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通过桌面上的一台台闪闪发光的显示屏来观看数码世界的,我们称它为电脑监视器。当您凝视屏幕上的画面时,射来的光线在您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上聚焦成一个硬币大小的图像,视网膜将光转换为信号,通过视神经进入大脑。  相似文献   

2.
赵锐 《科技资讯》2006,(32):149-149
仔细观察飞驰的轿车,有时会觉得它的车轮在倒转或不转,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物体所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在网膜上形成影像时,大脑随即产生视觉。如果这时闭住眼睛或将物体移离视线,则大脑中的视觉不会马上跟着消失,而可以继续留存一段时间(对于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05至0.2秒。),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暂留。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基于计算机视觉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双目视觉测量探头、图像采集卡、扫描机构及其控制部分组成.通过两个摄像机同时摄取一个扫描激光光条的图像,经图像匹配,利用视差,可计算得到光条上所有点的位置以及深度,即被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信息.就系统中的摄像机标定、图像采集、特征提取、图像匹配及三维信息恢复等主要工作过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人的手脏了要洗手,这是人之常情,而洗手的过程首先要让水经过人的手,然后将手上的污迹一点一点的细细的洗去,手才能真正洗干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洗手是一样的道理,即让新学的知识经过大脑,在大脑中分析理解,与大脑里原有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现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一道理,我们不妨把它称为课堂学习的“洗手效应”。  相似文献   

5.
光与成像     
<正>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是亮的。这就说明物体在发光,或自身发光,或者被其他发光的物体照亮了。不过,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自身是不发可见光的,我们能看到这些物体都是被自发光的光源(主要是阳光或灯光)照亮而反射或散射光的缘故。还有,要看到物体,光必须具备直线传播性和互不干涉性。假如光不是直线传播的,我们就看不到物体,或  相似文献   

6.
A:这是由于视网膜上负责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的变化造成的。我们的视锥细胞中存在3种类型的视锥细胞,分别感受红色、绿色和蓝色3种颜色的光。这3种物质各自感受到的信号强度被组合在一起传递给视神经,我们据此就能判断所看到的是什么颜色。当我们持续凝视红色后,由于红色视物质兴奋时间过长,引起疲劳,由它负责收集的红色光的信号强度就“被削弱了”,而此时绿色视物质处于兴奋状态会“趁虚而入”。  相似文献   

7.
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学发明叫做“大脑端口视觉设备”,又称“电子棒棒糖”。该设备包含一副安装着微型摄像机的太阳镜、一个手机大小的控制器和一个棒棒糖一样的电极感应器。  相似文献   

8.
多少年来,科学家和眼科医生都在竭尽全力,试图将“光明”还给盲人和视力减弱者。而凭着“生物眼”的诞生,也许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芯片再造“眼”美国的惠顿和伊利诺伊等公司在这方面已迈出了第一步,他们用极微小的芯片模拟眼球中视觉细胞的某些功能,即把视网膜上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传给大脑。阿灵顿海军研究署的科学家们正在研  相似文献   

9.
宇宙中最可怕的家伙是谁?这个问题一出。我猜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同一个词儿——黑洞!这家伙可是个“大嘴怪”,逮谁吃谁。任何从它身边儿经过的物体,都会被它拽过去整个吞掉,就连光线都没法儿选出它的“魔嘴”!  相似文献   

10.
光的骗术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12,(10):90-91
物体发出光,或者被发光,总之,只要从物体来的光到达我们的眼睛,就会在眼睛中成像,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因为日常经验中光是直线行进的。沿着光到达眼睛的方向反推过去,就判断出物体所在的方向;再根据光线角度的变化程度判断出物体的远近。如果光线拐了弯到达我们的眼睛,我们无法判断光的弯曲,只能认为物体在光线来的方向。当然,如果有物体在那里,但其光线不能到达我们的眼睛,那也看不到这个物体。所以,有时眼睛是会被欺骗的。  相似文献   

11.
曲晓文 《科技资讯》2006,(22):177-177
视频检测技术是交通检测领域的一种新技术,是一种结合视频图像和电脑化模式识别的技术,在路上安装摄像机,通过软件在显示器视频图像的车道上设置虚拟车道检测器,每个虚拟车辆检测器代表一个区域,当车辆通过任何一个虚拟检测器时,就会产生一个检测信号,再经过软件数字化处理得到车型、车流量、车速、车头距离、占有率、车辆排队长度等交通数据。这里从另外一个角度介绍一种针对运动物体的图像处理方法,即通过图像灰度的一种代码变换,比较连续的两副图像,进而检测物体的轮廓及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科技》2010,(3):92-92
自2006年起,哈利·波特的“隐身衣”就不再仅仅是电影中演绎的神话了。2006年,Leonhardt和Pendry等人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分别独立提出实现“隐身衣”的物理机理,这类“隐身衣”可以使光绕过物体,从而使物体看起来似乎不存在,即实现了“隐身”。  相似文献   

13.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一直以来,有人将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科技产业的一个大规模生产基地,这实际上是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错位。从应用研究开始、经过小试、中试、直到产品化这一技术创新的过程,乃是大学科技园活动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科技园正起到了一个孵化器的作用。至于产业化的过程则应由下游的高科技企业来实现,而不应该作为大学科技园的任务。因此,大学科技园在本质上是一种“孵化器”,而不是“养鸡场”。  相似文献   

14.
电视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约翰·洛吉·贝尔德用自行装置的电视设备,第一次将移动的图像传向远 处的接收机现场。也许当时,他并没意识到,他的举动将会创造一项科学史上的崭新技术,从而影响现代人类的生活。出生于1888年的贝尔德,是一个爱幻想、富有激情的年轻人。尽管他出身寒微,资金匮乏,但他还是着魔似地迷上了电视发明。他动手建造了一架能以集束光线扫描物体的摄像机,用一只光电管把光和被扫描物体的黑暗部分转换成电,又建造了一个能将这一过程颠倒过来的接收机。他设计出一…  相似文献   

15.
《青年科学》2011,(6):14-14
何谓“六星连珠” 从2011年5月11日开始,天空中将会出现水、金、木、火、天王和海王六星连珠的奇景,这一景观持续数周。所谓“行星连珠”,至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通常用肉眼望去,行星差不多处在一条直线上,人们就称之为“行星连珠”。但这不是像糖葫芦穿成一条线,而是分散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王焰安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64-164
近年来,“原生态”一词使用频率日渐提高,使用对象日渐增多,大有成为时髦用词的倾向。民间文艺领域里,这一词也不断地被一些人运用。或说其采风所得的材料是原生态的,或说他人采集的材料是原生态的。其实,我们只要深入乡村,认真体会民间民众的生活,就会觉得事实并非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我们所见所听到的民间文艺绝大部分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了,而是与原生态多少有所变异的亚生态了,因此民间文艺界应谨慎使用“原生态”一词。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们经过近50年的研究,最近终于研制出一套人造视觉系统(又称“人造眼”),这一成功可望惠及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失明者,让他们能重见光明。据悉,这套系统由68根铂电极、一部摄像机和一台微型电脑组成,其原理就是将摄像机拍摄的画面通过电脑的处理,传输入人脑,刺激脑部产生影像。由美国纽约市医学专家领导的“杜贝尔研究所”研发出来的“人造眼”,是由装在眼镜上的一个微型摄像机接受的影像信息与一台超音波感应器接收的远处信息共同组成。在研究所的大会议室里,杜贝尔医生给前来采访的记者们演示了这套设备是如何起作…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促使外国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中国也因此成了“世界加工厂”。但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因为“中国制造”的特点是加工在中国,而技术创新在国外。缺乏技术,就等于丧失了竞争力。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而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时下议论的一个热点。在京召开的“2005技术中国论坛”上,众多专家认为,“中国创造”不仅仅要技术创新,还要立足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Q&A     
<正>Q:光速永远是最快的吗?引力之类的是否会让光减速?A:根据相对论,没有任何物体或信息的运动速度可以超过真空中的光速。物体的引力只会改变空间的"形状",不会使得光传播的速度改变,它仍然以最高速度和最短路径通过空间。当背景光源发出的光在星系、星系团及黑洞之类具有较强引力的天体附近经过时,光线会像通过透镜一样发生弯曲,产生可以观测到的引力透镜效应。但是通常情况下,光并不是在真空而是在介质中传播的,此时光传播的速度就不再是真空中的光速,而是和介质的折射率有关的一个小于真空光速的速度了。  相似文献   

20.
物体的重量定义为“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而使它受到的力。”重量也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它是使物体产生重力加速度的原因。这就表明:重力是引力性质的。但重力并不是地球引力的全郎,而是引力的一个分力;就方向而言,引力指向地心,重力指向则与地心稍有偏离。一、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质点间的引力为:f=G((m_1m_2)/(r~2))。地球上的物体不很大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