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细小病毒B19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是唯一感染人类的细小病毒.其病毒感染呈世界范围分布,一年四季散发.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给孕妇,孕妇主要经垂直传播的方式感染胎儿.应用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来明确诊断.它与自然流产、死胎、胎儿水肿、贫血、新生儿疾病等有关.本研究对细小病毒B19病原学、孕妇感染现状、临床表现与母婴结局、诊断、预防治疗等最新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网络版发表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和中科院院士高福团队最新发现的寨卡病毒(ZIKV)的非结构蛋白1(NS1)的分子结构,并提供了一个原子层面的图像。NS1参与了例如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当中。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目前正在美洲流行。虽然寨卡病毒的感染通常只引发轻微的症状,但是该病毒被认为与小头症相关——新生儿会有异常小的头以及和一种罕见自身  相似文献   

3.
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有许多方面与病毒相似。近年来,已有学者证明细菌L型感染与某些肿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而细菌L型能否通过垂直感染方式由母体传播给胎儿,造成新生儿出生缺陷,国内外均无系统研究。某些病毒及弓形体的致畸作用已得到公认,细菌L型的致病特性有许多方面与缺壁微生物相似,且L型菌的原生小体大小与中等病毒相同,从理论上推测细菌L型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研究人员11月29日发表最新报告说,寨卡病毒倾向于感染细胞膜表面带有一种特定蛋白的脑细胞,并发现阿奇霉素这种常用抗生素能抑制实验室培养的脑细胞感染寨卡病毒。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报告说,发育4到6个月的胎儿大脑中,寨卡病毒会优先感染含大量AXL蛋白的脑细胞。AXL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是寨卡病毒入侵细胞的突破口。研究发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 (HCV)主要经血传播 ,HCV感染对母婴影响尚不十分清楚 ,母婴传播成为近年HCV研究中的一个焦点 ,因此 ,本文将该项研究的近况综述如下。1 母婴单纯HCV感染垂直传播率  近年来 ,有学者发现 ,抗HCV阳性 ,HCV -RNA阴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脐血 ,可检出HCV抗体。婴儿血清HCV抗体于生后 12个月内会逐渐转阴 ,推测孕妇的HCV抗体属IgG型 ,可通过胎盘被动传递给胎儿 ;由于胎儿抗HCV产生水平低下、母体抗HCV的被动输入和不同检测方法的影响 ,提出新生儿血清抗HCV阳性不能作为感染HCV的依据 …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JC病毒的遗传特性、传播途径及相关疾病。JC病毒是人类多瘤病毒的一种,在人群中广泛存在。JC病毒感染发生在人的童年时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对绝大多数人没有危害,但对于免疫力缺陷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能够引起致命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creative Multifocal Leukoence Phalopathy,PML)。由于JC病毒属无症状感染,其具体感染途径至今不清楚。JC病毒具有家庭内部传播的特点,从父母传给子女,属事实上的垂直传播。因此,可以通过研究JC病毒的基因分型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4W龄Babl/c小鼠,腹腔内感染,CB_3病毒并给于心肌宁治疗。结果表明:心肌宁冲剂对感染CB_3病毒的小鼠可明显提高其体内中和抗体水平,减少细胞坏死率,明显减弱病毒毒力,病理学检查显示:心肌变性坏死显著减轻,炎性渗出减少,纤维组织增生较早且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假如鼠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吗?小朋友,别急着回答,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鼠消失后,病毒依旧会传播病毒的适应性很好。它会变异,并找到新的传播途径。比如,甲型流感病毒最早只感染鸟,后来又感染猪,还祸害人。假如鼠消失了,同样的事情会发生,许多病毒会找到其他宿主。  相似文献   

9.
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在人群中存在较为普遍,尤其是孕妇感染后极易招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本文就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孕妇HOWV感染的检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鸡贫因子     
鸡贫血因子(CAA)是一种小的未分类病毒,病毒粒子呈正二十面体,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分子。CAA呈世界性分布。只发现了一个血清型。CAA所引起的疾病特点是:死亡率增高,骨髓中造血组织萎缩,贫血,皮下和肌肉出血以及淋巴系统萎缩。CAA的传播有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垂直传播使子代鸡在两周龄左右时发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水平传播常导致亚临床感染。无论是临床型还是亚临床型疾病都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呼肠孤三型病毒是人畜共患的病毒,可隐性感染动物并在体内产生抗体,给血液制品、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等外来致病因子的检定及动物试验带来一定的困难。实验结果表明SCID,裸鼠和NIH三种小鼠对呼肠孤3型病毒的敏感性有着明显不同。SCID小鼠由于先天的T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双缺陷,对呼肠孤3型病毒的感染尤为敏感,小鼠口服接种,导致心力衰竭,很快死亡,其病变程度明显重于裸鼠和NIH小鼠。裸鼠具有体液免疫功能,对呼肠孤3型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其肝脏的坏死为弥漫性局灶坏死。但腹腔注射要重于口服接种。NIH小鼠免疫功能正常,故对呼肠孤3型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变明显轻于SCID和裸鼠。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分析,三种小鼠免疫功能不同,而呈现出动物体内抗原的强弱程度有很大差别。SCID小鼠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裸鼠,和病理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锁成珍  车岩 《甘肃科技》2005,21(7):167-169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与传统的二维超声联合应用,探讨先天性畸形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畸形胎儿重要血管(如胎儿大脑中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等)、胎儿重要供养血管(脐动脉)及病变部位血管的血流频谱波形进行分析。测量上述血管血流频谱的RI、PI、S/D等,并与100例正常胎儿的波形比较。结果:畸形胎儿脐动脉(UmA)、大脑中动脉(McA)、肾动脉(fRA)、腹主动脉(ABA)等在病变部位血流指数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有差异,普遍表现为血流峰值偏小,阻力指数增高,或采集到怪异频谱;能量多普勒血流显示病变部位的血管走行异常、扭曲变形;畸形儿的血流指数变化并不局限于所影响器官的范围。还可影响其它部位的供血状态。结论:畸形胎儿的血流状况与正常胎儿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在二维超声诊断显示的基础上对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正> 前言鼠痘又名传染性脱脚病,是小鼠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能引起急性全身性感染,造成大批小鼠死亡,但根据机体抵抗力情况,有时也发生隐性感染,这种小鼠没有临床症状,体内长期携带病毒,在恶劣条件下,或在实验室条件刺激下,可诱发疾病,使试验结果混乱,因此,为防止鼠痘传播,为及时进行病毒鉴测,实践中摸索建立了几种病毒诊断方法,现将试验情况和体会叙述于后。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先天性畸形的病因,以前人们总认为是由遗传原因引起的,直到本世纪40年代初(1941年)Gregg发现当妊娠妇女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畸形以来,才明确了人类先天畸形除遗传原因外,也能由环境因素所引起。目前认为致畸的环境因素有:感染—病毒、细菌及原虫等、药物、化学物质、放射线及机械因素等。  相似文献   

15.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an)亲虾的致病力强,其致病性特征与对未成熟个体的致病性特征相同;经WSSV感染的斑节对虾亲虾的死亡率为100%.感染了WSSV的亲虾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到明显的组织病变,电镜观察发现病变组织(包括卵巢)的细胞内有大量病毒粒子;原位杂交结果证明,患白斑综合症的斑节对虾亲虾的卵巢中不仅卵母细胞感染上病毒,卵细胞也感染上了病毒.这些结果表明,WSSV在斑节对虾中具备垂直传播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根据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怀孕早期摄入过量维生素A的妇女,其胎儿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研究者们发现,每天口服一万国际单位(接近推荐量的4倍)维生素A的妇女,更容易生下头、脸、心脏和大脑畸形的婴儿。除了口服剂之外,维生素A存在于大多数动物食品之中,特别是肝脏中含量较  相似文献   

17.
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肾上腺素的混合诱导剂诱导体内血栓形成,观察复方沙棘对小鼠体内血栓的影响;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梗塞模型,观察复方沙棘对大鼠行为障碍和脑梗塞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沙棘(22.8,45.6g/kg)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复方沙棘(9.98,19.95g/kg)能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阻断大鼠的行为障碍,可减少大脑中动脉阻断所致的脑梗塞范围.提示复方沙棘对大鼠脑缺血、脑梗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藏药四臣止咳颗粒剂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平板转种法测定四臣止咳颗粒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孙氏综合法测定四臣止咳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葡球菌ATCC25925株、流感嗜血杆菌58535株、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FM1株、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的半数保护量。结果:四臣止咳颗粒剂对试验所选用的458株临床分离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对感染金黄色葡葡球菌ATCC25925株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58535株的小鼠及感染甲型流感病毒FM1株、3型腺病毒标准株的小鼠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四臣止咳颗粒剂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Ⅰ、引言脑心肌炎病毒(EMC)分布广泛,已从多种哺乳类、鸟类、昆虫并从患脑炎和脑膜炎的病人体内分离到该病毒。已知EMC病毒能够引起非人灵长类及某些被捕获的野生动物的自然感染和致死性疾病。尚未在实验小鼠中发现由该病毒所致的自发疾病和潜伏性感染,然而,实验按种小鼠时,EMC病毒对小鼠有高度感染力。 EMC病毒不会对实验小鼠构成有威胁的严重疾病。但是,实验动物专业工作者应当知道EMC病毒的历史并认识到它可能引  相似文献   

20.
<正> 1、引言 A、宿主特异性(只限小鼠) 乳酸脱氢酶增高病毒(LDV)具有不寻常的极端的宿主特异性。就目前所知,LDV只感染小鼠。这种病毒可在迄今为止所试验的所有品系的小鼠体内快速复制,并产生一种持久的感染。即使血液中一直表现出很高的感染滴度,但通常观察不到感染LDV的小鼠有临床疾病的表现。这种感染的特点是一定的血清酶水平的增高。这个特点实际上导致此病毒的最初发现,且现在仍用来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