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是种容易染病的作物,在南北方,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下,发生的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不同。这些病害包括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高等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危害大豆的根、茎叶、豆荚、豆粒或整个植株。有的病害对产量影响不大,有的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整片大豆田枯死,有的使豆粒品质下降,售价降低,并影响出口外销。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大豆病害无损采集的非线性失真图像与病种之间映射关系的问题,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神经网络推理机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图像校正技术的大豆病害自动诊断模型.通过自制标定模板无损采集大豆病害数字图像,利用双线性投影映射算法校正病害图像的几何失真,同时计算病斑区域的形状特征、颜色特征及纹理特征参数,以此多维特征指标为基础,应用神经网络的强自适应性自动取得大豆病种推理规则,建立大豆病害自动诊断模型.仿真试验表明:大豆病害的失真图像校正精度达到99%以上,其病害种类诊断准确率为98.33%,实现了大豆病害自动诊断和精确测报.  相似文献   

3.
对西昌地区菜用大豆开花结荚期间发生的主要真菌病害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大豆炭疽病、紫斑病、灰斑病、锈病和白粉病这5种病害发生较为普遍且严重,发病率均在30%以上.其中,尤以大豆炭疽病的平均发病率最高,达48.25%.  相似文献   

4.
伊犁地区是新疆大豆主产区之一 ,播种面积占全疆总播种面积的 4 0 %以上。近年来 ,因从外地大量引进新品种 (或育种材料 ) ,导致新的病害不断发生 ,严重制约了该区大豆产业的发展 ,其中以大豆霜霉病为重。在 2 0 0 2年伊犁垦区病虫害调查中 ,首次在东农系列大豆品种上发现并大发生 ,已迅速成为伊犁地区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一般可减产 6 %~ 15 % ,豆粒被害率 10 %左右。1 症状大豆霜霉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主要表现在叶片和豆粒上。当幼苗第 1对真叶展开后 ,沿叶脉二侧出现退绿斑块 ,有时整个叶片变淡黄色 ,天气潮湿时 ,叶背面密生灰白…  相似文献   

5.
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大豆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大豆花叶病毒的病害日益严重,通常特定大豆品种只对部分SMV株系产生抗性,对SMV抗性的研究受到育种家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便是灰斑病。大豆植株感染灰斑病后,感病品种一般减产12%-15%,严重时可达30%。感病种子发芽率降低,而且蛋白质下降1.2%,脂肪含量下降2.9%,百粒重降低2g左右。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大豆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新品种在商品化之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价,而转基因作物对农田生物多样性影响是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必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以非转基因大豆HC-3为对照,比较喷施清水及除草剂的转g10-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UTS-33对大豆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主要病害发生、根瘤菌数量及主要杂草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大豆HC-3相比,转基因大豆ZUTS-33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每百株虫口数及主要节肢动物种群动态)无显著差异,主要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异,大豆根瘤菌数无显著差异,大豆田杂草物种数、杂草密度无显著差异;与非转基因大豆HC-3及喷施清水的转基因大豆ZUTS-33相比,喷施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ZUTS-33,主要病害发生及根瘤菌数无显著差异,节肢动物多样性有短暂影响,杂草物种数及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定义了区间模糊数核距离、空间距离和线距离,给出相似程度计算公式.构建了区间模糊数值型大豆病库模型,并通过举例说明了大豆病害的综合判决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无病毒果树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病对果树生产的危害日趋严重,各国对病毒病害的研究和防治极为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在果树病毒的检测、脱除以及抗病毒基因工程、生长结果习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今后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叶健 《科技促进发展》2019,15(4):362-368
作物病毒病害是限制我国农作物优质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由媒介生物传播,作物普遍缺乏抗病毒病的种质资源,病毒病害防治难度大,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通过防控媒介昆虫进行控制。近年来,随着纳米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以及微观生物学技术和理念对宏观生物学的快速渗透与交叉,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病毒—昆虫—植物三者互作机制等各方面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在寻找病毒病害流行爆发的宏观生态学现象背后的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机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而促进新型病毒病害的持久防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潜在新方案。文章简要回顾了近年来这些新技术的主要机理,并抛砖引玉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思考。建议国家和社会组织研究力量,大力加强1)探索利用微纳米递送化学药物或者核酸干扰等防治病毒病害的新方法研究;2)病害发生的多元生物体系互作机制及科学防控科技支撑能力建设;3)基因组编辑创建病毒病害绿色防控的技术等方向的探索与突破,力求在病毒病害绿色生态防控方面为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在感染新疆大豆的一种球形病毒的诊断中的应用.预先用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抗血清包被的电子显微镜载网可从大豆感病叶组织浸出液中,捕获到大量的直径为28~30 nm的球形病毒粒子,而用大豆矮缩病毒(Soybean dwarf virus, SDV)等14种直径为28~30 nm的球形病毒的抗血清以及正常兔血清包被的电镜载网却不具有在相同的大豆感病叶组织浸出液中捕获这种病毒粒子的能力,说明CMV抗血清包被的电镜载网对病毒粒子的捕获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表明,经高度稀释的CMV抗血清包被的电镜载网仍能捕获到大量相关的病毒粒子;将该电镜载网贮存于4 ℃下6星期之久,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捕获病毒粒子的能力;每个样品的全部检测程序可以在约30 min内完成.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为研究感染新疆大豆的CMV的流行规律提供了迅速、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番茄条斑病、花叶病.蕨叶病、矮缩病是我市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毒病害,严重地影响番茄生产的发展.我们在探讨番茄病毒病综合防治实践中,根据病毒可以由种子传播的特点.应用高锰酸钾处理番茄种子和叶面喷施,试图从播种前消灭种内以及附着在种皮外部的感染源,减少番茄幼苗期易感染各种病毒的几率.通过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1996年在我所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豆喷施剂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参  徐文洪 《河南科学》1997,15(4):464-469
经3年试验,研制的新型大豆喷施剂(22%硫磷.唑),对大豆的害虫,如蚜虫、豆天蛾、食心虫、造乔在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防效在97%以上;对大豆的主要病害,霜霉病和主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可使大豆的植株矮化、叶绿素增加,提高大豆产量1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我校生物系与惠民地区农业局植保站协作,对大豆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已于一九八三年一月十日在济南市由山东省教育厅组织通过了鉴定。在该项研究工作中,他们对大豆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了活体重复感染试验,组织病变观察,多角体超薄切片及病毒粒子电镜观察和核酸的生化分析等系统的研究。同时对该病毒两种形态不同的包含体进  相似文献   

15.
植物的病毒病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属于一种难治的病害。以往通常采用切断传染联来行进防治,不仅方法繁琐,而且效果甚少。至今较能奏效的防治措施还是采用抗病品种,但是,目前能在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却很少。为此,利用弱病毒防治作物病毒病的研究日益发展,其中,尤其是利用弱病毒来防治番茄的病毒病已经在生产中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16.
1983~1984年我们对新疆发生的大豆病毒病进行了毒源鉴定工作。病毒的寄主范围很窄,测定的十四种植物中只能侵染大豆和菜豆品种Topcrop,不能侵染菜豆其他品种、豇豆、蚕豆、绿豆、豌豆、眉豆等豆科植物,也不能侵染普通烟、曼陀罗、百日菊、苋色藜、昆诺阿藜等。病毒的种传率为0.6—15.2%,棉黑蚜、桃蚜可以传毒。病毒的致死温度为60℃,稀释限点1:1000,体外保毒期四天。所有毒源标样与标准的大豆花叶病毒(SMV)抗血清发生明显的沉淀反应,一少部分标样与SMV抗血清发生反应的同时,还与苜蓿花叶病毒(AMV)的抗血清发生反应。电镜上观察病毒粒体为线状,大小为700~800×10~15毫微米。根据以上性状,引致新疆大豆病毒病的毒原主要为大豆花叶病毒(SMV)。  相似文献   

17.
采用ELISA,免疫电镜,常规电镜及田间症状观察法对云南省34个县市烟草病毒病害进行了调查。云南省烟草病毒病害主要病原为TMV,TEV,CMV,PVX,PVY。五种主要烟草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非常突出有两种至五种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表现出非常复杂的田间症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我国大豆生产及进出口方面的具体实际,首先考查了国产大豆的生产和进出口情况,简要介绍了大豆生产与地区分布,对"大豆危机"做了简要解释并指明了研究意义;其次,对国产大豆竞争力低下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重庆市大豆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庆市发展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面积扩增和产量潜力以及大豆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出了全市大豆生产区划,适宜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培育大型或中型豆制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强育种攻关和科技推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森林病害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性生物引起的,其中真菌所致病害种类最多,约占森林病害的80%以上。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LAMP)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DNA扩增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特异性强、准确性高等特点,笔者论述了LAMP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性生物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临床、环境、农业、工业和畜牧业等领域。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为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林木病害检测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