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信息化时代下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从TPCK理论框架出发,通过文献查阅、访谈调查、专家评议等方法,总结和分析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以TPCK理论为指导,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系进行了描述,并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问题,优秀教师、专业团队的培养直接关乎学校的教育水平与质量.在教师发展的4个维度中教学发展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教学发展中ICT的应用能力又是重要的测量标准.本文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到964份高校教师信息传播技术应用能力的调查问卷.调查发现: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用ICT的态度积极,ICT操作能力自我评价尚可,但不同群体教师在应用ICT的意识、态度与能力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建议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应为教师特别是少数民族教师在ICT应用能力发展方面提供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同时应做好教师ICT能力培训工作,教师在自身教学活动中也应加强对ICT应用的研究与深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3.
药品研发和全球化贸易快速发展对动物药学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的教学法)是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在动物药学英语上的研究还未有报道.该文通过分析动物药学英语的TPCK理论框架结构,研究该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法和教学技术3者之间动态和相互作用关系.目前, TPCK框架下的动物药学英语教学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加教学实践活动,加强交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期在TPCK理论框架下,研究动物药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规律,为动物药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是新出现的一种知识类型,是来源于对技术,内容和教法知识互动的一种理解,超越了内容、技术和教法这3种基本成份,是教师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基础.该框架的提出开辟了从教师教学知识的视角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思路.按选择、对比分析、检验、修正的流程开发TPCK案例,是信息化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建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灵活性,启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主动探索。文章介绍了微课程的概念和发展背景,提出通过合理选择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视频、建立微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四个步骤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制作微课程的意识和能力,为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建设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建设,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从英语教师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教育应用,探讨基于ICT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ICT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重点介绍了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以及基于E-file系统和Google平台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教育硕士作为未来优秀教师的重要人才储备,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应引起高度重视.分析教育硕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依据任友群提出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面向教育硕士组织开展自我评价问卷调查.基于数据分析,从基础技术素养、技术支持学习和技术支持教学3个维度,分析教育硕士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状况,同时就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环节的培养成效、授课教师信息化教学情况,以及学校组织支持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反思,提出教育硕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潘恋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2):146-149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职师范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未来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需要.通过分析师范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式教学改革方案.教学实践证明,以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的确能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将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目标是以全新的教育教学观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传统课程教学观念的束缚,摒弃学科性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的窠白,建立全新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教师教育专业化为实践导向,以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为理论支点,对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重构.研究认为:以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为本位的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应该包括:学生发展课程、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课程、教育场景设计课程和教育实践能力课程共五大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现教育信息化为特征,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课程的有机“整合”、本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及重要意义、“整合”过程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整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对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的“整合”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王静 《科技咨询导报》2014,(26):226-226
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数字校园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从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养成信息化领导力;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创新力;鼓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改革评价方式,形成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对职业院校信息化队伍建设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敞开了一扇门,让人们看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结合"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本文重新定义了课堂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课堂评价及教师角色,并从学生参与程度、课堂活动、学生认知能力及学生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了重新定义的课堂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有效地融入学科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同时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校企融通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产业学院实现双主体育人的重要载体。有效的课程体系将企业的先进技术、项目经验和文化精神与学校的教育要素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工程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加工与再生产,从而提高自身的工程应用与实践能力。明确课程开发坚持双主体育人、促进校企优质资源融合、尊重五年制学制特点、按照职业能力渐进设计的原则,梳理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流程,可以明晰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本文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的ICT产业学院网络运维方向课程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总结了课程开发的成果与经验,以期为其他产业学院校企共同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连书勤  熊莉君 《科技信息》2010,(21):I0090-I0090,I0105
本文探讨了Blended Learning在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实施过程,课程教学Blended Learning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地将以学生为主体的e-Learning的优势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的问题。Blended Learning在大学课程教学的应用,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且对促进我国大学教学信息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实质上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实现高职院校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力量,是一种以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为导向的课程创生能力。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结构类型,基于个体活动三要素的“认知+实践+反思评价”能力结构,基于课程系统要素的能力结构,基于课程思政内容的能力结构。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发展路径如下:课程本质观重塑是其发展的观念基础,课程思政意识的形成是其发展的自觉心向,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力是其发展的生长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呈现技巧是其发展的关键突破点,教师自身的师德魅力是其发展的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17.
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热爱乡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是乡村教师的正确价值观;爱教、求真、向善、致美是乡村教师的必备品质;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是乡村教师的关键能力。发展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在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体验性原则的基础上从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三个维度重构具有适切性的乡村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发展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课程重心是构建乡土教育情怀的教育信念类课程。  相似文献   

18.
牛勐 《科技信息》2009,(22):234-234
随着教育信息化理论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起来,经过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不断改进信息技术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果就成为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本文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为止,由于各高校及教师自身情况的不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大致呈现为3种取向:专业取向、技术取向和教育取向.以教育取向作为未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最为适宜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在学科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高职教育。在新时代的高职教育当中,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高职课堂的有效性,而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该文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能力提升。并且构建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结构体系,最后提出了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