达到峰值,为82.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