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1,3-二咪唑丙烷(1,3-bip)、对苯二甲酸(H2tpa)和Cu(NO_3)_2·3H_2O为原料,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铜(Ⅱ)配合物[Cu(1,3-bip)(tpa)·H_2O·MeOH]_n,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88 57(5)nm,b=1.032 33(5)nm,c=1.062 71(6)nm,α=90.040(4)°,β=99.465(4)°,γ=109.765(5)°.合成配合物中tpa充当桥联配体与Cu(Ⅱ)离子形成二维(4,4)网格结构,经过1,3-bip的进一步修饰,形成一种有趣的二维结构,溶剂分子甲醇作为一个二连接的节点,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相邻的上述二维面形成一个具有三维超分子构型的配合物.此外,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1,3-二咪唑丙烷(1,3-bip),4,4′-联苯二甲酸(H2bpdc)和Zn(NO3)2·6H2O为原料,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二重穿插配位聚合物[Zn2(1,3-bip)2(bpdc)2·DMF]n,并采用元素分析、粉末XRD、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构解析结果表明,Zn(Ⅱ)作为一个四连接的节点,通过配体1,3-bip,H2bpdc连接形成一个二维(4,4)平面,相邻的2个(4,4)平面相互穿插形成一个新颖二维二重穿插的构型.另外,固体室温荧光测试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在330nm的光激发下于414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3.
以1,3-bip(1,3-二(咪唑基)丙烷),H2bpdc(4,4’-联苯二甲酸)和Ni(NO_3)_2·6H_2O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Ni(1,3-bip)(bpdc)·0.5H_2bpdc]_n,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粉末XRD和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解析结果表明标题配位聚合物是一个具有五重穿插三维结构.其中,配位聚合物中每个Ni(Ⅱ)离子可被视作一个三连接的节点,通过拓扑计算,该配位聚合物的骨架具有(10~3)二硅化钍型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1,3-bip(1,3-二咪唑丙烷)、1,3-bdc(间苯二甲酸)和Cu(NO3)2·3H2O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二维铜(Ⅱ)配位聚合物{[Cu(1,3-bip)(1,3-bdc)]·H2O}n,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10 50(5)nm,b=1.004 65(7)nm,c=1.154 67(6)nm,α=84.924(5)°,β=89.444(4)°,γ=76.505(5)°.标题配合物中每个Cu(Ⅱ)离子作为一个四连接的节点,通过1,3-bdc和1,3-bip桥联连接形成了二维(4,4)网格结构.此外,通过热重分析研究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2,6-双(2-吡嗪基)-4,4′-联吡啶为配体、邻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单核钴配合物[Co(dpb)(o-bdc)H_2O]·4H_2O,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此配合物进行了分析.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为单核钴单元,单核钴之间通过氢键的进一步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个Cu(Ⅱ)配合物:[Cu2(tol)4(C2H5OH)2](1),[Cu(pzc)2]·4H2O(2),[Cu(bpdc)(Imh)2(H2O)]·2H2O(3)(Htol=对甲基苯甲酸,H2pzc=吡嗪-2-甲酸,H2bpdc=2,2′-联吡啶-4,4′-二甲酸,Imh=咪唑).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电子吸收光谱、FT-IR光谱和表面光电压光谱(SPS),进行了表征和物性测定.结构分析表明,3个配合物的中心Cu(Ⅱ)离子呈现不同的配位微环境(依次为五、四和五配位);晶体中分子间氢键将结构单元分别连接成了具有1D、3D和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SPS测定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在可见光诱导下均呈现出明显的表面光电子行为.并且,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位微环境的变化对这种光电子行为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多金属氧酸配合物[(C_(10)H_8N_2H_2)]·[HPMo_(12)O_(40)]·H_2O(1),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和IR光谱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由1个[HPMo_(12)O_(40)]~(2-)、1个质子化4,4’-联吡啶和1个H_2O分子组成.多金属氧酸阴离子、质子化有机分子及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2种金属有机配合物{[Zn(tdc)(m-bix)]H_2O)}_n(1)和{[Co_5(btx)_2(NDC)_4(μ_3-OH)_2(H_2O)_2]}_n (2)(H_2tdc=2,5-噻吩二羧酸,m-bix=1,3-二咪唑基亚甲基苯),btx=对二(三氮唑甲基)苯),H_2NDC=1,4-萘二甲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四连接的二维层状结构,拓扑符号为{4~4.6~2},借助于氢键作用力,该配合物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而配合物2则以五核[Co_5(μ_3-OH)_2(COO)_8]作为次级结构单元,呈现出拓扑符号为{3~6·4~(34)·5~3·6~2}的罕见的十连接三维结构.此外,光致发光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565 nm和605 nm处有发射峰,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荧光材料.磁学研究则表明配合物2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线性拟合得到该配合物的居里外斯温度T_θ=-3.3K.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6):861-865
以氮杂环化合物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imb)和芳香多羧酸均苯四甲酸(H_4btec)为配体,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u(btec)_(0.5)(imb)]_n(1).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由左螺旋链和右螺旋链彼此连接而成的三维结构,可以简化为4,4,4-连接的三维拓扑结构,其拓扑符号为(3~2?10~3·11)(3~2·104)(3~2?103·11).另外还对配合物1的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热稳定性以及固态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进一步验证了Cu(Ⅱ)离子的存在能淬灭配合物的荧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热方法,通过ZnCl_2和4-(5-嘧啶基)间苯二甲酸(H_2PAA)在混合溶剂DMF/H_2O中反应制备得到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配合物[Zn(H_2O)_2(PAA)]·(H_2O)_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充分的结构表征。采用固态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锌离子和PAA~2-配体中的氧原子及氮原子配位,形成具有(4,4)菱形网格形状的一维层,该一维层状结构沿c轴交错堆叠在一起形成二维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振荡反应与溶液挥发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类具有3D结构的新型超分子配位聚合物{[Cu(4,4′-bpy)(OH)(H_2O)_2](ClO_4)·2H_2O}n(4,4′-bpy=4,4′-联吡啶).获得其单晶结构,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为a=1.023 00(7)nm,b=1.988 8(1)nm,c=0.749 90(5)nm,β=100.403(7)°,V=1.500 6(2)nm3,Z=4.在标题化合物中,每个铜(Ⅱ)离子由2个4,4′-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1个氢氧根的1个氧原子和2个水分子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CuN2O3四角锥构型.因每个4,4′-联吡啶桥联2个铜(Ⅱ)离子,故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而相邻的一维链状结构,又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联结成3D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2.
利用柔性配体对羟基苯乙酸(H_2L)、刚性配体4,4'-联吡啶(4,4'-bipy)与醋酸锌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个新型柔性配位聚合物{[Zn(HL)2(4,4'-bipy)]_n·n CH_3OH}(1)。X-射线单晶衍射显示1通过两个对羟基苯乙酸羧基的连接构成双核金属Zn配位单元,锌离子呈现为八面体的空间构型。1通过4,4'-联吡啶的桥连构筑成1D的链状结构,链状结构又通过羧酸配体间氢键O3-H3…O1、O6-H6…O7和O7-H7A…O2构筑成二维超分子结构。同时,配合物1与配体对羟基苯乙酸荧光相比,荧光强度大大增强并发生了红移,配合物1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NiSO4·6H2O与4,4'-联吡啶在H2O-CH3OH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Ni(4,4′-bpy)(H2O)4]·(SO42-)·(CH3OH)·(H2O),并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配合物含有三种分别沿[100]、[010]、[110]方向排列的无限长链,并通过其配位水分子与位于层间位置的SO42-形成氢键而连接成为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液合成方法,合成出2种新颖的铅和镉配合物[Pb(bipy) (NO3)(H2O)]·NO3(1)和[Cd(phen)2 (NO3)2](2)(phen=1,10-邻菲啰啉,bipy=2,2′-联吡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中心金属Pb(Ⅱ)为4配位;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中心金属Cd(Ⅱ)为6配位;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2D层状结构,而配合物2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形成3D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1,3-二(4-吡啶基)丙烷(1,3-Di(4-pyridyl)propane,dpp)和4,4'-联苯二甲酸(4,4'-Biphenyldicarboxylic acid,bpdc)混合配体与硝酸铜经水热反应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u(dpp)bpdc]n.晶体结构分析表明,[Cu(dpp)bpdc]n为一锁链型配位聚合物,锁链之间通过分子间的C-H…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1个新的Cu(Ⅱ)配合物[Cu(pdc)2]·[(CH3)2NH2]2(H2pdc=吡啶-2,5-二羧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IR、固体UV-Vis吸收光谱、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热重等物性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为Cu(Ⅱ)的单核配合物,其中Cu(Ⅱ)离子为四配位(CuN2O2配位模式),形成扭曲的平面四边形构型.晶体中,分子间通过Cu…O弱键及氢键网联成3D超分子.SPS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300~800nm范围内呈现出一定的光电响应,表明它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将SPS与UV-Vis光谱进行了关联,发现它们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标题化合物{[Co(4,4′-bipy)(H2O)4](pda)2(H2O)2}n由醋酸钴、3-羧甲基-1,3-(2-甲基苯并咪唑基)-1-乙酸(Hpda)和4,4′-联吡啶通过水热反应而得。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显示该化合物的不对称单元含有半个Co2+离子、半个4,4′-联吡啶分子、1个抗衡阴离子pda-、2个配位水分子和1个结晶水分子。标题配合物中Co2+被4,4′-联吡啶分子桥联形成一维链{[Co(4,4′-bipy)]}n,同时4个配位水分子和来自不同4,4′-联吡啶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与Co2+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在固态结构里,抗衡阴离子pda-、配位水和结晶水分子通过O—H…O氢键作用构筑形成二维波浪形状的氢键结构,同时相邻二维氢键层被4,4′-联吡啶分子进一步以柱状连接形成拥有一维通道的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1,3-bip(1,3-二咪唑丙烷),H2tpa(对苯二甲酸)和Cd(OAc)2.2H2O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二维配位聚合物[Cd(1,3-bip)(tpa)]n,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线单晶衍射对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结果表明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7 71(3) nm,b=1.586 51(6) nm,c=2.026 46(6) nm,α=β=γ=90°.标题配位聚合物中每个Cd(Ⅱ)离子与顺式构型的1,3-bip配体桥联形成一维右旋的螺旋连,通过tpa配体进一步连接形成二维(4,4)网格平面构型,相邻2个二维(4,4)网格面之间相互穿插形成一个二重穿插的二维双层构型.固体室温荧光测试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在波长为330 nm的光激发下于424 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19.
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o_2(NTB)(bipy)_(1.5)(H_2O)_3]·H_2O}_n(H_3NTB=4,4′,4″-三甲酸三苯胺,bipy=4,4′-联吡啶),并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对其进行了结构测定与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中钴离子采取五配位的四角锥构型和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构型,构成了{CoO_4N_2}和{CoO_4N}两种结构单元,通过H_3NTB配体和bipy配体作为桥连结构,构成了一个穿插的三维网络结构,并通过分子间氢键使结构更加稳定.紫外光谱测试表明配位聚合物对染料刚果红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最大吸附率为65.3%,最大吸附量为45.52 mg/g;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其氧化还原过程受表面控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溶液法成功合成出了一个新的铁配合物{[Fe(4,4'-bipy)(H_2O)_4]·2(mtyaa)}_n(mtyaa=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阴离子; 4,4'-bipy=4,4'-联吡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表征。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25 5(3) nm,b=1.164 1(4) nm,c=1.464 7(6) nm,α=92.962(6)°,β=96.206(7)°,γ=106.327(7)°,V=1.337 8(9) nm~3,Z=2,Dc=1.645 g/cm~3,F(000)=684,R_1=0.0377,wR_2=0.080 1。在配合物中Fe(Ⅱ)离子被4,4'-联吡啶配体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未配位的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阴离子游离在铁链之间。游离羧酸配体与配位水之间的氢键作用将链状结构连接成三维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