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研究仿真模型手枪改装成具有杀伤力枪支的结构特点及枪弹痕迹特征,对仿真模型改制手枪的枪支结构和部件进行解剖、测量,通过用不同子弹实弹射击实验进行杀伤力检验;并对仿真模型改制手枪射击后的弹壳、弹头痕迹进行检验。仿真模型手枪改制后的结构特点符合非制式枪支的特征,具有杀伤力;仿真模型改制手枪射击后的弹壳、弹头痕迹特征具有特定性。依据仿真模型改制手枪弹壳、弹头痕迹特征的特定性,可作为区分枪种和同一鉴定的依据,对检验该类型枪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改制、自制枪支检验是枪弹痕迹检验的新问题,其中射钉枪改制枪支的检验便是其中一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和《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检验此新型改制射钉枪是否具备枪支结构和致伤能力,射击自制猎枪弹形成的弹壳痕迹能否用于枪支识别,对弹壳痕迹中击针痕进行检验.得出此新型改制射钉枪属于枪支,射击弹壳上的击针痕能够用于枪支的识别.  相似文献   

3.
枪支鉴定     
枪支鉴定是以查明利用枪支作案的犯人为主动课题发展起来的。其鉴定对象有已发射的弹丸、抛出的弹壳、击发发射的枪、射手和目标物上的痕迹等。这项技术诞生于20年代,并随着比较显微镜的开发成熟起来,尽管前70年内没有极大的变化,但近几年由于技术革新及犯罪搜查的要求,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介绍枪支鉴定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外的最新技术动向。一、枪支鉴定的对象与存在问题1.鉴定对象枪支鉴定的对象,有枪支、枪部件、枪支使用的实弹及空包弹、枪支发射的弹丸、抛出的弹壳、发射药残渣等证据物件、案件的受害者或受害物状况等。2…  相似文献   

4.
温馨小贴士 气弹枪是给16岁以上的青少年玩的,对于小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气弹枪的子弹虽然是塑料做的,但如果打在身上,也足以使人受伤。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对“伪装打火机式钢珠枪”的检验与鉴定方法,通过实弹射击实验并结合对“伪装打火机式钢珠枪”和其子弹管进行分解,对其内部构造、发射机理及所发射的弹丸进行了观察、检验与研究。“伪装打火机式钢珠枪”属伪装枪,其子弹管与发射过的弹丸通常是不能与枪体和管体作出同一认定韵,其所发射的钢珠弹丸都具有足以致人伤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枪支配备不规范、枪支佩带存在随意性、民警用枪心理负担沉重、枪支使用过当、用枪行为不规范等是目前一线民警在公务用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这些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原因,提出应明确有关枪支使用的法律解释、改革训练内容,提高训练质量、加强枪支管理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当前网络枪支的检测,分析影响枪支比动能的因素及不同认定标准对当前枪支认定结果的影响,为枪支认定标准的讨论修改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研究中抽取网络枪支229支,采用标准方法对枪支、子弹的参数及子弹枪口速度等进行测量,计算比动能。结果 229支网络枪支中,比动能超过1. 8 J/cm2占98. 7%,超过16J/cm2占69%。平均比动能排在前3位的是钢笔式火药枪、发射铅弹的气瓶类长枪、发射钢珠的气瓶类长枪。是否具有气瓶是气枪中影响比动能大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防弹玻璃能够防子弹射击,奥妙全在它的结构与众不同。目前,制造防弹玻璃的材料主要有三种:玻璃、聚丙烯塑料和聚碳酸酯增弹塑料。它们之中玻璃吸收和扩散振动的能力最强,塑料轻有韧性不易击碎,为了增加强度和耐久性,可在两层玻璃中间夹一层聚丙烯塑料。这些材料如单独使用,是不足以挡住一些杀伤力较强的枪支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一线警察使用枪支的相关调研表明,警察对实战中使用枪支的理解有明显差异,实战预判阶段所掌握的信息有效性较差,依法用枪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对相关法律条款进行明确化,增强警察在实战预判阶段的有效信息,通过情景模拟训练等提高警察用枪能力,有助于解决我国警察实战中用枪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微聚焦     
《科学世界》2012,(9):94-94
【3D打印真枪】一位兵器发烧友用T30美元的ABS塑料和最新型的Stratasys3D打印机,打印出一支手枪的下机匣和弹仓。令人震惊的是,他用此枪射击了约200发子弹。然后他又打印出一支AR15步枪。  相似文献   

11.
张滨阳 《世界博览》2014,(24):44-49
直至今日,仍处于进行时的美国弗格森骚乱,从宏观上说,折射出美国种族歧视顽症。但在微观层面,也反映了美国警察的枪支管理问题。 如今,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允许警察佩枪用枪。那么,如何管理和约束枪支使用?或许,英国的谨慎态度和具体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口径干扰弹大多采用整体装填一次性起爆的方式,具有分散性差、成烟面积小等问题。针对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围绕子母式干扰弹进行结构设计,并基于内弹道理论,分析建立了抛撒过程模型。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分析了抛撒过程压力、子弹罐体和干扰弹弹体抛射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子弹罐体和弹体的抛射速度。通过静态抛撒试验测试表明,子弹罐体和干扰弹弹体的抛射速度的误差分别为3.2%和7.3%,验证了战斗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抛撒策略的可行性,为干扰弹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惰性子弹对柴油油箱引燃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活性材料填充钨合金子弹结构.基于12.7 mm弹道枪,开展了活性芯体子弹对柴油油箱引燃效应实验研究,结合子弹侵彻过程动力学理论分析,得到了弹芯结构、子弹与油箱碰撞位置对引燃效应影响规律,并揭示了活性芯体子弹结构对柴油油箱的引燃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装填等质量活性材料的情况下,子弹结构活性材料腔长径比越小,子弹实心段长径比越大,活性材料非自持反应释能更完全,燃油流体动压更显著,引燃效率更高;子弹作用油箱位置影响子弹与燃油作用时间,通过影响燃油内流体动压效应及活性材料点火时间,显著影响引燃效率;活性芯体子弹通过动能侵彻流体动压效应及活性材料化学反应释能的双重作用,使其对柴油油箱的引燃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惰性子弹.   相似文献   

14.
弹头表面磨损形貌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分形理论对弹头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其表面磨损形貌的不规则和随机分布性具有分形特征。应用轮廓仪对不同枪支发射子弹的弹头磨损表面进行数据采集并计算出其分形维数,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枪支发射子弹时,造成弹头表面磨损程度不同,其分形维数也不同。因此可将其分形维数作为描述弹头表面磨损程度特征量,会比较有效、方便地分析弹头表面形貌变化的特点,为推断发射子弹枪支提供了依据,也为弹头痕迹的量化检验进行了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对54式手枪发射的射击弹壳上的舌痕进行分枪的细致分析,总结出舌痕的形态种类和鉴定价值。不同的枪支射击弹壳舌痕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特定性,其舌痕的形状、大小、深浅、边沿情况和细节特征各不相同,在弹痕检验中对认定枪弹和枪支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发射子弹过程中,枪管膛线和弹头构成了枪械中最重要的摩擦副之一·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枪支发射子弹量的增加,枪管膛线表面粗糙度增大,它对弹头表面磨损加剧,故弹头上膛线磨痕表面的分形维数D也将随着枪支发射子弹量而发生变化·根据实测数据得出分形维数D的动态方程,基于摩擦学原理和分形理论,提出了弹头上膛线磨痕表面的动态预测分形模型,其动态预测趋势与实验数据吻合·本文探索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弹头上膛线磨痕表面的变化特征来推断枪支的磨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为防范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制造类似“9.11”事件,美国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对试图劫持飞机的恐怖分子发射“声波子弹”的武器。空中警察像使用普通枪支一样对劫机者发射强大的声波脉冲,使劫机者暂时不能动弹,从而保护飞行的安全。这种声波枪的实验室样品有一个一米长的聚合物合成枪管,直径4厘米。枪管里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直升机机身框架易受子弹弹击导致损伤问题,有必要开展机身铝合金框架结构的子弹穿击损伤特性研究.基于ABAQUS软件平台,采用修正后的Johnson-Cook模型,建立机身铝合金框架弹伤冲击的显示动力学模型,研究子弹弹头倾角和子弹材料等参数对铝合金框架的损伤特性影响.结果 表明:弹头倾角影响子弹穿透能力,但该影响存在临界值,到达临界值前,子弹穿透能力随着倾角的减小而增大;到达临界值后,继续减小倾角不再增大穿透能力;同时随着倾角的减小,框架的损伤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倾角为45°时损伤面积最大.子弹材料影响子弹的强度和刚度,影响子弹的穿透能力和破坏能力,计算结果表明铜质子弹的穿透能力大于钢质子弹,钢质子弹破坏能力大于铜质子弹.  相似文献   

19.
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B900FD-1型防弹钢板抗侵彻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塑性随动强化模型和Johnson-Cook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子弹对金属类延性材料的侵彻能力。进一步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弹型、弹速及弹的长径比对钢板的侵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日月 《青年科学》2009,(10):23-23
轨道枪的发射依靠电产生的磁排斥,而不是有毒化学物质或者火药,在将敌人置于死地时,不会破坏环境。美国海军最近进行了试验,用一个10.6兆焦耳的电荷(相当于美国一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射出子弹,铝弹的飞行速度可达到7马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