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内容简介:本书基于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采取问答的形式,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相关概念、科技成果价值及其市场化定价、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平台与服务、主体,科技人员的奖酬及权利义务,以及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等关键点和难点提出了100个问题,再逐一解答,并  相似文献   

2.
正作者:吴寿仁定价:40.00元内容简介:本书基于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采取问答的形式,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相关概念、科技成果价值及其市场化定价、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平台与服务、主体,科技人员的奖酬及权利义务,以及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等关键点和难点提出了100个问题,再逐一解答,并将涉及的政策法规条文进行链接,以便对照阅读。书名:科技成果转化操作实务书号:ISBN 978-7-5427-6773-8出版社联系人:于丽妍/53080015  相似文献   

3.
正作者:吴寿仁定价:40.00元法》及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采取问答的形式,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相关概念、科技成果价值及其市场化定价、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平台与服务、主体,科技人员的奖酬及权利义务,以及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等关键点和难点提出了100个问题,再逐一解答,并将涉及的政策法规条文进行链接,以便对照阅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自2005年至今发表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对现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思路、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及不足,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建议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发展规律,围绕产业链条,对标已有的评价指标和体系,选取科学的评价指标,建立覆盖综合数据和统计基础的常态化监测体系,基于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引导研发机构开展适合其性质、使命和定位的知识和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全省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情况,2002年安徽省科技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别对代表高等学校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代表科研院所的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省化工研究院,代表大中型工业企的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代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7家单位1999~2001年3年的科技成果来源、数量、结构、投入、转化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结果,结合全省科技成果及技术市场统计资料,本文对安徽省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出台频繁。中试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甚至制约了创新发展。但我国对中试的政策引导十分欠缺。文章基于科技部网站及相关省份科技主管部门官网,对中试相关政策进行梳理研究,对我国中试政策存在的定位问题、精准性问题、可操作性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来自辽宁的调查报告──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及其立法工作浅析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贾大平,徐友刚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司耿建东为了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立法工作,1993年9月,我们接受了去辽宁实地考察的任务。通过亲临现场,对辽宁的科技成果转化及立法工作有了一些了...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欣 《科技信息》2007,(2):12-13
本文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特征,将转化过程分为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交易平台、转化平台和应用平台。基于这四个平台,细致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以每年20%左右的比例增长,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状况却没有明显改观。据统计,在我国每年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中,尤其是职务科技成果,只有少量转化成功并批量生产,而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就更少。这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及依靠的力量紧密相关,制约了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的发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提升...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颁布实施,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及各部委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支持,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推进,在科技与产业不断互动、打通科技创新到产业化的链条、实现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也不断涌现。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解决方式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及其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新认识了当代科技成果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科技成果分类进行分析、评价.最终提出新的分类方法及成果类型,从而更好地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及其评价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西省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转化效益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偏低的局面,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政扶持政策 国办发128号文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继续增加投入.主要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补助(引导)资金、保费补贴和创业风险投资等方式,加大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支持.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包括: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政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1]289号)规定,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采用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和绩效奖励等支持方式,主要用于支持转化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包括国家(行业、部门)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地方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及其他由事业单位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及其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因素对其转化地域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地域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包括科技成果供方、需方、科技人员、创新孵化、成果熟化、技术转移服务、市场需求和政府扶持等八个因素,并以2018—2022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分析结果对各地方引导和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引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转化难是长期以来制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瓶颈,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中梗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围绕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技术成果方、技术需求方、技术服务方三个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安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果作了简要介绍,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高校和企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缩短转化周期、提高转化效率提出了相关对策,为经济建设和科技成果的有效结合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博  张春景 《科技咨询导报》2012,(17):231-231,233
文章通过对吉林省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的调查,根据国家和吉林省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要求,全面总结了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并提出通过科技成果展会促进相关各方交流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从科技成果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三类活动,科技成果供给方(即输出方)、科技成果需求方(即输入方)、科技成果服务方和科技人员四类主体,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税收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政策体系比较复杂,基本涵盖了各个税种,其中以企业所得税为主;运用的政策工具比较多,包括减免税、税前加计扣除、抵免应纳税所得额、减计收入、递延纳税等;在3种类型的转化活动中,对科技成果转移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对多些,科技成果供给方、需求方和科技人员均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方可享受的税收优惠较少。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中,从科技成果类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体属性等方面规定了条件,使税收优惠范围较小,给实操带来了不便,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落实,进而影响相关主体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税收优惠政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研究在阐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的内涵、边界和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的相关主体、环境要素和功能定位,从主体利益、功能角色、考评制度和环境条件等视角,探讨了我国现阶段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安徽科技》2003,(12):21-22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安徽省实际,近日,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条例>规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和相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将科技成果的转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