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贺建奎事件引发了全球生物学家、伦理学者和社会公众对于人类基因编辑的激烈讨论。贺建奎团队用CRISPR技术打开了基因编辑人类婴儿的禁区大门,该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基因治疗手段。大众舆论对此的反应透露着一种恐慌,即人们对于该技术可能带来的未知风险的恐慌。这种恐慌部分地受到了基因本质主义这一认知偏向的影响。论文首先概述CRISPR技术的历史,并介绍贺建奎团队对于CRISPR的应用。接着从认知角度探讨基因本质主义在贺建奎事件中的表现,并试图澄清其中被过度诠释的部分,以期部分缓解人们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恐慌。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2018年11月底公布的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实验引发了轩然大波,无论是科学界还是大众舆论都几乎一边倒地提出谴责,并激烈讨论此实验所涉及的技术细节和后果以及基因编辑活动的伦理规范和制度约束。本刊特针对该热点事件邀请国内数位专家学者撰文,以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反思。陈晓平教授倡议在生命伦理中引入"生殖系基因编辑禁止原则",并主张将这些  相似文献   

3.
正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称,由其团队创造的世界首例能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诞生。这是第一次有经过基因编辑的胚胎细胞发育成人,但我们还远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人类曾在小说和电影中无数次幻想经过基因编辑的人类出现,但都不是现在这样。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称,由其团队创造的世界首例能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诞生。这则消息尚未经过业界专家确认,研究也还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某种程度上真  相似文献   

4.
贺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再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引爆了对于科学研究伦理的批判性探讨。从分析贺建奎研究的伦理问题入手,讨论当前基因编辑研究的伦理困境及伦理前路,进而探求基因编辑技术成为未来医疗手段的途径,对维护人类共同体的利益来说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也具有迫切性。深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前研究从技术层面上降低了研究风险,而健全的伦理审查制度及监管制度则在进一步降低研究风险的同时也为基因编辑研究的前路铺平了伦理道路。对此问题进行实践理性批判,具有重要的技术认识论和技术伦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因为宣布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双胞胎降生,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已然向全球扔下了一个深水炸弹。这位年仅28岁就成为南方科技大学最年轻副教授的研究者,去年才因为其领头研发的国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正式上市而走进公众的视野,网上有关他的信息其实相对不多。2002年,贺建奎高中毕业,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据2017年《娄底广播电视报》的报道,贺建奎出生于湖南娄底新化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基因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有许多合理之处,如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严格限制和对增强性基因编辑技术的禁止。但是,对于生殖系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行的基因伦理学虽有警告,但却不加禁止,甚至在其大方向上给以鼓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的不足或缺陷。为此有必要引入"生殖系基因编辑禁止原则"。这些基因伦理原则是以自然宗教和人类中心主义为其形而上学基础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保持人类基因池的纯洁性。自然宗教是与科学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广义宗教,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源远流长的。为从源头上杜绝"贺建奎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为规章制度奠定适当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由贺建奎挑起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起了来自各界的高度关注和严厉批评。然而,各方对此事件的评论和反思虽然在大方向上一致,却大都杂乱分散,不成体系,缺乏学理角度上的梳理与反思。本文将从技术伦理的角度,通过涉事者分析,即通过对实验者、受试者、受实验影响的第三方的分析,利用官方原文、相关视频以及第三方评论等资料对此次事件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归类与整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从涉事者三方联动的角度,对既有的伦理原则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与克隆技术不同,基因编辑技术打破了人类基因的自然性,对后代人生命是一种"强"控制,因而后代人的尊严受到着更大的伤害;克隆技术是在为后代人"复制"亲本的基因,而基因编辑技术则是在精准化地"设计"后代人的基因,因而后代人生物学特征的自主选择权被更加剥夺了;克隆技术被用于优生,只是在选择和复制当代人具有的"好"的基因,而基因编辑技术则可以制造和增强"优势"基因来助力优生,这会更加破坏人类生物学特征的平等性。因此,基因编辑技术在涉及人的尊严、后代人自主权和社会公正等伦理问题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新的伦理挑战。  相似文献   

9.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引发了全球生物学家、生命伦理学者和社会公众等激烈的伦理论争。反对者认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突破了不可逾越的伦理"红线",应当"全面禁止",理由主要有:改写人类进化方式;存在严重技术风险;违背后代自决权;导致人类社会新的不平等;损害人类的"基因完整性"与"人种完整性"。而支持者认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有利于探究生命奥秘和促进人类健康,具有科学及道德合理性,应当"全面开放"。面对这一巨大而深刻的伦理悖论,本文提出了"有限开放"的解悖路径,即实现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差异性发展,使之"弃恶扬善",同时,构筑立体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监管体系,为其伦理悖论的化解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于基因的科学研究,是自科学家在本世纪初从新发现基因的传递规律开始的.1965年,一位奥地利的神父--孟德尔--发现并发表了有关基因传递的规律,遗憾的是,他的贡献被历史埋没了35年.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了基因--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并提出了模型,即我们在中学教科书里读过的"DNA双螺旋模型".70年代,人类破天荒第一次真正能够拿出基因来做试验,即建立了可以称之为"遗传工程"或"分子克隆"的技术,并第一次用拼凑基因的方法建立了人为的生物,尽管还不完全,还很简单,科学家却用一些基因生产出了"遗传工程"的产品--基因产品.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笔纸输入、记录的工作方式被电脑取代,越来越多的电脑族在享受电脑带来的高速便捷时,频频遭遇"电脑病"困扰。山西职业病专家指出,报社记者和编辑、网络设计师等长期以电脑为主要工具.堪称"电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114-118
中国科学家发表的有关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的成果在世界科学界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关注,国际科学界很快对此做出预警性反应,并通过国际会议和联合声明等形式划定相关的研究"底线",禁止用于"生殖"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探讨负责任地开展人类胚胎编辑研究的规制框架。  相似文献   

13.
人类基因组中有多少个衰老调控基因?这些基因参与衰老调控的分子机制是什么?能否在分子层面"操控"这些基因以延缓机体的衰老?对于这些衰老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我国科研人员有了新的见解. 1月7日,中国科学家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最新发表了一项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利用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体系,在人间充质干细胞中鉴定出新的衰老调控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可延缓机体衰老的新型"基因疗法",扩展了学界对于衰老基因的认识,为延缓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干预靶标与新型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李仕贵与钦鹏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梁承志团队采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揭示了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细胞》. 该团队选取了具有高度代表性的33个水稻材料,采用最新的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对其中31份材料进行了长片段测序、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及基因注释,结合已报道的日本晴和蜀恢498两个材料的参考基因组,经过系统的比较分析,共鉴定171072个结构性变异和22549个基因拷贝数变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运用Citespace101软件,从发文量、国家与机构、作者、期刊、引用文献和关键词等多个角度对基因编辑伦理研究进行分析,梳理基因编辑伦理的历史发展、方向与内容,探寻基因编辑伦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基因编辑伦理研究内容从非人类基因编辑转向人类基因编辑;(2)基因编辑伦理的研究方式由被动介入转向主动介入;(3)基因编辑伦理的研究方法由原则主义向实证主义转变;(4)基因编辑伦理的研究层次由个别国家学者主导转向全球广泛参与;(5)基因编辑伦理的未来研究方向可从研究对象、道德行为主体、伦理审查制度、伦理研究专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她还曾入选英国《自然》杂志"中国科学之星"。高彩霞用基因编辑这把"剪刀"圆了植物科学家一个梦——终于可以实现植物基因定点突变。分子育种领域的学者们有了这把"剪刀"更是如虎添翼,大大缩短了育种的时间周期。——研发技术,实现应用——2013年,作为植物基因组编辑领域的领军团队,高彩霞课题组  相似文献   

17.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不断冲击着我们的道德观念与法律制度安排,在生命伦理学和法学等领域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者们最常诉诸的一个反对意见是,基因编辑会侵害或违背社会公平.这一反对意见具有循环论证性,且没能认真对待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关涉的核心问题,即何为社会公平,从而缺乏一种对社会正义的实质性理解.社会正义理论存在多元版本.基...  相似文献   

18.
基因编辑与基因筛选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控制后代基因的两种可能方式。虽然二者有很多类似之处,基因编辑与基因筛选在对胚胎的处理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朱利安·萨乌列斯库等人认为,这些差别意味着基因编辑存在对人影响的(person-affecting)伤害风险,而基因筛选则不存在这种风险。这种风险上的差别为基因编辑比基因筛选的伦理问题更为严重的观点提供了辩护。然而,上述观点在基因编辑的收益、伤害的风险问题,以及非同一性问题这三方面都面临着有力反驳。要解决基因编辑与基因筛选的伦理优劣问题,需要在这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渐冻症",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致死性运动神经元疾病.英国《自然·医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报告发现,患有严重的早发型ALS的儿童,在SPTLC1基因上有一类罕见突变,该基因编码一种关键的代谢分子,负责生产一类称为鞘脂的脂类.这项报告揭示了早发ALS的单个致病基因以及一种新的代谢相关分子通路,其或造成该疾病其他分型中的神经退行.  相似文献   

20.
东玉 《科学大观园》2011,(18):27-28
先秦性别角色形态是从"男女无别"到"男女有别",从"夫妇不别"到"夫妇有别"而渐次呈现的;以"男女有别"和"夫妇有别"为出发点,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内涵,终于形成了"男尊女卑"的角色定位模式。与此相应,先秦性别角色的深化演变,还经历了由自然到习惯,再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