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循环反应器中循环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循环反应器便于控制物料浓度和反应温度,同时使物料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而被广泛应用.循环反应中的循环比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文章给出了确定反应器达到全混流操作状态所需最小循环比的基本方法.β的大小与反应类型、动力学方程、反应器大小和操作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使用H_2作为还原剂,采用NO_x存储还原循环的试验方法,在石英反应器上研究了还原时间、反应温度和还原剂体积分数对NO_x存储还原(NSR)催化剂Pt/Ba/Ce/γ-Al_2O_3存储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还原时间,在此处可取得最高的循环转化率;最佳还原时间与反应温度和还原剂体积分数相关,提高反应温度或者降低还原剂体积分数,最佳还原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3.
钙基吸收剂是CO2捕集技术中常用的吸收剂,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天然钙基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下降明显.采用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与葡萄糖酸镁(C12H22MgO14)及L-乳酸铝([CH3CH(OH)COO]3Al)作为前驱物,通过湿法混合的方法处理,制得了5种新型钙基吸收剂,试验研究了其吸收CO2的循环吸收能力及循环稳定性,分析了吸收剂组分、煅烧温度、煅烧气氛等条件对新型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此前驱物制备的吸收剂,其循环反应特性明显高于传统的钙基吸收剂;其中,CaO/MgO(75wt%/25wt%)吸收剂具有最好的循环吸收能力,CaO/Ca9Al6O18(75wt%/wt25%)吸收剂具有最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研究煅烧条件对这两种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到:850℃时,吸收剂表现出最佳的反应特性,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吸收剂的循环吸收能力有所下降;煅烧气氛对吸收剂循环吸收特性的影响与煅烧温度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双固定床反应器系统上采用提高碳酸化反应压力的方法来改善白云石的CO2循环捕获性能.对白云石在不同碳酸化反应压力、温度、碳酸化气氛与煅烧气氛中CO2浓度以及颗粒粒径等条件下的循环碳酸化特性进行测试,并与石灰石的循环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高碳酸化反应压力有利于提高白云石的循环碳酸化转化率.反应压力一定,白云石的碳酸化转化率随碳酸化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700~750℃和0.5 MPa条件下,白云石获得较高的碳酸化转化率.白云石的加压循环碳酸化反应对一定的粒径范围和煅烧气氛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白云石的加压循环碳酸化性能较石灰石优越.  相似文献   

5.
以固体超强碱为催化剂,利用脂肪酸和N,N-二甲基丙二胺的缩合反应合成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结构及其用量、底物比例、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缩合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即以固体超强碱KF/γ-Al2O3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0.1 mmol、n(脂肪酸)∶n(N,N-二甲基丙二胺)为1∶1、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120℃.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产率高,反应结束后无须进行纯化处理;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无须使用惰性气体保护;催化剂易分离且可循环利用,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合成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常用的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模型由于忽略了电化学反应引起的结构变化而导致锂动力电池寿命预测出现错误.为此,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对象,研究了锂动力电池内部结构形态与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形态与性能的动力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形态与性能的动力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模型(BLPC模型),研发了对应的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检测系统(BLPC系统),并以此对磷酸铁锂电池进行了循环寿命实验和BLPC模型的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常用的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相比,该预测方法具有可行与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热化学闭路循环分解制氢的四段法.应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反应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和多元回归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并获得了四个数学模型、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反应的中间固态物质进行了检测.研究了循环中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UB3LYP方法研究了气相中二聚体Au_2~+在二重态与四重态势能面上催化CO+H_2O→CO_2+H_2的水煤气变换(WGS)循环反应的机理.二、四重态势能面上各个驻点的几何构型被全参数优化,同时对过渡态进行了频率分析,并使用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讨论了势能面的交叉情况.运用Kozuch的能量跨度模型对循环反应中催化剂的转化频率(f_(TO))进行了计算,同时对整个反应的决速态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二、四重态势能面之间没有交叉点;循环反应中决速过渡态(TDTS)是~2TS34,决速中间体(TDI)是2IM1;298.15K下整个反应的δE=237.6kJ·mol~(-1),fTO=1.440×10~(-29) s~(-1).  相似文献   

9.
以Cu 和CO与N2O反应作为第一过渡金属离子对CO与N2O催化循环反应的范例体系.采用密度泛函LIB3L YP/6-311 G(2d)方法计算研究了第一过渡金属离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与CO与N2O反应的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并用LIB31,YP/6-311G(3df)方法对各驻点作了单点能量校正.在Cu 与CO与N2O反应中,计算确定了该反应的为两步反应.用单点垂直激发的方法确定了单重态和三重态反应势能面的两个交叉点CP1和CP2,计算发现在势能面上的翻转能够有效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这对该反应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供了一种以电石渣为原料,循环利用氯化铵制备高纯碳酸钙的方法;通过实验系统讨论了碳酸钙制备的工艺条件以及不同工艺条件对所得碳酸钙晶型与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碳酸钙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为CO2流速 80 mL/min, 反应温度30 °C, 反应时间60 min;所得产物为纳米的球形球霰石,产物中CaCO3的含量为99.95%, 白度为99.3%, 产物具有良好的自流动性和自粉化性;整个制备工艺中碳酸化反应滤液可循环利用8次, 此时的反应效能大于50%;通过工艺条件的调控成功制备出高纯纳米碳酸钙、球霰石型碳酸钙、文石型碳酸钙以及方解石型碳酸钙. 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案有望应用于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与碳酸钙的可控制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氯化钠热分解循环,采用二氧化钛为循环介质,利用循环中各反应热效应及一部份外界供热使氯化钠分解为氯与碱,本文侧重研究了循环中各主要反应的适宜条件,并从热力学计算出循环中能量流动过程,证明此循环为一种非电解法制备氯与碱和新途径,有与电解法相竞争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氯化钠热分解循环。研究了循环中各主要化学反应的适宜条件,并从热力学计算出了循环体系中能量流动过程;用TG法研究了循环中多相反应的动力学问题,实验和理论证明了该循环具有很大的节能优势,有取代传统电解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传统降低纯碱铁分的方法是通过添加硫化钠和氯化镁,但此方法对纯碱生产会造成以下的负面影响:堵塞炉气系统、出现灰碱、影响重灰生产。根据生产实践,提出降低纯碱铁分新的方法:使用非金属及耐腐蚀金属材料、提高中和水浓度、合理的清洗制碱周期和稳定生产工况,通过减少硫化钠用量,达到延长煅烧炉运行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二次苛化法制烧碱工艺、采用特制高效过滤设备,使生产周期缩短,液碱浓度提高、突破了传统苛化法制碱生产周期长,烧碱浓度低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5.
吴城天然碱矿水溶开采模拟试验证明,采用双井对流采矿,孔道位置是影响总碱采出率的主要因素.孔道在碱层下部时。总碱采出率最高.若在碱层中、上部形成水的通道,或天然碱层之上覆盖盐岩层时.采用注气控制顶溶,以防顶扳过早坍塌.既可提高总碱采出率,又可达到盐碱分层采出,为采出液的分离加工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6.
碱渣土的真空-电渗联合排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中给出了碱渣土的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排水固结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电渗联合法的排水固结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对碱渣土均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且真空-电渗联合法比真空预压法的排水效果更加显著.尤其是在真空预压排水结束后,真空-电渗联合法仍产生明显的排水效果,具有水头梯度下的排水固结和电场作用下的电渗排水固结两方面的排水固结机理,因而比单纯的真空预压的排水速率快,排水固结量大.文中结果可扩展用于对软土地基的加固.  相似文献   

17.
亚甲基蓝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ClO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lO_2在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消毒中代替液氯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在ClO_2的检测中关键的问题在于消除其他氯的含氧化合物的干扰,因此,准确、灵敏地测定在其他氯的含氧形态存在下微量ClO_2是很有实际意义的。研究了用白亚甲基蓝(LMB)作显色剂,利用反相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有Cl_2,ClO-,ClO-2,ClO_(3)~-共存时低质量浓度的ClO_2。结果表明:ClO_2的线性范围为0~1.91mg/L,检测下限为0.028mg/L;氯气和次氯酸可用草酸作掩蔽剂消除,ClO_(3)~-不干扰测定,ClO_(2)~-的最大允许量是3.0mg/L。  相似文献   

18.
文中分析了海拔高度对烧碱生产中食盐水电解及氯气干燥过程的影响,指出海拔高度的增加会对烧碱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确定高海拔地区烧碱生产工艺参数时,必须考虑海拔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乡镇企业设计了纯碱生产新工艺。探讨了重碱湿法“煅烧”并接着苛化制烧碱的工艺条件。为小碱厂在产品自消化和深加工方面提出了多种途径,可以克服单纯纯碱生产受碳酸氢铵价格影响,经济效益不稳定的缺陷,可以使企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经济效益也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The dispersion of chlorine gas in urban street canyons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using the fire dynamics simulator, a code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of USA, which uses large eddy simulation coupled with the Smagorinsky sub-grid scale model. The unsteady flow fields were computed by solving the filtered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under low Mach number ap-proximation by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studie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treet canyon configurations and aspect ratios on the flow and chlorine gas dispersion. The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and aspect ratio both affect the vortices and the local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in street cany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