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果仅仅拥有技术可以创业吗?创业者除了现金之外,还有哪些权益可以投资入股?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下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热潮中,技术更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之一。科技型企业中的技术负责人往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权,甚至就是企业的创始人。那么,如果仅仅拥有技术可以创业吗?创业者除了现金之外,还有哪些权益可以投资入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专利局就台湾同胞来大陆申请专利作出了具体规定。规定指出,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样,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就其发明创造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专利,取得专利保护。台胞在申请专利时,可委托在大陆的亲友代办;在大陆委托亲友有困难,而在大陆以外申请的,可全权委托设在香港的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和永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办理。规定中指出,台胞与大陆同胞一样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有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对亚太知识竞争力的评价,从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角度,我们有四个方面的建议。充分利用国际要素打造上海科技创新新高地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战略的实施为上海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必将对上海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增加新的动力。目前,全市上下正在积极行动,全力向着预定目标前进。但这还不够,还应当调动国外的力量参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要素和国际市场。上海《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  相似文献   

4.
李冲 《华东科技》2023,(7):28-30
<正>与国际一流科创城市相比,上海孵化载体建设在产业、投资等方面仍有一些不足。2022年12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GIHI)2022》发布,报告显示,在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纽约位列第二位,仅次于旧金山。从全球金融中心到全球科创中心,毫无疑问,在城市发展上,纽约已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5.
<正>公安部和上海市政府建立部市协作机制,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最便捷的出入境环境、最优良的外籍人才居留待遇、最高效的出入境服务。为支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各部委都为之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公安部也不例外,近日在涉及外国人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永久居留等方面的一系列出入境政策方面,公安部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决定实施出入境政策措施12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上海而言,科创板是链接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愿景,是配置全球资源,建设科创中心的目标,是打造全球影响力。科创板,无疑让这两大发展方向紧密链接在了一起。"科创板作为两项国家战略的有机结合点,在科技促转型等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发现,在人才的集聚、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上海的创新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亟需完善和创新。在上一期的专栏中,我们谈到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面临要素创新和资源创新方面的问题,这里我们再来看一下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人才资源。我们发现,在人才的集聚、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上海的创新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上海市"两会"召开,其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仍然是科创中心建设。韩正书记、杨雄市长也都围绕着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作了讲话。看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已渐入佳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也在形成。但是,我们认真梳理一下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仍然感觉到创新文化的培育、社会氛围的营造依然面临诸多瓶颈。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科创中心建设基本法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加大对各类创新主体的赋权激励,保护各类创新主体平等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活力与动力。2019年,围绕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用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并促进全面创新。而今年,上海科技创新建设着重于"基本"这个词,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作为科创中心建设基本法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1月20日通过。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论坛在嘉兴举行。上海、杭州和嘉兴围绕"协同创新,共建共享"这一主题,就如何打破行政区划,推动科创要素自由流动、自由组合,共建共享区域创新体系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嘉兴实践1党委政府顶层设计出台政策力度空前2017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全面创新改革、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建设全域孵化之城等文件,有力地加强了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1.
正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中国古人的智慧时至今日也能动人心弦,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如同物理学里一旦找到一个物体的应力奇点,我们便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人类想要达成的效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2015年上海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的指示精神,上海开展了一年的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了科创中心建设的22条意见和9个配套政策,提出了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出发,上海从四个层面推进,这四个层面也构成上海科创中心的主体架构——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集聚区,推动大众创业、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新形势下,研究了上海国资创投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国内标杆企业对比分析,找出原因和差距。最后提出了上海进一步发展国资创投的建议。主要是:创新监管和考核模式、完善国资创投治理机制、探索结构化的投资组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科创中心22条意见"中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案,有了实施细则。近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共19条。《实施意见》是承继《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沪府发[2004]52号)基础上的又一次政策创新,侧重于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转化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企业转化主体、科研人员创业等环节和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上海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因为上海有着非常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基础。"科创22条"关注什么?关注"科创22条"就必须要从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说起,"科创22条"是落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举措,那么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上海提出了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  相似文献   

15.
正时任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张鳌认为上海科技创新政策阶段的划分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相适应,主要为五个阶段:全面恢复重建科技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以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阶段。时任上海市科委秘书长徐美华指出上海科技创新政策的七大里程碑,包括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科教兴市战略、成果转化18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以及科创22条等。  相似文献   

16.
<正>小镇介绍科创小镇是金山区、枫泾镇政府和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深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机制,落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战略的重要载体。科创小镇的发展愿景是建设科技创新企业集聚的小镇、  相似文献   

17.
俞灵琦 《华东科技》2022,(11):20-23
<正>立足普陀基础,以优势科创平台塑造区域科创品牌,以需求导向的政策服务推动培育集聚,力争推动开辟更专更精的科创产业赛道,不断提升本区域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格局中的显示度。细数过去,着眼当下,我们看到,普陀正在经历转型蝶变:科技创新功能布局初步形成,区域创新辐射力不断提升。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宁创新发展轴等重大战略项目以及行动计划陆续在普陀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2日,在2019长三角外资科创论坛上,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与美国高通公司发布了《长三角外资科创报告》。其宗旨是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推动长三角科创政策的协同、科创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外资企业科创要素在长三角的优化布局。该报告显示,面对迅速成长的中国市场以及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国际市场,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研发创新领域呈现加大投入、加速融合趋势。该报告将上海定位为长三角科研合作的核心。截至2019年9月底,"落沪"的外资研发中心达452家。外企研发机构加速与中国本土创新元素融合,可以更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市场,跟上  相似文献   

19.
正这两年,作为驱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科技成果转化,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5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925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3.7%,其中64.5%是企业研发投入。直观的数字体现出了上海这座城市对于科技创新的热情,也见证了上海对于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决心。在这之中,作为驱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科技成果转化,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去年5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当年7月,上海出台了《关于深  相似文献   

20.
自2015年伊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上海开始研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一号课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亲任课题组长。而2015年行至年中,“一号课题”也从由前期研究稳步走过了专题研究阶段。5月25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一政策在科技系统内被唤作“科创22条”。“科创22条”明确将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金融、知识产权、人才等领域出台具体操作细则和办法,提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两步走”规划:2020年前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到2030年形成科创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那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这“22条”解法从何说起,又具体落在何处,最终真正能带动多大的创新力度?而这正是本期封面故事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