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平板堆焊的方法及高速摄像系统,研究了双电极钛钙型碳钢焊条的焊芯间距对焊接工艺和电弧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电极钛钙型碳钢焊条的焊芯间距是影响电弧电压的最重要因素。在焊接过程中,调节双电极焊条与工件间距对电弧电压的影响很小;随着焊芯间距的增大,电弧电压升高,焊条套筒形状由两边尖、中间凹逐渐变为两边凹、中间凸的形状,焊接电弧由小而集中变为大而分散。对于药皮质量系数为45.6%、直径为4mm的双电极钛钙型碳钢焊条(双焊芯),在电流为200A的条件下,当焊芯间距为1.2~1.7mm时焊缝成形较好。  相似文献   

2.
多元微合金化铸铁电弧冷焊同质焊条的焊接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产条件下,研究了铝粉的加入量及焊接温度对多元微合金化铸铁电弧冷焊同质焊条所获得的焊补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观察评估了焊条的焊接工艺性能,结果表明,在焊芯成分不变的情况下,药皮中配入4%的铝粉有助于焊缝金属石墨化,可使焊缝硬度降低的10%,适当提高焊接温度(室温→200℃),焊缝中铁素体含量增加,熔合区渗碳体趋于消失,焊补区硬度显著降低,焊缝和熔合区最低硬度分别为HB176和HB197;熔敷金属抗强度高达453MPa,焊缝中无裂纹,焊条的焊接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焊条偏心测量传感器的微型化入手 ,用电涡流传感器替代传统的电感式传感器 ,利用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与焊芯至传感器端面间距离的线性关系 ,将焊条的偏心量转换成高频载波电信号 ,并配置了相应的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 ,使焊条生产中出现的焊条偏心能及时得以发现 ,为实现焊条涂压机偏心调整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结构钢焊条焊接电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德国汉诺威大学发明的焊接质量分析系统,对结构钢E4303和E5015型焊条在焊接过程中的电参数进行随机检测,对电弧电压、焊接电流波形和短路时间、燃弧时间、过渡周期等参数的概率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精确地确定了最大值、平均值等。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更具体地了解焊条熔滴过渡特征和评估其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适合焊接新研制出的1200℃炉用耐热钢ZG3Cr_(31)Ni_(11)的一种专用焊条。通过试验给出了比较合理的焊芯和药皮成份。该焊条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焊缝金属的化学成份、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双丝脉冲MAG焊的焊接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丝焊中焊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搭建了双丝脉冲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AG焊)焊接系统,利用LabVIEW信号采集系统和高速摄像系统采集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波形,并同步拍摄电弧形态和熔滴过渡过程.选取后丝一个周期内电流峰值为表征参量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研究前后丝沿焊接方向间距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对电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研究后丝预设峰值电压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丝间距对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两电弧间电磁力的作用,间距控制在12mm以内或30mm以外时,焊接过程稳定性较好,在20mm左右易发生断弧;后丝电源峰值电压预设为32.5v时焊接过程稳定性较好,偏小易发生短路,偏大有断弧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曹仁刚 《甘肃科技》2007,23(12):27-28
为消除长输管道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质量,在现场实际施工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焊接理论知识,分析了纤维素焊条手工电弧下向焊常见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气体保护药芯焊丝双丝焊接电信号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双丝焊接过程中电弧的稳定性和避免双丝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规律的断弧现象,设计了不同焊接参数值(电压匹配、电流匹配、焊丝间距)的系列实验,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同步拍摄了电弧形态,采用Labview信号采集系统同步采集了焊接过程中两电弧的电流、电压波形.采用电流直方图对两电弧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引导电弧,降低跟随电弧电压,降低跟随电弧与引导电弧的电流比例,增大焊丝间距,电弧稳定性得以提高;对于跟随电弧,降低引导电弧与跟随电弧的电流比例,降低跟随电弧电弧电压,增大电弧间距,跟随电弧中断频率降低.最后,将高速摄影拍摄到的电弧图片与采集到的电流、电压波形图相结合,说明了发生断弧现象的循环规律.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新研制的适合于大型冷冲模镶块刃口堆焊的专用堆焊焊条 ,通过试验确定了焊条的合金成分并给出了比较合理的焊芯和焊条药皮化学成分。测试结果表明 ,新焊条堆焊层金属的化学成分、硬度、硬度梯度、金相组织均满足在铸铁基体上堆焊制造冷冲模镶块的要求 ,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 ,与常用冷冲模堆焊焊条D32 2的对比试验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新型焊条的耐磨性能优于D32 2。  相似文献   

10.
药皮组分对不锈钢焊条工艺性能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焊条药皮成分对不锈钢焊条工艺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近百种焊条的药皮组分进行调配 ,发现碳酸盐与氟化物的比值对稳弧性、焊接飞溅以及焊缝成型等性能的影响很大。TiO2 与硅铝酸盐之比应不小于 3.5∶1,以防止出现粘渣。加入硅、钛等强脱氧剂会显著改善焊条的脱渣性能。药皮厚度对焊条工艺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药皮厚度越大 ,焊接飞溅率越低 ,脱渣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并设计了一种用于铝镁金属及其合金焊接的新型不对称变极性等离子弧焊设备.交变方波的正、负半波电流分别由两台独立的直流电源供电.与传统变极性等离子弧焊设备最大的不同是在焊接过程中,钨电极在极易烧损的负半波不接正极,因而使电极尖端的形状、尺寸得以长时间保持,大大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另外,由于负半波主弧电流与维弧电流“各行其道”,从而避免了传统变极性等离子弧焊过程中主、维弧相互干涉,导致电弧不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窄间隙P-GMAW焊接中,电弧行为将直接影响焊缝成型效果,而侧壁和电流会影响电弧的形态。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分析窄间隙P-GMAW焊接中同一电流脉冲周期内不同时刻,以及同一摆动周期内不同电流脉冲周期的电弧形态变化情况,得出结论如下:(1)窄间隙摆动焊接中,电弧形态变化因素主要是脉冲电流的大小和焊枪与侧壁的距离;(2)由于电弧形态和熔滴过度相互影响,它们共同决定焊缝成型效果,因此电弧形态是决定焊接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根据福建某企业Q345B钢结构厂房建设实际,分别使用CO2气体保护焊和焊条电弧焊两种焊接方法对厚度20 mm的Q345B钢板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外观及无损探伤检测,并系统研究焊接试样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焊条电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均能够用于Q345B钢结构厂房的焊接,焊接质量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但CO2气体保护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高于焊条电弧焊接头,且显微硬度分布更均匀;焊接方法对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构成影响不大,但焊条电弧焊接头各区域的晶粒尺寸均大于CO2气体保护焊接头;采用16 KJ·cm^-1热输入的CO2气体保护焊接头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且焊缝组织最为均匀,推荐企业优先选用此种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4.
E8010纤维素型全位置立向下电焊条的配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位置立向下焊接的特点和要求,在对现有各类焊条渣系的物理性能及工艺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了具有短渣特性的高氧化钛渣系及高发气量的微晶纤维作为电焊条的基本配方,并加入适量的铁砂,利用其在焊接时冶金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提高电焊条的熔敷效率。  相似文献   

15.
应用设计制作的真空电弧图像瞬态摄像系统,对长间隙下(开距40mm)不同时刻的真空电弧图像进行了拍摄,获得了真空电弧形态演变过程.通过外加线圈对灭弧室触头间施加纵向磁场,保持了大电流下电弧为扩散型,降低了电弧电压.通过观察电流过零后的真空电弧图像,发现了真空电弧的重燃点位置,并提出了清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 在高压舱内进行了不同水深的水下湿法药芯焊丝焊接(FCAW)试验,以电弧电压差异系数的倒数作为衡量电弧稳定性的指标,分析了不同水深条件下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之间的相关性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并从送丝 熔化系统的角度探讨了电压与电流的相关性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利用二次函数拟合电弧稳定性指标与电弧电压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佳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结果表明:最佳的水下湿法FCAW的电压与电流关系曲线呈上升的变化特性,随着水深增加,FCAW需要更高的电弧电压;水下湿法FCAW的电弧稳定性取决于电压与电流的相关性,而并非简单地随着水深的增加而下降;水深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压与电流相关性的不同;随着水深增加,相同焊接电流所需的电弧电压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焊接小孔效应的电弧电压信号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在等离子焊接小孔效应下对焊缝的熔透质量进行实时控制 ,在不同类型的焊接电源和被焊材料条件下 ,研究了熔池小孔效应与等离子电弧电压信号的关系规律。根据电弧电压信号相对于其均值的偏差的大小及熔池穿孔和未穿孔状态下电弧电压幅频低频段信号的差异分别设计了两种算法 ,并对电弧电压信号的加工处理 ,分别得到了两种传感信号。设计了熔池穿孔与否双阈值判断准则 ,用以检测熔池小孔是否存在。该传感技术可适用于不同焊接电源和不同工件材质 ,为实时熔透质量自动控制提供了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镁、钾及E4303型焊条主要配方成分对交流电弧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文试验和药皮成分的综合调配,研制成功了在36V(低空载电压下引弧及再引弧容易的焊条,该焊条交流稳弧性好,各项工艺性能良好,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满足国标要求的,同时具有熔敷效率高、耗电小和安全系数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