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如何让学生做一个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人,对于一个老师师,给予学生更多更全的爱,把师德放在首位,从教育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中做到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用心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本文对爱心教育内涵进行分析,提出了爱心教育方式方法,用爱培育学生。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是心灵的建筑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优秀人格的重要使命,对于学生,班主任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更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班主任不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还要做到心灵上的沟通,做到用心的教育,才能够铸遗学生高尚的人格。班主任的工作,简单而繁琐,任重而道远,它既肩负着培养社会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又肩负着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优秀品德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倾听是一种能力,是用心地聆听,用心地感觉,是师生的心灵之约。倾听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没有倾听的课堂不是完整的课堂,没有倾听的语文教学是缺陷的教学。让语文课堂成为语言交流的课堂,成为智慧碰撞的课堂,成为真情流露的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刘杨 《科技咨询导报》2007,(31):135-135
培养良好师德,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教师是智慧的使者,是文明的桥梁、是心灵的火炬、是人格力量的重要来源。一个被学生爱戴的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具备多种角色特点。  相似文献   

5.
赵炎 《科技信息》2009,(35):340-340
用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缩短学生与教师的距离,用爱去对待学生,友善的走进他们的心灵,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6.
图书推荐     
《科技智囊》2007,(3):95-95
《成败之道》[内容提要]汇聚著名教授经典智慧引领企业走向成功之道“书读万卷,神交古人”是个美好的愿望,现在,你有了与20位哈佛教授直接交流的机会,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产生的智慧火花会让你事业蒸蒸日上!每一个企业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危机,是选择成功,还是走向失败?从头再来真的是不可避免么?本书会让你茅塞顿开,原来,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想一想吧,有20位世界级的教授在为你的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值得你用心去体会!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红梅 《科技信息》2008,(32):258-258
大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个体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成长发育时期。学生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运用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由美而求真向善,运用音乐欣赏的文化功能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运用音乐欣赏的教化和心理功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审美能力的发掘、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灵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们不仅是孩子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用心去倾听,用智慧去引导孩子,从日常的小事做起,真正把育人放到第一位。  相似文献   

9.
张京政 《科技信息》2012,(25):295-29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教师应该如何用心去教育学生,因为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作为老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让学生"摸得着"你的爱。  相似文献   

11.
池田大作的自然观与佛教文化的智慧紧密联系在一起,池田大作的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和谐共生观念,既包含着佛教教义的启示,也体现出他对自然本质的独特思考。普济众生,广大慈悲,是池田大作在写景纪行散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种自然精神。池田大作对于自然的生命力和向上精神的强调其着眼处不仅放在那些自然生命的朝气蓬勃的时段上,而且特别注意到了自然生命处于萎缩时段中的力量的进发和向上的执著。谦让和平,始终抱持一颗感恩之心,感激自己所受到的来自自然的种种恩惠。这是池田大作的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的形象表达,同时也是池田大作的生命理念与人格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美育是不可分割的,体育运动中包涵着体育美.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美的动作、美的旋律、美的造型来培养自身美的思想、美的心灵、美的行为,陶冶情操,发展心智,力求德、智、体、美在自身达到的平衡、完善,促使自己成为立足未来的世纪有竞争能力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对211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当地儿童进行了人格特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人格在诸多因子上与当地儿童有极其显著差异;在人口统计学资料的性别和是否来自灾区因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年级和是否来自灾区人口统计学资料可以有效预测相关人格因素.不良的人格特质对儿童自身的人格完善和学业成就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帮助,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智力和心理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的心灵是知、情、意的统一,是理智感、审美感、道德感的统一。结合作者的数学教学,阐明了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美学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发现余秋雨散文的艺术贡献在于彰显了主体意识.强调主体精神,其语言在审美与审智间取得了一种平衡,在创作中大胆采用了其它文体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军人价值观的构建,是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军历史使命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从仁、信、智、义、礼、忠六个层面论述中国儒家文化精髓对构建当代中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三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精神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农民个性特点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农民的价值观念,是农民的精神灵魂。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该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这位20世纪震惊中国乃至世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先进人格作为一种境界,向人们展示了人格发展的最好的可能性,展示了潜在人性中的最具有力量最高尚的方面,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为新时期健康人格建设提供了一个模范。从仁、智、勇三个方面对毛泽东的基本人格做了浅显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紧迫的社会课题。本文立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老子人本思想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老子人本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做人智慧,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学习道家文化,汲取精神营养,充分发挥老子的重生、贵生思想及做人、生活智慧,全面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当代大学生担负着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一定要把"成人"和"成才"有效地结合起来,借鉴老子做人哲学,以做人为基础,加强成才教育。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这位20世纪震惊中国乃至世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先进人格作为一种境界,向人们展示了人格发展的最好的可能性,展示了潜在人性中的最具有力量最高尚的方面,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为新时期健康人格建设提供了一个模范。从仁、智、勇三个方面对毛泽东的基本人格做了浅显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