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 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投资成立了合资研发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发展研究中心, 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首家研发机构。同年, SMC中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 设立了清华-SMC气动实验室。此后,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逐年增多。到1999年7月份, 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有34家, 北京是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独立研发机构最集中的城市, 设在北京的跨国公司独立研发机构已达18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多为外商独资型的。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研发行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4年 ,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投资成立了合资研发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发展研究中心 ,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首家研发机构。同年 ,SMC中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 ,设立了清华—SMC气动实验室。此后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逐年增多。到1999年7月份 ,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有34家 ,北京是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独立研发机构最集中的城市 ,设在北京的跨国公司独立研发机构已达18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多为外商独资型的。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包…  相似文献   

3.
1987年第一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北京设立,在随后的8年中,每年有平均不到1家机构建立。此后,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研发机构逐年增多。目前,北京已有89家外资企业投资设立了109家研发机构。不可否认的是,跨国研发中心的陆续涌入,将有助于国内产业链条的形成与优化,促使国内研发环境变革。然而,跨国研发中心的强势进入,也意味着我国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短兵相接式的竞争态势。本文试图从外资在京研发机构的现状、技术合同走势、进入北京带来的机遇、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落户北京,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促进科技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人才优势,吸引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设立研发中心。据联合国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跨国公司500强有近40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建立各种研发中心达100多个,其中近40家具备了相当规模,主要集中于计算机、通信、电子、化工、汽车、医药等行业。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相对齐全的研发基础设施,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向中国研发领域伸出了“橄榄枝”。在惊喜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纷至沓来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况:作为经济、科技大省的山东,竞鲜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4,(2)
1987年第一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北京设立,在随后的8年中,每年有平均不到1家机构建立。此后,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研发机构逐年增多。目前,北京已有89家外资企业投资设立了109家研发机构。不可否认的是,跨国研发中心的陆续涌入,将有助于国内产业链条的形成与优化,促使国内研发环境变革。然而,跨国研发中心的强势进入,也意味着我国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短兵相接式的竞争态势。本文试图从外资在京研发机构的现状、技术合同走势、进入北京带来的机遇、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落户北京,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促进科技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随着众多的跨国公司纷纷开始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中国IT产业获得了更多高端的科技人才和发展机会,但不可忽视的是,也面临着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弊端![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为加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引进大院大所的战略决策。温州市以创办虚拟研发中心的形式引进大院大所,成功地走出了“虚拟之路”,使一批大院大所落户温州。到2003年8月底,已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等我国12家知名大院大所进入温州.设立虚拟科研分支机构。去年底,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专程实地考察了温州虚拟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不仅仅是为了支持产品的本土化生产,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其全球产业链布局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越来越多的外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截至2017年8月底,外商累计在上海设立了416家研发中心,其中全球研发中心达40家,亚太研发中心17家。在10月初《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外资研发中心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聚了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落户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从笔者本身的工作实践出发 ,通过对周围众多类似的外资公司纷纷在中国投资研发中心这一现象着手研究。发现中国的市场已经成为国外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国外公司在中国的市场战略已经从注重短期赢利的战略转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标志便是大量区域性研发中心的设立。甚至整个亚太的研究开发中心也将放到中国。商务部张志刚副部长在 2 0 0 3年 9月 1 0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研讨会上发布的数据表明外商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达约四百余家 ,累计投入的研发金额约 30亿美元 ,分布在电子、通讯设备、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业等。特别是去年 ,包括IBM、微软、通用汽车、GE、阿尔卡特和西门子等在内的世界著名跨国巨头均开始了大规模的研发投入 ,形成了继生产制造中心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投资热点。预计未来 5年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研发中心数量将至少还要翻倍。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 ,希望更多人能够认识到这一新的改变蕴藏的机会 ,提高各地文化环境 ,争取能更多的研发机构和人才的到来 ,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随着山西省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晋设立地区功能性总部、研发中心等,总部经济效应逐渐显现,并辐射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本刊就此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进行了专访,他指出,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中国在跨国公司眼里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新兴市场;10年前,中国开始成为这些跨国公司全球制造基地的一部分;现在,中国则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重要的销售市场、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3.
企业总部纷至沓来。除了早前证实的沃尔玛斥资7亿元,在深圳福田设立亚洲总部和全国采购中心外,日前著名的B2B国际贸易平台——环球资源也将香港总部移师深圳。98家跨国公司投资,9家设立地区总部,26家设立研发中心,这样的数据并不能消除外界对深圳大量吸引外企总部的质疑。不过,业界表示,跨国总部只是深圳吸引的一部分,未来深圳的定位是发展内聚外联的总部经济。而通过改进人才、文化、服务等体系,深圳有望在新一轮的总部经济潮中谋取一席之地。外界质疑深圳正式提出总部经济来自年初公布的“十一五规划建议”。该建议提出“大力发展总部经…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为加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引进大院大所的战略决策。温州市以创办虚拟研发中心的形式引进大院大所,成功地走出了“虚拟之路”,使一批大院大所落户温州。到今年8月底,已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等我国12家知名大院大所进入温州,设立虚拟科研分支机构。去年底,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专程实地考察了温州虚拟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作为创新主体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数量与规模正与日剧增。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入驻。截至2015年上半年,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已达384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这些高能级的研发机构为上海培养和输入了大量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20日,安利(中国)出席了浦东新区中外投资信息发布会,并与100多家中外企业一起参加了投资浦东的正式签约仪式。据悉,安利(中国)本次在张江注册了一个名为安利(中国)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的企业,其投资总额将达1500万美元。建成后,该公司将成为安利在中国最大的研发机构。此研发中心也将是直销行业在中国最大的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17.
麦克奥迪的名声从1999年"MOTIC技术中心"的建立开始鹊起--在当时厦门近3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麦克奥迪是唯一一家在厦门本地设立研发中心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徐朝晖 《今日科技》2011,(11):54-55
为进一步掌握建德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建设进展情况,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根据浙江省科技厅的部署,建德市对新安化工集团等12家省级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中心进行了调查摸底,包括国家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1家。一、建德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现状2011年12家研发中心科技活动投入总额22988万元,占年销售额的11.4%,拥有总资产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大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进行研究与开发投资,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这虽然弥补了我国研究与开发的资金缺口,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但也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国应该在广为接纳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同时加以适度限制;加快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抵御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研实力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跨国公司不仅把中国看作一个巨大的市场,也看作一个新兴的科研基地。通过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或者增加RD投入,国际跨国公司可以利用我国的科技资源节约研发成本,提升其全球经营利润。对于我国来说,则可以同世界科研精英接触,便于适应全球化标准。通过调查国际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的情况,分析了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原因,提出了吸引国际跨国公司在天津设立研发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